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数据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银行股暴涨,9成上涨都有水分!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4:50
这两天,金融股嘎嘎乱涨,全球银行股的这波行情确实亮眼。美国KBW银行指数涨幅49%,A股中证银行指数上涨59%,欧洲日本银行股也纷纷跟涨。表面 上看,这是市场对传统金融业价值的重新定义。但实际,显然又是拿美股炒A股的套路,再度上演。 我们看,美国KBW银行指数,从2023年6月就开始动手了。A股银行是个从2024年1月开始启动的。显然依旧是美股先炒起来,然后A股机构拷贝了美股的逻 辑。 从炒医药、炒AI,到现在炒氢能源、银行都是如此。有人炒都失败。原因A股牛市有两大特征,但不是人人都清楚,一糊涂就上错车、下错站了。 一,牛市的本质是一场淘汰赛 牛股都有两个共同特征: 1. 必有人抢:好东西都是稀缺的,有资金博弈的股票才值得关注 2. 必面临洗:大资金要涨得高,就必须洗掉跟风盘 这两点看不清,就很容易上挫折下错站。 二,血淋淋的案例:为什么你总是上错车 说到上错车,我想起2025年那波关税摩擦后的反弹行情。当时指数眼看要创两年新高,但实际个股表现呢?不到五成!很多散户以为行情好了随便买都能 赚,结果一拿就是套牢。 看看这两只股票的对比: 下图这个股票,震荡后显著拉升。 另一个震荡的股票,结果却完全不行。 结果差 ...
英国央行发出最强警告,A股因祸得福?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7:02
一、全球金融风暴中的A股迷思 但有趣的是,就在这样的全球金融动荡中,A股市场却走出了独立行情。这让我想起一个投资真理:股市炒的是预期差而不是现实差。现实再烂,只要预期 反转,市场就会给予正反馈。这就是著名的"困境反转"。 二、预期差的本质与破解之道 所谓预期差,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会你不会,我敢你不敢"。本质上,这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而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核心在于透过现象看到交易的真 相。 英国央行最新报告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沉睡的市场。这份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地缘政治紧 张、贸易碎片化、主权债务压力,这些熟悉的词汇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看着这份报告,我不禁想起2020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市场动荡。当时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市场一片哀嚎。如今,历史似乎又在重演。英国预算责 任办公室警告称,新冠疫情后公共财政仍处于脆弱状态,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开支。 2024年初那波500点的涨幅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时8连阳让人惊喜,但随后很多股票就开始掉队。现在指数虽然连战连捷,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常态。一旦开 始调整,很多个股就会进入漫长的调整期。 以紫天科技为例(图 ...
7月哪些板块胜率高?过去10年规律明显!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9:27
最近兴业证券一份研报在圈内引发热议。报告显示,近十年7月市场表现中,军工、新能源等制造板块及钢铁、化工、有色等资源品胜率较高。这让我想起 去年此时,也是类似的情形。 军工板块的政策催化、订单释放,资源品的供需格局改善、宏观宽松预期,这些逻辑看似清晰,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陷入"知道却做不到"的困境。为什 么?因为我们太容易被表象迷惑。 二、一个核心原则:适时换股强于盲目持股 当然,历史不代表未来,正在发生的要比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重要的多。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我始终坚持"一个核心,三个不看"的原则。核心就是:牛市 「适时换股」强于「盲目持股」。前者可海阔天空,而后者只是对赌。 三个不看: 1. 不看冷热:热门板块可能已经过热 2. 不看涨跌:涨跌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3. 不看高低:高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 这个原则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需要极强的纪律性。我见过太多投资者,包括曾经的自己,总是被情绪左右,追涨杀跌。 | 201 TV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 | --- | --- | --- | ...
A股已高控盘,突破还看这摔杯信号!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2:59
引子: 最近的中东局势,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悬疑剧,资本市场也被搅得风起云涌。周二A股突然大涨,但傍晚又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市场仿佛在玩一场猫捉老鼠 的游戏。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深知在这种复杂环境下,光靠新闻和直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清晰的视角,更真实的数据,才能看清市场的本质。 一、地缘政治的迷雾与资本市场的躁动 周二傍晚时分,以色列声称伊朗撕毁停火协议,伊朗则矢口否认。这种罗生门式的剧情,在资本市场早已司空见惯。地缘政治就像一团乱麻,变来变去,如 果以此为操作基准,恐怕只会被市场反复打脸。 伊朗的无力感,让我想起百年前的中华儿女。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资本市场不会等待任何人。我的判断是,这场嘴仗可能还会持续,但真正影响市场 的,永远是资金的态度。 但技术面的突破只是表象,背后的资金动向才是真相。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数据,才能看清市场的真实意图。 二、技术面的突破与领头羊的担当 昨天上证指数完成了对箱体震荡的突破,关键看后续能否持续。我一直强调,突破的关键在于领头羊。今天的金融+科技组合,正是去年9月底市场突破的 主力部队。这个组合的再次发力,让人看到了希望。 | | 上证指数 | | | | --- | - ...
双重利好加持,游戏股要起飞?
Sou Hu Cai Jing· 2025-06-14 01:45
最近,海外媒体爆出个大新闻:腾讯正计划掏出150亿美元,收购韩国游戏开发商Nexon,目前已经在接触控股家族,探讨潜在事宜。 这消息一出,游戏圈瞬间炸了锅,不少朋友跑来问我:游戏板块接下来该怎么看?是真风口还是昙花一现? 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文章最后,我会分享一些关键数据,千万别忘了看。 一,造梦经济的崛起 游戏板块的异动,本质上是造梦经济的体现。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说白了,就是人们在现实压力下转向虚拟世界寻求慰藉。 当前中国经济的大环境,老龄化趋势明显、利率持续走低、地产泡沫逐渐破灭,这些和日本在1990-2020年广场协议后的情形惊人相似。 那时,日本催生了逃避现实的游戏和动漫产业,人们宅在家里打游戏、看动漫,成就了多家知名公司。 游戏板块在正策利好下异动,基本面没大变 二、上涨背后的分化 浙江省的正策加持和腾讯收购传闻,让游戏板块昨天强势上扬。但别急着欢呼——市场从不简单。 游戏作为造梦经济的一环,不仅有出海潜力,还承载着精神胜利的诉求。 有的股票能持续走强,有的却像烟花般短暂。为什么?因为机构资金在暗中操控。 机构资金量大,对股价影响深远,如果他们频繁交易,股票就有持续动力;反之,如 ...
茅台失守2000元大关!消费赛道正在巨变!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21:33
茅台跌破2000元了!最近白酒板块惨不忍睹,飞天茅台零售价失守关键价位,许多人惊呼信仰崩塌,但反观新消费领域却蒸蒸日上。 表面看是行业正策或需求变化,实则背后藏着更深层的秘密——如果你不懂这一点,下次行情来临时,可能又会被甩在车尾。 今天,我们就来层层剥开这层迷雾,还原真相。文章最后,我会分享关键数据工具如何帮你拨云见日。 一,茅台跌破2000元:心理防线的崩溃 飞天茅台零售价跌破2000元,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投资者心理防线的瓦解。2000元作为长期的心理锚定点,一旦失守,容易引发恐 慌抛售。 人们总是依赖历史价格作为参考点,当现实偏离时,情绪会放大波动。 茅台官方未出手控货,这耐人寻味的迹象暗示行业深层调整。白酒板块面临去库存、需求萎缩和外部正策压力,持有者难免焦虑。 三、看清机构资金动向:数据还原市场真相 二、消费赛道巨变:白酒与新消费的冰火两重天 白酒板块的惨淡与新消费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这不是偶然,而是市场资金流向的必然结果。 机构资金是市场的主导力量,但它们的交易行为并非不可捉摸。数据就像一面镜子,能客观反映资金流向,不受情绪干扰。 许多人一看到消费行情启动,就本能地扑向白酒,认为它稳当可靠 ...
老美顶不住了,美国降息对A股有什么影响?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8:46
一、昨夜全球市场惊魂记 现在摆在鲍威尔面前的是个两难选择:一边是可能抬头的通胀,一边是岌岌可危的经济数据。最新公布的PPI和CPI都低于预期,这就像给降息递了个完美的 台阶。市场已经用脚投票——美元跌、黄金涨,大家都在押注提前降息。 各位老铁,昨晚的金融市场简直比《权力的游戏》还精彩!美元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口气跌了1个多点,创下三年新低。黄金则像打了鸡血,蹭蹭往上 涨。这出大戏的主角,正是我们的老朋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那位永远不按常理出牌的川普先生。 二、川普的"降息逼宫术" 川普这次玩得够狠!先是威胁要对钢制家电加征关税,接着又把鲍威尔叫到办公室"谈心"。这位总统大人的话术堪称教科书级别:"你不降息,我债务压力 大;要是通胀起来,你再加息不就得了?"更绝的是那句:"我不会解雇你(其实我也做不到)",软硬兼施玩得666。 三、美联储的降息选择题 四、散户的致命误区 说到这里,各位股民朋友可能要问了:这跟我的股票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去了!当全球资金开始重新配置时,机构们早就布好了局。就像最近A股里那些 看似暴跌的股票,你以为机构在跑路?Too young too simple! 五、揭秘机构"锁仓"套路 ...
潮玩宠物只是前菜,未炒透领域已被机构盯上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20:25
新消费概念股一路狂飙,不少人心里直打鼓:这行情是不是要凉了?别急,先喝口茶,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 文章最后还有关键数据,帮你一眼看穿市场套路,千万别错过! 一,万物皆可新消费:潜力远未枯竭 最近,泡泡玛特涨了20多倍,老铺黄金的市盈率逼近百倍,不少人就嘀咕:新消费是不是炒到头了?大错特错! 回想科技股行情,从半导体一路蔓延到AI、机器人、6G,几乎把每个角落都扫了一遍。新消费呢? 目前火热的只是潮玩、黄金首饰、奶茶、黄酒和宠物经济这些细分领域,但衣食住行玩,哪个不是年轻人的心头好? 衣服鞋子要潮、吃饭要网红、住酒店要体验、坐高铁要便捷、娱乐要新奇,这些传统行业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新消费的舞台。 行情一来,风口一吹,万物皆可新消费,潜力大着呢。 二、轮动的艺术:跟上节奏才是王道 现在,不少人看到新消费涨势如虹,就担心是不是到顶了。这种焦虑啊,源自对市场轮动的误解——行情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推进。 新消费远未结束,关键在于谁能跟上轮动的步伐。散户在市场中常处弱势,为什么?因为机构资金像暗流涌动,散户光看K线图,就像雾里看花,根 本抓不住节奏。 散户往往慢半拍。机构呢?他们根据环境调整策略,交易行为轨迹才是核 ...
老美经济黑天鹅起飞,A股抄底时机到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13:32
最近,老美经济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老美5月ADP就业数据一出炉。 懂王随即跳出来,急吼吼地催促美联储立刻降息。这场景,活脱脱像是经济舞台上的高潮戏码。但对于普通股民来说,这只是大戏的序幕。 一,ADP数据崩盘背后的经济隐忧 老美5月ADP就业数据的崩盘,可不是小事一桩。这个数字跌到3.7万人的谷底,与市场预期差了十万八千里。就业数据向来是美联储货币正 策的晴雨表,和通胀指标一样关键。 牛市听起来美好,但现实中,它往往是散户的伤心地。许多人以为,只要市场涨了,闭着眼买股票就能赚钱。可事实呢?牛市里亏钱的人, 比熊市还多。为什么? 因为投资者心理在作祟。拿我身边的朋友举例:有人看到股价飙升,就冲动追高,结果买在了山顶; 懂王急吼吼地喊降息,表面上是正治秀,实则暴露了老美经济的深层压力。想想去年9月,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后,全球市场掀起了一轮波 澜壮阔的行情。 如果这次降息成真,A股牛市或许真能压不住那股冲劲。但这并非简单的好消息——经济数据背后,藏着市场情绪的暗流涌动。 ADP数据崩了,美联储降息倒计时看似启动,但股民们得冷静:数据不会骗人,它提醒我们,经济基本面才是投资的基石。 过度乐观或悲观,都可能掉进情 ...
楼市深蹲背后:A股牛市正在加速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16:50
朋友圈里各种房价暴跌、楼市崩盘的标题看得人心惊肉跳。 那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对A股又有什么影响呢? 最近总有人说房价要崩,但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楼市现在确实在调整,但调整和崩盘是两码事。 新房价格还没见底,现在二手房比新房便宜25%-40%,还在跌!4月一线城市环比跌0.2%,二三线跌0.4%。二手房崩成这样,新房降价空间 还大着呢! 先别急着划走,文章最后有硬核数据,错过可就亏大了! 一、楼市的两大真相:跌≠崩 但房价不会永远跌,参考日本:90年代泡沫破灭后萎靡了20年,但现在东京房价创了新高。中国楼市2015-2017年涨太猛,现在只是还债。 还完了呢?机会就来了。 二、散户的致命误区:光看K线必被割 很多人觉得:楼市不行了,钱会流进股市!这话对了一半。钱确实会流动,但问题是——流到哪儿?散户如果只会盯着K线猜涨跌,大概率 会被机构当韭菜割。 看这票!去年爆涨130%,但大涨前股价跟坐过山车似的,振幅超44%,多少人被震下车,眼睁睁错过大肉! 为什么散户总被洗盘?因为机构玩的是心理战:先砸盘吓你交出筹码;等你跑了,他们悄悄接货;最后轻松拉高,让你追悔莫及。 三、关键:用数据扒开机构底牌 想不被套路?就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