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Search documents
打通创新链产业链
Jing Ji Ri Bao· 2025-06-26 22:40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抓好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须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 缝对接。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教授) 创新链承载着基础研究突破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使命。基础研究不仅是高校科研机构的"责任田",更是企 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需跨越"科研—技术—市场"的"死亡之 谷"。唯有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才能破解"重研发、轻转化"的困境,将专利论文中的先进技术 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产业链一头连着企业创新主体,一头连着市场需求脉搏。作为产业创新的微观单元,企业需在上下游贯 通中形成协同效应。与科技创新相比,产业创新更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供需动态平衡机制。若双 链对接不畅,将导致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 同时,企业作为双链对接的核心主体,既要发挥领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优势,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 端攀升,也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组建技术联盟,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生态格局。 ...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在绵阳不断孕育出新业态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这些产业链在生长
Si Chuan Ri Bao· 2025-06-09 06:37
参观者围观"绵阳造"人形机器人。郭超英 摄 6月5日上午,在绵阳市平武县高村乡,一架无人机平稳落地,在福寿村车厘子基地新鲜采摘的100余斤车厘子 从无人机上卸下,随即通过高速公路运往绵阳的水果商超。在绵阳科技城新区,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操着一口四 川话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就会出现在交通路口,当起文明劝导员…… 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场景在绵阳落地背后,是绵阳构建"587"产业体系的布局——5条省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 产业链、8条省建圈强链协同发展地产业链、7条市特色产业新赛道协同发力。 不久前闭幕的第二十届西博会上,189.93亿元投资、21个签约项目落地绵阳,其中七成以上瞄准上述产业延 链强链补链关键环节。 从签约现场到生产一线,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正在绵阳这片土地不断孕育出新业 态。 布局"箭星器数",空天产业崛起 "这款可回收型火箭发动机不像传统火箭发动机用一次就报废,能重复使用!"西博会绵阳展厅内,四川星际 荣耀航天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展位负责人倪晓磊指着JD-2(焦点2号)火箭发动机介绍,整个发动机已经进行了200 秒的长时间热试车,完全满足火箭需求。 5月初,搭载6颗"绵阳造"卫星的朱雀二 ...
双链融合 锻造新型储能新质生产力
Yang Guang Wang· 2025-05-30 02:05
5月25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程——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文山州投产运行,实现了多种新 型构网储能技术的"一站运用"。 这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2024 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快速发展 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下,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的关键技术。 储能产业"崛起",湾区勇当"先锋"。置身能源新时代浪潮,锚定新型储能这一"制造业当家"战略性支柱 产业,大湾区如何通过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锻造新型储能新质生产力?从多技术引领到多场景 应用,从本质安全到数智化运营……一幅大湾区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深研技术 赋能产业发展 破解调峰难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充电宝"。近年来,随着氢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佛山用电 负荷不断攀升,且峰谷差较大,白天负荷高峰时用电紧张,夜间负荷低谷时却又存在盈余。如何才能既 保证电力的可靠供应,又能不造成电能浪费? 自建设至今,宝清储能站见证、承载 ...
自贸试验区再升级,重庆怎样抢抓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15:45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新部署,提 出新要求,为世界经贸和投资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重庆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积极开展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探索,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发展排头兵、开放发展制高点作用, 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被复制推广到全国。 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对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开放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在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的背景下,《意见》出台的时机颇为及时。早在去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 过《意见》,明确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目的——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 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 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曦看来,中央选择在国际经贸斗争的关键时刻公布《意见》,进一步彰显我国扩大开放、反对关税霸 凌的坚定决心。同时,此举也是中国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务实行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方信心, 更加有力统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