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楼市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经济压力下的选择:为何从“保楼市”转向“保孩子”?现在有答案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9:28
其次,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加速推进。2023年10月,国家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600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120万套。这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保障 房,将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安居梦,从而促进结婚生育。保障房的大量供应,有望扭转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2023年仅为903万,远低于2017年的1758万,自2022年起更出现人口负增长,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国家将政策重心从"保 楼市"转向"保孩子"。 虽然自2023年起,政府为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推出了一系列"保楼市"政策,包括全面放开限购限贷、将房贷利率降至3.5%、首付 比例降至2成等,几乎动用了所有利好措施,试图重振楼市繁荣。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549元/平方 米,已连续28个月环比下跌,且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达100个,连续5个月集体下跌,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已形成,短期内难以逆转。 "保楼市"策略的失效,并非偶然。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一直是年轻人生育的主要障碍。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自2016年起,政府便持续实施房地产调 控政策,至 ...
“保楼市”还是“保孩子”?国家动真格,已经向住房“出手”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13:21
2023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新生儿数量仅为902万,出生率低至6.39‰,远低于死亡人口1110万。与此同时,高企的房价持续困扰着年轻一代。即便在 2024年楼市延续去年的调整走势,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虽降至15230元/平方米,连续21个月环比下跌,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仍需 至少160万元,依旧高不可攀。 " 面对"保楼市"还是"保孩子"的困境,政府似乎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自去年起,各地陆续放松限购政策,一线城市的部分非核心区域也加入其 中,银行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均降至历史低点。这些举措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避免楼市剧烈波动,实现房价的"软着陆",并非单纯"保楼市",而是鼓励刚 需购房,维持市场短期稳定。 因此,"保楼市"与"保孩子"并非对立的两难选择。政府通过因城施策,稳定楼市短期波动,同时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最终实 现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和人口结构的优化。商品房市场与保障房市场并存的模式,将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 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进"保孩子"战略。202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的 ...
“保楼市”还是“保孩子”?国家动真格,向生娃方向“出手”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29 06:30
生育率下降与房价下跌:中国面临的双重挑战与应对策略 近几年,中国社会面临着两大严峻挑战:持续下跌的房价和不断创下新低的出生率。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问题,实则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大隐忧。 2023年,全国新生儿出生人口仅为902万,创历史新低,较2017年的1758万锐减近一半。与此同时,全国100个城市的二手住宅平均价格在2024年7月跌至 14653元/平方米,已连续下跌27个月,环比下跌0.74%。 这并非简单的经济指标波动,而是预示着中国社会结构和未来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高昂的房价被广泛认为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二三线城市为例,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动辄需要150万甚至更多,这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无疑 是巨大的经济压力。 这直接导致结婚率的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仅为343万对,同比减少49.8万对,再创历史新低。 高昂的结婚成本,包括高 额的彩礼和购房压力,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从而选择延迟或放弃生育。 面对这一严峻的局面,社会各界都在探讨"保楼市"还是"保孩子"的问题。 然而,中国政府并未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因为"保楼市"关乎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