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型人才培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亮点很多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5 02:46
前不久,"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今年榜单首次新增了"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子榜单,作为 浙江省的"中医药强校",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浙中医大")排名全国第5。 好消息接踵而至。近日,浙中医大新增2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全省神经精神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全省中药数智化全链条质量控制与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至此,学校拥有5家全省重点实验室,标志着 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作为浙江省中医药人才培养高地,浙中医大办学至今已66年,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 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在同类高校中拥有多个"第一":第一批产生国医大师的中医药院校、第一家自主 培养产生院士的省属高校、第一家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省属高校……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浙中医大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 一流中医药人才培养成效。 【焦点问答】 1.杭州日报:2025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哪些新变化? 王建钟:2025年浙中医大普招招生总计划4104人(不含专升本),较2024年小幅增加。其中浙江省 内计划招生2813人,较2024年增加20人;省外计划招生人数与2024年持平, ...
青岛大学实践“三维四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2 06:56
中新网山东新闻6月11日电 (张孝鹏)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青岛大学始终秉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立足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创新构建"分类培养、多元协同、科教融通"的三维人 才培养体系,打造"培养—发展—赋能—提升"四阶递进式育人路径,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 素质创新人才。 青岛大学建设校企、学院、学科"横向联合"育人载体,校企共建8个省级行业特色学院、16个校级现代 产业学院、3个订单式培养班,开发50余门校企课程,依托333个校外实践基地,实施"真题真做"项目化 教学;构建"学院+书院+创院"三院协同育人载体,基于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国家级创 新创业学院,形成专业教育(学院)、通识教育(书院)、双创教育(创院)三位一体育人格局;打造"医工交 叉、文理渗透、理工融合"学科协同育人载体,开设5个复合型专业、18个交叉专业方向、15个前沿微专 业。实现人才培养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创新"转型。 青岛大学构建"课程互认+导师联培+三早育人""纵向贯通"本研体系,引入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将 3310门研究生课程纳入本科生选课,考取本校研究生可免修已修课程;建立导师指导一名 ...
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Jing Ji Ri Bao· 2025-05-14 22:08
壮大产学研协同育人队伍。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等加入教师队伍,破除人才引 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体制机制障碍,建设一支既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践经 验的"双师型"队伍。构建多元师资矩阵。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才双聘机制,鼓励高 校教师到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进行挂职,同时聘任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兼 职。激活人才流动机制,构建"能进能出、双向赋能、循环增值"的人才生态系统,打破户籍、学历、人 事关系等硬性制约,允许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科研院所专家通过"保留身份+弹性考核"等方式跨机 构任职,支持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团队跟随人才流动。建立"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成果转化"的 多维评价标准,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统一起来,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以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 来,重点评价重大成果、研究质量、原创突破和实际贡献。 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保障。明确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责权范围,多维度构建支撑保障体 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条件。建立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政策框架,将企业技术攻关 需求纳入高校学科建设规划,以开展合作办学、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