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政策支持

Search documents
平安证券:BD、商业化、政策三大驱动下创新药长期向好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8 02:25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从BD、商业化、政策三个角度看,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建议关注:1)管线 布局丰富的创新药龙头;2)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价格有望重估的企业;3)看好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 业。CXO:医药研发投入稳中有升,创新环境有望转暖,新兴领域带来额外增量。上游:优质企业海 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国内外共促业绩增长。器械:招采持续推进,设备公司渠道库存逐步消化,有望迎 来改善拐点。 平安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创新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Deepseek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即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创造相 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这主要体现在海外MNC争相抢购中国创新资产。同时部分创新药已在全球市 场取得商业化突破,国产创新药已有超10亿美元收入的产品。国内药企的竞争以及政策的利好也加速了 创新药行业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该行认为在1)创新药BD热潮持续;2)商业化迎来突破;3)支持政策持续加 码,以上三点驱动因素下,创新药行业长期向好。 创新药BD热潮持续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发生超100项对外授权交易,经披露的交易总金额约523亿美元(+25%),创历 史新高。截至2025年 ...
创新药板块大涨,热景生物涨超15%刷新高点,医保新政开辟支付新渠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3:28
7月4日盘中,创新药板块表现抢眼,多只个股出现大幅上涨。热景生物股价飙升超过15%,再次刷新历 史高点,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与此同时,塞力医疗实现四连板涨停,中源协和同样封住涨停板。 政策层面传来重要利好消息。国家医保局近期正式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 报操作指南》,这一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为创 新药发展开辟了新的支付渠道。 此前,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还联合发布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措施从多 个维度为创新药产业提供支持,包括加大研发支持力度、促进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支持临床应用等方 面。 热景生物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在体外诊断和创新药研发领域均有布局。公司通过参股企业涉足核酸药 物、抗体药物等创新制药领域,其中全球首款心梗抗体药物已进入中美临床研究阶段。 神州细胞、广生堂、上海谊众、荣昌生物等创新药相关个股涨幅同样位居前列。整个板块呈现出强劲的 上涨势头,投资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据悉,新政策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药品目录更新后三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医疗机构需要根据临床需 求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或设立临时采购绿 ...
如何捕捉创新药新一轮成长红利?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3 08:53
近期,创新药行情持续走强,如何捕捉创新药新一轮的成长红利? 在产业层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第一是全球的BD授权、创新药的海外授权,后面的创新药公司预计 还会不断有BD落地出来,也是创新药相对重要的核心逻辑,有可能会驱动第二波行情和收入的增量。 第二是先进的技术平台和重磅的学术会议催化,ADC、双抗和CAR-T技术引领后PD-1时代的创新,这 也是中国创新药企的优势领域,国内相关的管线在全球市场中都处于领先的地位。首先是ADC。从 ASCO现场来看,国内的ADC处于全球的第一梯队,报告的数量占比相当高。第二个角度是双抗领域, 中国创新药在双抗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后面这个领域的进展也非常值得关注,像国内双抗管线占 全球双抗管线的接近50%,很多临床数据表现也非常出色。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24年国内双抗出海数 量大概是14项,交易的总额突破百亿美元,交易的首付款突破20亿美元,也刷新了历史纪录。除了 ADC双抗以外,中国创新药在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也处在全球的第一梯队,所以在先进的技术平台方 向上还是有非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展望下半年,还有一些重磅的行业会议以及国际临床大会召开,包括WCLC(世界肺癌大会)或 ...
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落地!恒生医疗ETF(513060)溢价交投火爆,估值修复双击启动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3:44
恒生医疗ETF(513060)高开,盘中持续震荡,截止发稿,盘中微涨0.54%,成交额近4亿元,大幅溢价,买盘强烈。 成分股中多数上涨,云顶新耀涨超8%;巨子生物涨超6%;药明合联、三生制药、复星医药涨超4%;药明康德涨超3%;平安好医生、绿叶制药、翰森制 药、金斯瑞生物科技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2%。 落地执行面临关键挑战,需系统协同 政策落地仍面临系统性挑战。医院端执行效能是关键变量,尽管政策要求快速配备创新药,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效率、临床医师对新药认知度、以及药学服 务价格补偿机制(政策提及研究立项指南)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可及性。数据安全与合规边界需高度关注,医保数据开放研发虽具突破性,但具体操作标 准、隐私保护及权责界定亟待细则明确。支付能力可持续性是长期命题,创新药医保支付标准制定需精密平衡基金承受力与创新激励,商保目录的发展更依 赖参保人群扩大与产品设计创新。此外,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体系仍处探索阶段,其与目录准入、支付范围调整的挂钩机制需科学严谨的方法学支撑。 需求端拉动战略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 该政策标志着我国创新药发展模式向"需求端拉动"的战略转型。通过医保、卫健委、药监等多部门协同,以医保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