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发展

Search documents
从货基“扛把子”到35万亿“百宝箱”,基民告别“盲买剧本”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8-25 00:05
2025.08.25 本文字数:3333,阅读时长大约5.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曹璐 2015年,在同事的推荐下,投资者老钱跟风买了几只"能赚钱"的权益基金。而深圳的王姐在银行柜台买 入了人生第一只货币基金,"听说比存定期强,随用随取还能赚点菜钱"。这一年,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 刚突破8.4万亿元,全年增加85%。 十年后的2025年,公募基金的行业规模已增至35.14亿元。老钱在手机APP上熟练操作各类产品:最近 创新药的产品涨这么多,是不是该减仓了?还是该添点ETF?逐步开启定投的王姐则称,"我最近赚了 不少呢!"并头头是道地分析起了今年买了哪些产品。 这十年,公募基金的故事,远不止数字的膨胀。背后产品结构、投资标的和行业逻辑都有了不同的转 变。同时,投资者也在"进化",老钱们会查季报、算回撤,王姐们向年轻人请教行业与持仓,曾经 的"听推荐盲从"逐渐蜕变为"主动研究"。 货基独大到多元资产 2015年的公募基金市场,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像个"理财杂货铺":货币基金是"镇店之宝",规模占比达 54.42%;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在内的权益基金则是另一大品类,规模占比36.19%;而债券型、QDII基 金只是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