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Search documents
书评丨投资是一场修行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1 22:20
夏宁 这本书并非充满着各类专业术语的投资工具书,它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投资行为 中情绪管理的重要角色,书中给出了一个公式:"投资业绩=专业认知×情绪管理"。在投资市场,情绪 有着非凡的意义,它可以帮我们识别一些趋势,这是人的判断的原动力,也就是第一印象。但投资并不 能仅仅依靠这方面,人在平静情绪的状态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高度专注会令人做出相对理性的决策, 也即书中所说的"心流"状态。情绪本身是中性的,如何管理情绪才是关键。严格的自律、高度的注意力 和完善的情绪管理,令人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投资亦然。对于上面那个公式而言,如果情绪不可抑制和 管理,那么卷专业能力的边际效用会递减,甚至变为负值。 有了正念,才能解决情绪管理的难题。 这就好比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情况,这位妈妈自己可能很优秀,是一位学霸,但在教育 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对孩子的教育的"投资业绩"效果可能是边际递减 的。现代教育学里也非常强调对孩子情绪管理的培养,当然,首先是家长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 见,"投资业绩=专业认知×情绪管理"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公式,蕴含着不少道理,可解释多个场景的现 象。 ...
英国央行发出最强警告,A股因祸得福?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7:02
一、全球金融风暴中的A股迷思 但有趣的是,就在这样的全球金融动荡中,A股市场却走出了独立行情。这让我想起一个投资真理:股市炒的是预期差而不是现实差。现实再烂,只要预期 反转,市场就会给予正反馈。这就是著名的"困境反转"。 二、预期差的本质与破解之道 所谓预期差,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会你不会,我敢你不敢"。本质上,这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而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核心在于透过现象看到交易的真 相。 英国央行最新报告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沉睡的市场。这份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地缘政治紧 张、贸易碎片化、主权债务压力,这些熟悉的词汇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看着这份报告,我不禁想起2020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市场动荡。当时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市场一片哀嚎。如今,历史似乎又在重演。英国预算责 任办公室警告称,新冠疫情后公共财政仍处于脆弱状态,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开支。 2024年初那波500点的涨幅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时8连阳让人惊喜,但随后很多股票就开始掉队。现在指数虽然连战连捷,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常态。一旦开 始调整,很多个股就会进入漫长的调整期。 以紫天科技为例(图 ...
【有本好书送给你】生于大萧条,一生经历数次金融危机,巴菲特靠“不作为”赢麻了
重阳投资· 2025-07-09 06:53
重阳说 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 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 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熟悉重阳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阅读,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成长路径。 现在,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每一期专栏,我们依旧聊书,可能是书评、书单或者书摘。 每一期会有一个交流主题,希望你通过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们精选优质好书,根据留言质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 徜徉。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 迎 扫码 咨询。 【好书】第292期:《 沃伦·巴菲特:从投资家到企业家 》 [美]托德·A.芬克尔(Todd A. Finkle) 著 王冠亚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人 营销编辑 郭彪 2025年7月 互动话题: 结合本书 , 请就"巴菲特如何穿越危机"谈谈你的看法 。 留言时间:2024年7月9 日 - 2025年 7月16日 (鼓励原创,只要 ...
Z世代的“炒股心经”
经济观察报· 2025-07-08 11:54
"Z世代"不再是金融市场的"局外人"。这些怀揣零花钱试水、 在社交平台获取资讯的年轻投资者,带着"赚第一桶金"的梦闯 入市场,却在宏观微观突变、个股陷阱和行情震动中体味欣 喜、焦虑、幻灭、顿悟、蜕变……用真金白银换来一堂堂投资 认知课。 作者:王浩等 封图:图虫创意 当同龄人在朋友圈晒基金收益时,大学生小曾的股票账户单月亏损达到8万元,账户收益率从58% 跌至-59%。在所持个股的连续跌停中,小曾第一次读出K线图背后的残酷法则。 近两年来,在政策助力与行情推动下,新股民蜂拥开户,"跑步"入市。很多95后、00后的Z世代年 轻人,成为入新股民。 他们当中,除了小曾,还有在证券公司实习时初涉股市的冉冉,有从自诩"华尔街之狼"到回归学术 的小李,有从莽撞交易到寻求在不确定中锚定自己的李岩…… 就"Z世代股票投资与市场认知"的话题,我们在95后、00后的投资者之间开展问卷调查。回收的 286份有效问卷显示,有72%的年轻人接触股票投资仅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平安证券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金融市场投资者洞见白皮书显示, Z世代投资者大量 涌入,使得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30岁以下的投资者的占比达到30%, ...
研究 | 隋鹏飞:筹码效应与投资者行为:投资者行为偏差揭秘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5:01
筹码效应与投资者行为:投资者行为偏差揭秘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隋鹏飞教授的合作研究被国际金融学顶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接收 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面临更为复杂的决策环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隋鹏飞教授与佛罗里达大学王宝链教授的合作研 究Stakes and Investor Behaviors通过创新性的实证设计,对投资决策有效性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洞见。 该研究采用独特的对照分析方法,系统比较了同一投资者在真实资金账户与模拟账户中的行为差异,深入探讨了筹码规模对投资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 结果挑战了传统认知:与低筹码的模拟环境相比,投资者在高筹码的真实交易中反而表现出更显著的行为偏差,包括处置效应、彩票型股票偏好以及过 度推断等非理性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真实账户的投资绩效普遍低于模拟账户,这一发现对行为金融学理论提出了重要修正。 此项研究具有双重理论价值:一方面为筹码效应(stake effect)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另一方面也对实验室低筹码环境下得出的 研究结论能否外推至现实高筹码金融场景提出了方法论层面的重要质疑。研究 ...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全干货):洞察全球变局,把握投资与产业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08 02:16
本次公开课将探讨: ↓↓↓ 活动议程 13:30-14:00 签到 14:00-15:00 主题分享: 关税博弈:多维影响与战略前瞻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 15:00-15:30 Q&A 预 约 席 位 市值管理+供应链金融:对冲关税风险的双重利器 科技股估值重构:地缘风险定价与国产替代机遇 汇率对冲+数字人民币:破解关税杀伤力的双重引擎 行业轮动策略:内需驱动与政策红利下的防御性配置 债券市场对冲:利率互换与气候债券的合规套利 时间:7月12日(周六)下午 13: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 朱宁 教授 朱宁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朱宁教授曾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加 州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早稻田大学访问教授。2008-2010年度,朱宁教授还曾担任雷曼兄弟和野村 证券高管,其所带领的团队在多项机构投资者评选中名列前茅。 朱宁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行为金融学、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卖空、破产与重组、公司财务与收 购兼并。迄今已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e,Management Sc ...
【UNFX课堂】行为金融学角度的反转交易:群体超调β与均值回归γ的博弈模型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11:18
行为金融学基础: 当市场情绪到达极端值(过度乐观 / 悲观),价格与内在价值出现断裂性偏离,形成 "认知套利空间"。 ▶ 反转本质:利用投资者心理崩溃 / 狂热导致的短期错误定价,押注均值回归。 ▶ 差异点:区别于趋势跟踪,反转交易捕捉的是反共识回归力(如 2020 年原油期货跌至负值后的暴力 反弹)。 二、极端情绪识别体系(反转交易触发条件) 针对 "利用极端情绪进行反转交易" 的策略框架,结合行为金融学与量化工具,构建从信号识别到实战 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 1. 量化指标三维验证 一、反转交易的核心逻辑:情绪极点即价值拐点 · 流动性:港元汇率脱离弱兑换保证 → 无危机 · 政策:中国防疫优化 + 美股加息放缓预期 → 确认反转买点→ 3 个月内恒指反弹 40% 从估值层面来看,过度悲观的买入信号包括 PB <历史 10% 分位、股息率> 无风险利率 150%;过度乐 观的卖出信号包括 PE > 历史 90% 分位、PEG > 2.5。 资金层面上,过度悲观时,融资余额较峰值缩水 60%+、VIX > 40 是买入信号;过度乐观时,单日换手 率 > 10%、新股首日涨幅 > 300% 是卖出信号。 群体层 ...
为什么投资者喜欢股息是正确的
雪球· 2025-07-02 08:2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focusing on dividends for generating returns,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financial theories that downplay their importance [1][2]. Group 1: Dividend Preference - Investors prefer dividend-paying stocks because they perceive them as providing higher returns with lower volatility compared to non-dividend stocks, as evidenced by a 9.2% annualized return for dividend-paying stocks versus 4.3% for non-dividend stock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2]. -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dividends is significant; investors treat dividends similarly to wages, viewing them as income they can spend without touching their principal [1][2]. Group 2: Long-term Wealth Growth - From 1973 to 2024, dividend-paying companies are projected to increase wealth tenfold before taxes,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non-dividend companies [5]. - The best-performing stocks historically have not always paid dividends, indicating that high returns can also come from companies that reinvest profits rather than distribute them [6]. Group 3: Characteristics of Dividend-Paying Companies - Dividend-paying companies often exhibit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and quality," which are crucial for long-term investment success [6][7]. - Companies that pay dividends tend to be more cautious with cash not distributed to shareholders, which can lead to better financial management [7].
金工定期报告20250701:“重拾自信2.0”RCP因子绩效月报20250630-20250701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7-01 12:35
证券分析师 高子剑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报告要点 证券研究报告·金融工程·金工定期报告 金工定期报告 20250701 "重拾自信2.0"RCP因子绩效月报20250630 2025 年 07 月 01 日 执业证书:S0600518010001 021-60199793 gaozj@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庞格致 执业证书:S0600524090003 panggz@dwzq.com.cn 相关研究 《"重拾自信 2.0"RCP 因子绩效月报 20250530》 2025-06-04 《重拾自信选股因子 2.0——从过度 自信到重拾自信》 2022-09-15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重拾自信 2.0"RCP 因子多空对冲绩效(全市场):2014 年 2 月至 2025 年 5 月,"重拾自信 2.0"RCP 因子在全体 A 股(剔除北交所股票) 中,10 分组多空对冲的年化收益为 18.45%,年化波动为 7.69%,信息 比率为 2.40,月度胜率为 78.10%,月度最大回撤为 5.89%。 ◼ 6 月份"重拾 ...
牛市来了?三大隐忧暗藏杀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3:08
引子:牛市幻象下的冷思考 每当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市场总会陷入一片狂欢。但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转换的老炮,我更习惯在喧嚣中保持冷静。最近的市场表现确实令人振奋,但 那些隐藏在K线背后的资金博弈,才是真正决定我们投资成败的关键。 一、牛市的三重考验 1. 地区摩擦的暗流涌动 波斯湾的局势看似缓和,实则暗藏玄机。老美的表态向来充满变数,今日的橄榄枝可能明早就变成达摩克利斯之剑。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悬在市场头顶的阴 云,随时可能引发资金避险情绪。 2. 货币政策的博弈棋局 鲍师傅的降息暗示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记得2018年时,市场也曾对美联储转向充满期待,结果等来的却是更猛烈的紧缩。现在的市场情绪与当时 何其相似,这种集体预期往往孕育着最大的风险。 看着那张恒科指数操作图,仿佛看到了大多数散户的投资轨迹。从谨慎止盈到疯狂追高,这个行为模式在每轮行情中都在重复上演。心理学上叫"损失厌 恶",但用在股市就成了"盈利恐惧"——越涨越怕,越怕越错。 3. 汇率市场的无声较量 今天早盘看到离岸人民币的波动曲线,突然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风向标。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指数能涨到多少点时,聪明钱早已在汇率市场布局。历史告诉我 们,任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