Workflow
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日前,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共设置 8个展馆,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图为人们正在参观中国国家 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 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 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理论创 新与实践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方法论维度指明了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文明发 展规律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系统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解析当 代中国发展实践与世界格局演进的深层互动关系,着力破解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中的难题,不断开创国 际传播工作新局面。 把握好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基于中国实践,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突出 的世界性。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与时俱进、担当有为、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要树立世 ...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Jing Ji Ri Bao· 2025-06-03 22:30
这是应对世界变局、服务战略全局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 显增多,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仅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需 要,而且是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贸互通、推动文明互鉴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 键时期,需要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 成就和发展故事,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在两个大局 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 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这是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传播格局呈现为"中心—外围"结构,处在"中心"的 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信息加工和国际传播能力,而处在"外围"的非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声音微弱,话 语空间不断遭受挤压,甚至陷入"失语"的境地。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一些西 方国家凭借其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霸权抹黑、诋毁中国,炮制并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见顶论", 企图塑造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错误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从古老街巷的文创小店到国际消费枢纽,从便捷的数字支付到不断升级的离境退税政策,中国正以 可见的诚意,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开放新图景,向世界递出一张开放、包容的"中国名片"。图 为外国游客畅游北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要创新叙事理念、改进叙事方法、提升传播艺术,做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动 人,最终实现心灵共鸣与价值认同。既要善于运用宏大叙事,清晰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 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讲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篇章,也要精于运用微观叙事,通过鲜活的个 体故事、生动的生活细节,展现亿万中国人民追梦圆梦、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既要展示中国式现代化 的辉煌成就与光明前景,阐释其造福中国、惠及世界的深刻内涵,也要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的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负责任大国,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 形象。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大外宣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 式对外传播格局。"当今世界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