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文化

Search documents
中外园林 美美与共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2:13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真崎边看水神之森、内川和关屋之里之图,选自《名所 江户百景》 1857年 歌川广重(日本)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睡莲池 1900年 克劳德·莫奈(法国)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图一 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西方静物画更追求客观真实。18世 纪形成的日本浮世绘承接中国画滋养,又深刻影响了19世 纪法国印象派。不同的艺术语言,却都透露出中国画的意 境之美。 红莲图轴 清康熙十年(1671年) 唐炗、恽寿平合绘 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 清康熙(1662—1722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时代变迁,古典园林虽与我们所距遥远,但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的山水精神,在每 个时代可与所有心灵同频共振。纵观异彩纷呈的世界园林,其共通的追求都是营造一个富有自然意趣的 理想家园。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见图一,北京故宫博物院供图) 立足共性,以古今中外人们大体相似的栖居活动为主题,选取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六 种园事,串联起丰富的中外展品,呈现多元的园林文化,展示人们寄托其中的高远精神追求。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7日 18 版) (责编:牛镛、 ...
东方意境在园林里流淌(新语)
Ren Min Ri Bao· 2025-06-15 22:11
楹联寄托园林的文化渊源,体现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淡泊明志的情思。苏州沧浪亭的"清风明月本无 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充满情趣和意境。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的楹联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 房山",夏日美景、荷花绽放,具有视觉上的"包围感"。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楹联更长:"风风雨雨暖 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28个叠字将一年四季的景观变化予以展现。 品读文字,能更深入理解园林所传达的意境与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背后的审美标准,在我们学习说话、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形成,流淌在文化血脉之 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创作模式,和西方花园追求几何对称的平面布局完全不同。中国园林采用 蜿蜒的小径、错落的亭台构建起含蓄的东方意境。透过漏窗框取的半幅竹影,恰似文人画中的留白, 将"不全之全"的美学智慧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遵循以园林仿画作的造园理念的结果,也是由中国人看 待世界的哲学思维高度决定的。 园林既是避世的桃源,也是入世的隐喻,每一处景观都是道德人格的物化表达。现代人对"诗意栖居"的 渴望依然不减,人们用混凝土模仿太湖石的褶皱,将数字投影技术融入水景,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 转化为对 ...
相约博物馆 | 乐在林泉中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5-16 01:09
北京中山公园内的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上刻八种兰亭相关书法作品。 视觉中国 宋徽宗《祥龙石图卷》(局部),奇石如蛟龙一般挺立。 资料图片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池》。 陈彧之 摄 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来自国内外博物馆的200余件(套)展品汇聚一 堂,呈现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及中国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亦与外国园林展开对话,各美其美,美美 与共。请随我们走进园林深处,在林泉中栖息、沉思。 园林宜雅集,千年前的兰亭盛会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展览中有一块奇石,见证了元代玉山雅集的盛况。玉山雅集的主人叫顾瑛,江苏昆山人,顾瑛善读书, 但十六岁就离家去外地经商,打理家族产业。元代江南文士仕进渠道十分有限,经商不失为一条出路。 顾瑛经商有成,积累下丰厚家资。至正八年(1348年),顾瑛在家乡昆山开始经营自己的园林,这便是 历史上有名的"玉山草堂"。 展览的名称"乐林泉",出自清乾隆帝为画家李世倬所绘《皋涂精舍图轴》题写的"诗塘"。所谓"诗塘"指 的是在装裱立轴时,在画心上方留出的用以题写诗文的地方。这幅《皋涂精舍图轴》"诗塘"处只有"乐 林泉"三个大字和一方印,其下有乾隆帝的四段题字,再其下 ...
山月窥檐,溪风掠坐:共赴一场园林故梦|观展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6 00:48
(原标题:山月窥檐,溪风掠坐:共赴一场园林故梦|观展) 作者 董严 自古至今,园林便被赋予解构自然的使命。广阔天地间,山自蔚然不动,水自任性流淌,草 木蓬勃生发,但山水花草之间,有四季流转,有新生死亡,阳光留下斑驳树影,暖风轻抚枝头新绿,这 些仅存于一瞬的鲜活,被收入中式古典园林,被定格在莫奈笔下,被熔铸于日用器物,在不同文明、不 同时代,孕育着"见山非山,见水非水"的哲思与美学。 2025 年 4 月 1 日~ 6 月 29 日,故宫博物院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 "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 展"。展览以"园林雅事"为叙事焦点,立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放眼全球园林文化,汇集雅集、鉴藏、 游山、静修、观花、畅音六大园事,展品既涵盖中国历代名家书画、清宫旧藏文玩珍品及古典家具,也 不乏西方油画、雕塑、日本浮世绘、波斯细密画等类型的异域佳作。 "林泉"取自《皋涂精舍图》中乾 隆帝御笔亲题的诗塘,"乐"于"林泉"是对自然山水的诗意表达,也是古人亲近自然的栖居追求。 "林泉之乐",乐在"雅集" 踏入故宫西雁翅楼,我们便来到了第一单元"雅集"。"朋来何以报,雅集偶然成"(宋·韩淲),遍邀知 己好友,引"流觞曲水",赏"茂 ...
文化中国行 | 遇见古风雅集 感受园林背后的文化魅力
Yang Shi Wang· 2025-05-05 09:33
明代画家尤求所绘长卷《兰亭修禊图》生动呈现出此次山林春景间的一场盛会,山石以枯墨点染,人物采用白描手法,笔法简洁,意境悠 远。随着布景蜿蜒向前,就是清代画家石涛的《西园雅集图》卷,苏轼、米芾、黄庭坚、王诜等众多北宋名家都可在这幅画找到他们的身影。 央视网消息:五月的故宫,春风和煦,红墙金瓦、亭台山石,相映成趣,组成一幅幅生机盎然而又意蕴丰富的画卷。正在故宫博物院午门 展厅举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汇聚200余件中外文物艺术品。让我们跟随记者一期感受园林文化的魅力,在展览中放松自己的身 心,体悟园林中的人文智慧。 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通过"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6个单元,将园林景观与文学、戏剧、 历史典故等融合,立足中国古典园林,放眼全球园林文化,试图给观众打造一种真正的游园体验。走进西雁翅楼展厅,仿佛进入古人曲水流觞 的雅集,展厅巧妙还原了"曲水流觞"的场景,观众移步穿行在一场场历史上著名的雅集间。久负盛名的当属1600多年前,王羲之与谢安等40余 人共赴的兰亭雅集。 此次展览在展陈方式上也别具匠心,运用了建筑烫样、复原模型和历史空间意象化再现等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