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文明新形态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以精神文明建设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en Min Ri Bao· 2025-06-24 22:01
丰富发展"精神富有"的时代内涵。"精神富有"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一个内涵 丰富、意蕴深刻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理解和把握。从个体层面看,"精神 富有"意味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 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知识储备、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精神富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能够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保持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保持坚韧 和乐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从社会层面看,"精神富有"体现为整个社会良好的文 明程度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 量。"精神富有的社会,是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是文化繁荣、创新活跃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 充满信任、友爱、互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 到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生机活力。从文明层面看,"精神富有"标志着一种新的 文明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精神 富有 ...
倾听尼山2025|王学典: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经济观察报· 2025-06-23 11:11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的论坛主 题将聚焦于如何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复杂、冲突频发、各国经贸壁垒陡增的当下更具迫切性和现实 意义。 作者:种昂等 封图:图虫创意 编者按 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 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 慧,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 当下,全球政治冲突频发、各国之间经贸壁垒陡增,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迫切。 本届尼 山论坛的主题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并设置了"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 值""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多项分议题。 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的文明如何相处和互鉴,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各项分议题,经济观 察报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 ...
倾听尼山2025|王学典: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3 08:33
(原标题:倾听尼山2025|王学典: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编者按: 2025 年 7 月 9 日至 10 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 从 2010 年 9 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 慧,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 当下,全球政治冲突频发、各国之间经贸壁垒陡增,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迫切。 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是 " 各美其美 · 美美与共 —— 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 ,并设置了 " 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 "" 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 值 "" 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 ""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 "" 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 ""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 " 等多项分议题。 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的文明如何相处和互鉴,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各项分议题,经济 观察报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与专家,以下是来自他(她)们的观察、思考和期望。 2025年7月 ...
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2:10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历史 自觉、宏阔的理论视野、坚定的文化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两个结合"时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 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 和标识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形态,是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 互鉴中不断自我革新和超越所塑造的"新生命有机体"。从概念基点出发,循实践之迹、溯学理之源、答 世界之问,梳理明晰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深入 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这一重要范畴。 实践维度: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 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交汇交融中,在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的历程中生成,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形态上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内含着文明形态的更新与转型,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和现代 ...
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Ren Min Ri Bao· 2025-05-26 22:33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 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 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一重要论述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用大历史观、大文明观的视野观照中国式现 代化,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中国、何以现代、何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却又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沉重历史磨难的非西方国 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到底该怎么走,一些人曾经对此认识并不清楚。一方面,由于世界现代化进程是 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是欧美国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资本主义国 家。这就给一些人一种错觉,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另一方面,一些人缺乏 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缺乏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认知和尊重。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发 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推进现代化,结果纷纷陷入水土不服的发展困境。后发国家在追赶世界潮流的同 时,不自觉地陷入西化与民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