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悲观主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A股何时崛起?市场总能爬过“忧虑之墙”!
天天基金网· 2025-06-23 06:15
以伊战争升级,全球金融市场笼罩在悲观情绪之中。然而,在投资中,悲观者永远正确,只有乐观者才 能赢得未来。 事实上,悲观主义往往更能引起关注,因为悲观主义显得更有新意,只要看到最近发生的事情,悲观主义 就有说服力;乐观主义却需要回顾漫长的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进程,而人们总是会忘记这些事,并需要花很 大的力气才能将分散的事实联系起来。 回顾过去一个世纪,股市就是一个披着股市外衣、年化息票率为12%的债券,它比任何其他大类资 产都能产生更多的回报。但股市的特性是波动性,当股市走势连续疲弱之时,人们往往会忘记股市 的长期高收益特征。 《金钱心理学》的作者摩根·豪泽尔说,悲观主义比乐观主义更容易出现,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金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金融领域的消极事件往往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吸引每 一个人的注意。在1929年美国发生大萧条股市崩盘之前,尽管只有2.5%的美国人持有股票,但绝 大多数美国人——甚至可以说全世界都在惊愕地旁观这次崩盘过程,心想着这对自己生活意味着什 么。 "因为其他人也都密切关注着市场,并将其看作自己个人命运的参照物,他们也很快停止了大部分经 济活动,人们感到自己脚下的地面正在崩塌。" ...
A股何时崛起?市场总能爬过“忧虑之墙”!
证券时报· 2025-06-22 00:10
我们要小心自己的悲观主义情结。正如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曾说过的,千万不要让悲观者指导你的投资, 不要把赌注压在股市的整体表现上,市场总能爬过"忧虑之墙",致力于投资高品质的公司。 小心我们心中的悲观主义倾向 以伊战争升级,全球金融市场笼罩在悲观情绪之中。然而,在投资中,悲观者永远正确,只有乐观者 才能赢得未来。 事实上,悲观主义往往更能引起关注,因为悲观主义显得更有新意,只要看到最近发生的事情,悲观主义就 有说服力;乐观主义却需要回顾漫长的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进程,而人们总是会忘记这些事,并需要花很大的 力气才能将分散的事实联系起来。 回顾过去一个世纪,股市就是一个披着股市外衣、年化息票率为12%的债券,它比任何其他大类资产都能产 生更多的回报。但股市的特性是波动性,当股市走势连续疲弱之时,人们往往会忘记股市的长期高收益特 征。 尽管在过往60多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在股市里赚取了上千亿美元,但巴菲特却说:"自从我离开学校,就有人 劝我卖掉股票,他们给我10个理由不让买,但我相信,世界不属于悲观者。" 绝大多数投资者宁愿相信悲观主义。悲观情绪在我们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悲观情绪不仅比乐观情绪更普 遍,听起来也更明智,悲 ...
A股何时崛起?以伊战争升级,市场总能爬过“忧虑之墙”!
券商中国· 2025-06-21 23:26
投资小红书-第242期 以伊战争升级,全球金融市场笼罩在悲观情绪之中。然而,在投资中,悲观者永远正确,只有乐观者才能赢得 未来。 事实上,悲观主义往往更能引起关注,因为悲观主义显得更有新意,只要看到最近发生的事情,悲观主 义就有说服力;乐观主义却需要回顾漫长的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进程,而人们总是会忘记这些事,并需要 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分散的事实联系起来。 回顾过去一个世纪,股市就是一个披着股市外衣、年化息票率为12%的债券,它比任何其他大类 资产都能产生更多的回报。但股市的特性是波动性,当股市走势连续疲弱之时,人们往往会忘记 股市的长期高收益特征。 我们要小心自己的悲观主义情结。正如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曾说过的,千万不要让悲观者指导 你的投资,不要把赌注压在股市的整体表现上,市场总能爬过"忧虑之墙",致力于投资高品质的 公司。 小心我们心中的悲观主义倾向 尽管在过往60多年的时间里,巴菲特在股市里赚取了上千亿美元,但巴菲特却说:"自从我离开学 校,就有人劝我卖掉股票,他们给我10个理由不让买,但我相信,世界不属于悲观者。" 绝大多数投资者宁愿相信悲观主义。悲观情绪在我们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悲观情绪不仅比乐观 情绪 ...
深度|微软AI CEO:我们正从“你选择AI”的时代迈向“AI选择你”的临界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03:00
Z Highlights Mustafa Suleyman 是 Microsoft AI 首席执行官,曾联合创办 DeepMind 与 Inflection AI ,在 AI 伦理与治理领域具备全球影响 力。 Jules Terpak 是科技媒体人、内容创作者,关注数字文化与在线行为的演变。 AI生涯与微软战略:一场技术长期主义的回顾 Jules Terpak:大家好,我和Mustafa Suleyman坐在一起。你还很年轻,但在更年轻的时候,你就已经深度参与了现代 人工智能时代的开端。你是DeepMind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该公司在2014年被Google收购。后来在2022年,你又联 合创办了Inflection AI,而Inflection最近刚在2024年3月与Google达成了一个很不寻常的协议。微软使用了Inflection的 模型,并雇佣了初创公司大部分员工,包括你本人。你现在是Microsoft AI的CEO。我知道这些你当然知道,但我想帮 我的观众们捋清楚脉络,感觉就像在给你念你的传记一样,其实听上去比实际要戏剧化多了。我想问的是,在过去这 15年里,你这条职业路径的变化,对你来说是清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