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华财经调查】从“跑马”到“打拳” 赛场上的人形机器人何时走进家庭?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3 09:24
今年,从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到格斗大赛上的硬核开打,人形机器人"火出圈"的背后折射出我国人形机 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技术突破。 然而,从赛场炫技到走进千家万户,人形机器人仍面临重重关卡。业内专家指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在 多元场景的普及,亟待解决数据瓶颈与成本控制两大关键问题。 如何解决数据"卡脖子"问题? 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高度依赖数据的"喂养"。从跑马拉松时的"跌跌撞撞"到擂台上实现"鲤鱼打挺",都体 现了数据的关键驱动作用。业内普遍认为,海量数据训练是人形机器人实现智能化迭代的核心需求。 当前,人形机器人数据远不足以支撑其"智能化"需求。重庆大学教授刘雳宇指出,人形机器人算法需要 大量标注数据进行训练,但是目前数据规模小,高质量数据获取难,大模型泛化能力差,直接导致人形 机器人在语义理解和意图识别等方面受限,影响综合决策能力。 为何人形机器人数据获取如此困难?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向宏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开放环境 无限场景方面,现实世界开放环境中的场景组合近乎无限,但现有数据集覆盖范围极其有限,像跌倒恢 复、非结构化地形行走等关键技能缺乏高质量数据支撑。在文化差异性方面,不同地域的宗教文化、生 活环境等方 ...
宁波政策加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蓄力
Ren Min Wang· 2025-06-15 01:55
殷聪 近日,《宁波市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意味着宁波将通过政策加码,为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蓄力。 支持人形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高水平建设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 技创新载体; 推进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建设,对成功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分别给予不超过3000 万元、1000万元的分档分阶段奖励。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对成功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单位,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组建创新联合体,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创新进程,主动承接国家人形机 器人揭榜挂帅任务,对承接国家揭榜挂帅任务的联合体创新项目,给予200万元的奖励。 在整零协同发展方面,宁波市将引导优质中小企业注重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深耕减速器、伺服驱动系 统、传感器、执行器等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细分领域。 支持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应用软件、工具包等企业进入非关联整机企业供应链,对年度采购金额 100万元以上的,按年度采购量的10%予以奖励。 支持"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体系建设,鼓励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文旅教娱、生活服务、医疗康 养、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 聚焦三类场景应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15:36
中新社武汉6月13日电(张芹卢琪)武汉市政府新闻办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该市人形机器人产 业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记者从会上获悉,武汉将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危特行业、制造行业、民 生行业三类场景的应用。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董丹红介绍,目前该市已拥有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并建成湖北人形机器人 创新中心,可提供数据采集、技术验证、场景试验等"一站式"服务。 武汉市当日发布的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明确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聚焦平台聚势、场景示 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五大专项行动,构建"产业有配套、研发有平台、应用有场景、 融资有渠道、人才有保障"的政策体系。 其中,在应用场景方面,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危化品搬运、防爆排爆、救援救灾等危特行业,汽车、 3C等制造行业,康养、教育、医疗、商业等民生行业应用。对实现场景应用的,武汉实行双边奖补, 其中场景提供方按项目投入的30%最高奖励100万元(人民币,下同),产品提供方按研发投入的20%最高 奖励100万元。对具有生态主导力、行业竞争力的整机企业,牵头成立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最高 支持6000万元。 武汉还将建设机器人企业训练场, ...
四问人形机器人(“融”观中国)
5月29日,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启动。图为机器人在进 行工业场景料箱搬运比赛。 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摄 6月2日,"世界机器人嘉年华"活动在武汉花博汇景区举行,机器人乐队、机器宠物、化妆机器人等陆续 亮相。图为机器人正演奏古琴。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扫描二维码看"融"观中国主页 今年可谓是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上的"手绢舞",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 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的系列活动纷至沓来,相关话题也频上热搜,令人目不暇 接。 热闹背后,藏着产业发展的密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发布报告称,过去五年,中国在人形机 器人技术领域申请专利近6000件,成为全球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其产业融资规模从2020年的15.8亿元升 至2024年的7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 发展人形机器人,中国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近年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在全球发展赛道上, 中国处在什么位置?下一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什么样?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1.中国优势何在? 强大供应链无可替代 "最大的底气,来自我们多年工业积累形成的高质量供应链。"清 ...
市政府召开第148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等工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7 00:50
编辑:赖俊 会议指出,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要 立足武汉综合优势,坚定信心决心,集聚资源力量,坚持"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 新需求"的双重导向,统筹实施平台聚势、场景示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五 大行动,围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模型赋能、开拓应用场景、优势产 品产业化、企业梯度培育、金融服务和人才保障等领域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跨部门协调工作 机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一流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 创新高地。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人才优 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紧盯"有 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个关键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 市区联动、校地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科技金融供给,夯实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环 大学创新发展带,持续擦亮"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品牌,构建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 就业的良好生态,打造创新创业标杆城市。 5月16日,市政府召开第148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 ...
从应用侧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变化
2025-05-06 02:27
从应用侧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变化 20250505 摘要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关键发展阶段,预计 2025 年产销将达上万台, 主要应用于自研自产、数据采集、科研及商业展示,但批量化终端市场应 用订单仍相对较少,如工厂搬运和电力巡检等。 • 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手、柔性连接、动作流训练和泛化能力方面面临瓶颈, 模型迭代和数据缺乏限制了其在复杂应用场景中的表现,亟需从核心部件 视角向功能角度转变,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广泛应用。 •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多个人形机器人基金,总额达数 百亿,用于支持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和下游应用,并成立创新中心,推动技 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 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工厂辅助生产环节(如短程搬运和柔性连接任务)以及 标准化场景(如轮式或特种机器人)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提高效率、 优化成本,实现规模化应用。 • 电力巡检领域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示范应用场景,通过灵巧手和手眼协同 能力,完成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修复,解决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易出错 的问题,多家厂商正积极探索落地应用。 Q&A 如何看待国产供应链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认 ...
从“练兵”到“用兵” 这场人形机器人跑马不一般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20 18:36
这场长距离的测试就像是一个"放大镜",会把人形机器人在上述能力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让 企业可以针对性进行技术改进。赛事中暴露出来的每一处不足,都会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指明新的攻 坚方向。 也不乏声音发问,人形机器人参与专门为人类设置的马拉松赛事意义何在?其实这是一场产业发展 的"大练兵",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传感技术、能源续航、环境适应能力的"试金石",是人形机 器人加速"跑进"各个产业进行落地应用的关键一程。 运动控制技术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攻坚点之一。人的身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生物机器 ", 在跑步的时候会不自知地调整重心、手脚协同、保持平衡,而这些能力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堪称难题,需 要靠智能的算法、关节力矩的动态调整等复杂技术实现,每一个爬坡、下坡和转弯都需要各个关节部位 的精密配合。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跑步赛事,就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绝佳"练兵场"和"考 场"。 在20多支人形机器人战队共同参与的马拉松比赛里,3D视觉、距离感知、避障等传感技术是人形机器 人保证身体完好并取得好成绩的关键。21公里的赛道长度,以及频繁更换电池会影响比赛成绩的游戏规 则,都考验着人形机器人的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