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景k线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银行股暴涨,9成上涨都有水分!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4:50
这两天,金融股嘎嘎乱涨,全球银行股的这波行情确实亮眼。美国KBW银行指数涨幅49%,A股中证银行指数上涨59%,欧洲日本银行股也纷纷跟涨。表面 上看,这是市场对传统金融业价值的重新定义。但实际,显然又是拿美股炒A股的套路,再度上演。 我们看,美国KBW银行指数,从2023年6月就开始动手了。A股银行是个从2024年1月开始启动的。显然依旧是美股先炒起来,然后A股机构拷贝了美股的逻 辑。 从炒医药、炒AI,到现在炒氢能源、银行都是如此。有人炒都失败。原因A股牛市有两大特征,但不是人人都清楚,一糊涂就上错车、下错站了。 一,牛市的本质是一场淘汰赛 牛股都有两个共同特征: 1. 必有人抢:好东西都是稀缺的,有资金博弈的股票才值得关注 2. 必面临洗:大资金要涨得高,就必须洗掉跟风盘 这两点看不清,就很容易上挫折下错站。 二,血淋淋的案例:为什么你总是上错车 说到上错车,我想起2025年那波关税摩擦后的反弹行情。当时指数眼看要创两年新高,但实际个股表现呢?不到五成!很多散户以为行情好了随便买都能 赚,结果一拿就是套牢。 看看这两只股票的对比: 下图这个股票,震荡后显著拉升。 另一个震荡的股票,结果却完全不行。 结果差 ...
央妈虎变!A 股战场的明牌、暗战都来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7:09
央妈这二季度的操作,简直是给资本市场来了个"大变脸"!前脚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把"三个坚决"像扔烂抹布一样全删了;后脚在例会上,又把"择机 降准降息""维稳汇率"这些老台词一股脑砍掉,反手抛出"做强国内大循环"的新剧本。这哪是微调,分明是在向全球资本宣战!一季度还挂在嘴边的"择机降 准降息",二季度直接消失,答案呼之欲出——三季度央妈要"封刀"了!为啥?说白了就是摸透了华尔街的脉,鲍威尔不松口,咱们就陪他死磕到底! 一、牛市的"火药桶":就等老美扣扳机 要说 A 股牛市的终极燃料,那就是老美降息这颗"火药桶"!还记得去年 9.24 行情吗?那就是美联储降息一个月后,A 股瞬间炸响的"冲天炮"!老美现在的 经济数据,就像用胶水糊起来的破船——名义 GDP 增长 2.03%,CPI 涨 2.76%,一扣除物价,实际增速直接负数。鲍威尔却硬撑着不降息,为啥?因为降息 就像往美元指数这个破麻袋里注水,现在不降息都漏成筛子了,降息不得直接沉底? 但债务的"绞索"越勒越紧,老川那边都快被国债压得喘不过气,这不就是在悬崖边玩蹦极,能拖一秒是一秒?央妈更绝,直接跟老美玩起"耐力赛",看谁先 眨眼!等哪天老美撑不住降息,海量 ...
融资盘暴露了行情意图,这一手真黑!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12:33
就在指数失守3400点的这几天,融资额连续5天增加。这意味着什么?市场的疲软可能是假象,真正的资金动向藏在数据里。 融资盘的增加通常和赚钱效应挂钩。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哪有什么赚钱效应?热点切换快得像电风扇!"但事实是,几个主要热点板块(如新 消费、军工、创新药等)虽然涨跌互现,但整体趋势仍是向上的。如果市场真的毫无机会,融资盘又怎会持续流入? 问题在于——普通人看到的只是表象。 一、为何散户总觉得股票难做? 明明有热点板块在上涨,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操作困难?原因很简单:知道热点≠掌握节奏。 举个例子:新消费板块最近很火,但普通人往往不敢买——涨了怕追高被套,跌了怕趋势反转。结果就是眼睁睁看着股票上涨,自己却不敢动 手。 最近的市场,看似波澜不惊,指数小涨小跌,走势疲软。很多人觉得行情无聊,甚至担心市场即将转弱。但如果你只盯着K线图,可能会错过 真正的关键——融资盘数据正在悄然增长。 这种心理困境的根源在于:散户无法分辨"洗盘"和"做头"。机构资金擅长制造假象——无论是震仓洗盘还是出货做头,走势上都会刻意误导散 户的判断。毕竟,如果散户能轻易看穿机构的意图,那机构还怎么赚钱? 二,盯住机构的破解之道 不过 ...
A股大利好连着来,难怪外资提前动手!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10:27
最近的国际经济圈又出大事!懂王大手一挥,给欧盟加了 50% 的关税,然后反手又给欧盟加了一个1个月的缓 刑,这波操作就像往火药桶里扔了根火柴 —— 欧盟能忍?这妥妥的 "美式霸道总裁" 戏码,瞬间点燃了全球经济 的战火。 一、春江水暖鸭先知:外资的超前 "投资第六感" 要说这外资的嗅觉,那简直比警犬还灵敏,妥妥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野村、高盛这些国际投资巨头,早就悄咪 咪地提高了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就像提前囤货的精明商人,认准了中国市场这块 "潜力股蛋糕"。 大摩更是放了个大招,直接看多沪深 300 到 4000 点,这自信满满的架势,仿佛已经看到了钞票在向他们招手。 从国际资本的视角来看,这场 "美欧互撕" 堪称大型经济不确定性制造现场。欧盟这边被打得措手不及,肯定得挽 起袖子反击,而美国那边也得忙着应对,双方你来我往,直接把市场搅成了一锅沸腾的麻辣烫。这下可好,外资 们都变成了拿着算盘的精明账房先生,心里直犯嘀咕:"这两边都打得不可开交,我是不是该换个风水宝地,多往 中国市场投点钱?" 合着这还真是现实版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二、提前布局的 "金融套路":机构们的千层饼计划 别以为只有外资会玩套 ...
下周箭在弦上,基金调仓连锁反应非常大!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14:18
周日,回顾一下本周。本周最大的特色就是金融板块有点起色,指数也很快上来了。 有很多朋友说,这就是《基金新规》导致的,但这种判断先不说对错,但大家都在这么说,其价值就太低了。 其实,上面之所以现在推出这个政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年多数基金经理都能完成跑赢基准的任务。 我们看,A股基金有一半是以沪深300为基准的。 所以跑赢300的难度并没有现象中那么大。《基金新规》推出,更多的让金融股有机会借题发挥了。 一,「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新解 以一个职业投资者的眼光,可以看到之前金融和权重股不动,市场就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有人觉得拿着券商横盘了这么长时间都不涨,如果你去看银行板 块,银行股之前横盘的时间有一年半多。现在你看到银行和保险涨了,券商也不会落下的,因为金融股板块是有联动效应的,只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股 票横着不涨虽然现在比较难受,但是能催生后面更大级别的行情,所以股市里有句老话——"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类似的情况,日后不仅仅会在金融股里发生,其他股里也会是很常见的。毕竟整个市场都已经震荡了半年多了。震荡股借题发挥突破,数据绝对是不炒的。 尤其是这段时间,用统计「机构行为」,就能看到本周「11-20日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