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制造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刻认识山东经济动能强劲的内在逻辑
Da Zhong Ri Bao· 2025-11-28 01:05
Core Viewpoint - Shandong's economic strength is attributed to multiple advantages, strategic guidance, and enhanced internal dynamics, reflecting a deep internal logic that supports its robust economic performance [2][6]. Group 1: Political Leadership - The comprehensiv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s fundamental to the strong economic momentum,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ptimizing macro policies and providing guidance for local development [2][3]. - Shandong's government aligns closely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trategies, ensuring effective responses to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promoting stable growth [2][3]. Group 2: Strong Real Economy -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real economy serves as a stabilizing force, with Shandong leveraging its diverse industrial base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3][4]. - The provinc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nd real economies to enhance industrial stability [3]. Group 3: New and Old Momentum Conversion - Continuous conversion between new and old economic drivers is crucial, with Shandong actively eliminating outdated capacities and fostering new growth areas [4][5]. - The province is undergoing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ptimiz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le nurturing emerging sectors like high-end equipment and quantum technology [4]. Group 4: Innovation Leadership - Innovation is identified as the primary driver of economic momentum, with Shandong prioritiz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level innovation platforms [5][6]. - The province is witnessing a shift from resource-driven to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its growth potential [5]. Group 5: Geographic and Open Economy Advantages - Shandong's strategic geographic location facilitates extensive connectivity and trade, enhancing its economic dynamism [5][6]. - The province's open economic framework allows it to efficiently gather global resources, maintaining a leading position in import and export activities among northern provinces [5][6]. Group 6: Implementation of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 Shandong's economic dynamics reflec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showcasing the province's commitment to high-quality growth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6].
把握科学思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Jing Ji Ri Bao· 2025-11-25 23:02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 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性改革,对于提升国民经济韧性、 激发内需潜力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 托",强调"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并作出重要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 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应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思维,通过坚持破立结合、虚实并举、供需互 促、放管并重、央地协同等,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增强国内大 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其一,坚持破立结合、先立后破。 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为虚拟经济提供物质基础。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则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 要强化监管、鼓励创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良性互 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从三个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宜宾实践
Si Chuan Ri Bao· 2025-11-25 21:11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数读宜宾 "十四五" 地区生产总值 由2020年的2863.5亿元 增长到2024年的4005.8亿元 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 稳居全省第三 全国GDP百强城市 排名上升至87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6714元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升级 工业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07.9亿元 是"十三五"末的1.5倍 是"十三五"末的1.5倍 农业 酿酒专用粮、茶园、蚕桑、油樟面积居全省第一 打造宜宾早虾、长宁竹荪、筠连红茶等 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二 在全省的占比由7.6%提升至9% 连续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服务业 打造万象宜宾天地、冠英古街、 长江音悦街等消费新场景 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1696.3亿元 1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4年农林牧渔总产值683.3亿元 是"十三五"末的1.2倍 城乡融合 以片区化思路 打造3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建成首批14个和美乡村生活聚居点 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区) 由2020年的2个 增加至2024年的9个 民生改善 实现"县县通高速" 成宜高铁、渝昆高铁渝宜段通车运营 全面融入成渝"1小时经济圈" 常态化开行 宜宾至重庆、宜昌、武 ...
金融价值观|在变局中开新局 在改革中聚合力
Xin Hua Wang· 2025-11-25 09:21
2025年,我国经济呈现稳中有变、变中有机的态势,在曲折中显露向好趋势,为"十五五"规划的系 统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居民消费从信心筑底走向温和改善,企业盈利压力逐步缓解、应收账 款增速明显回落,经济运行的微观根基持续巩固。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但外部经贸摩擦 的边际扰动趋于弱化,有助于稳定企业预期。同时,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框架日益明晰,改 革的系统性增强为培育新动能打开了更广阔空间。 过去数年,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经济循环一度受阻。针对这些结构性掣肘,国家相继推出"反内 卷"、账款清理、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妥化解地方债务等一系列举措,着力疏通堵点、修复循环、提振 预期。随着政策持续显效,微观活力正在逐步恢复,经济具备进一步向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2026年 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其重要性愈加凸显。开局之年不仅承担着稳预期、强动能的任务,也关 系到未来五年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要巩固恢复势头、增强增长后劲,改革必须在更深层次、更宽领 域同步推进,以提升经济体系的韧性与竞争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从整体看,传统产业 ...
推进江苏高校县域办学与县域现代化融合共生
Xin Hua Ri Bao· 2025-11-24 21:53
强化省级统筹与区域协同,构建分层分类的校地对接机制 针对江苏南北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县域经济形态多样的特点,需建立差异化政策导向。立足省内县域资 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加强省级层面的战略规划和引导,推动高校与县域实现精准对 接和协同发展。对昆山、江阴等经济强县,重点支持高水平大学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基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打造"研发在县城、转化在园区"的创新 产业(300832)链分工模式。对苏北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引导涉农高校和职业院校布局,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同时,鼓励省内高水平大学通 过对口支援、共建研究院、远程教育等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苏北、苏中地区县域,建立"飞行 专家"制度和远程协作平台,推动全省高校优质资源向县域流动,破解人才分布不均衡难题。 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构建双向赋能的协同创新体系 □ 潘文琦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其现代化进程已成为全 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 ...
学习规划建议每日问答丨为什么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Xin Hua Wang· 2025-11-24 09:41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要树立全社会重视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制造业合理比重是从全国 整体来看的,各地区不宜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制造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发展 制造业的鲜明导向,重视和支持制造业发展。要以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为抓手,完善和优 化制造业发展环境。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 化方向,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先进性。要统筹内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产 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保持产业体系完整 性。要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有力维护产业安全。要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 伸,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增强制造业发展 内生动力和活力。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需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立国之本、强 国之 ...
光启技术:公司已基本完成规模化生产体系的迭代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11-24 09:29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has completed the iteration of its large-scale production system, achieving "Mass Production 2.0" with enhanced cost-effective capacity expansion [1] Group 1: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 The company has optimized its production processes, line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structure at the Shunde base [1] -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production rhythm, standardized processes, and automated auxiliary equipment [1] Group 2: Future Production Plans - The 905 base is a crucial part of the company's multi-base collaborative layout and is expected to commence production by mid-January next year [1] - Preparations for the first phase of the 905 base have accelerated, with 90% of infrastructure completed, 60% of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done, and 70% of the first batch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being debugged [1] - The company has completed the selection process for personnel for the first phase of the 905 base and is enhancing skills training [1]
湖北发布“十五五”发展新蓝图 12项重点任务推动“基本建成支点”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11-24 00:3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未来五年怎么干?湖北明确了总体目标。 11月22日,中共湖北省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会上披露,湖北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于11月21日在武汉胜利召开,全会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 发展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了"十五五"时期湖北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了"十五五"时期湖北发 展目标,系统部署了12个方面重点任务,突出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 议》)。《建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 命任务,确定了未来五年湖北发展的总体目标: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陈宏斌表示,"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 展"就意味着"基本建成支点",保持了湖北支点建设战略部署的连续性、稳定性,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 力。 围绕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湖北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系统谋划,总的考虑是深入实施"七大战略",整 ...
视频丨韧性、创新、稳定、开放 国内外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在多家机构的研报中,中国产业发展持续涌现新亮点。制造业与出口展现出强劲韧性,消费与公共服务支出则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期,多家国内外机构发布2026年度策略报告。各家金融机构报告显示,明年中国经济将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多家机构对2026年中国经济走势形成积极共识,认为在政策支持、结构升级与潜力释放的多种利好叠加之下,经济将持续稳健上升。 外资机构普遍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将在政策支持下保持稳健增长。摩根士丹利认为,在适度的宽松政策、渐进的再平衡以及有节制的"反内卷"措施下,2026 年中国经济将温和增长。瑞银预计2026年国内将施行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经济活动整体将保持韧性。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赵格格:在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产业体系的协同作用下,我国还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与提质升级空间,宏观政策工具箱储备充 足。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太经济学家 菲利普·怀亚特:比如为企业提供能源成本方面的优惠或补贴,面向消费者的补贴;对首套房购房者的支持等, 这些都属于"定向支持"。 此外,"十五五"规划建议也令外资机构充满信心。高盛认为,规划建议体现了中国将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提振出口的决心和能力 ...
上市公司如何打破“中年危机”? 人工智能成为企业发展新动能
Hua Xia Shi Bao· 2025-11-22 14:1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微观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当前,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加剧的发展环境。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新旧动能转 换,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生存能力,已成为当下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首要任务。 如何'活下来、活得好、活得长久',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生存课题。"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理 事长惠小兵在《2025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健康指数CSHI评价报告》(下称《报 告》)发布会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报告》显示,企业成长性驱动初期健康提升;规模化与资本红利引导稳定后健康趋缓;成熟阶段创新 衰退可能引发健康下滑。此外,高龄企业的得分波动更为明显,说明企业在稳健与灵活之间面临结构性 矛盾。这也是'中年危机'现象的本质体现——企业在稳健经营与持续成长之间面临平衡困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 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