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回归居住属性

Search documents
有人预测五年后房价:一线2万,二线6000元,三四线3000元,有可能吗?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16:34
从2022年开始,各地房价就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先是像郑州、武汉、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之后就是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加入到调整的 队伍中来。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房价仍在延续之前的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9月为1338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38%。全国百城二 手房价格已连续41个月环比下跌。 导致当前国内房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中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未来年轻刚需购房数量将会呈现长期下 跌的趋势。②国内房子长期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房价呈现下跌趋势成必然;③房子在经历了3年多下跌之后,失去了赚钱效应,投资炒房需求开始逐 步退出。 而面对当前房价下跌的趋势。有业内人士预测五年后房价:一线城市房价2万元/平米,二线城市6000元/平米,三四线城市3000元/平米。对此,有很多人认 为,这样的房价的下跌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庭资产会损失惨重,是无法接受的。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如果房价能跌到上面 所说的价格,才算真正回归居住属性。 实际上,上述房价在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出现,也并非不可能。比如,上海的青浦区、金山区、奉 ...
到了2030年,20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曹德旺与马光远看法一致
Sou Hu Cai Jing· 2025-10-09 02:52
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一段狂飙突进的时期后,正逐渐褪去往日的喧嚣,步入一个冷静调整的阶段。遥想当年,自1998年房改启幕,中国楼市便如同脱缰 的野马,一路高歌猛进。全国平均房价从最初的每平方米两千元,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峰值,突破万元大关,涨幅高达惊人的五点五倍。更为夸张的是,一 线城市的房价更是扶摇直上,从三千元起步,一度飙升至每平方米六七万元,涨幅超过二十倍。那些在本世纪初慧眼识珠,购入几套房产的人,如今早已实 现了令人艳羡的财务自由。 然而,盛极必衰,自2021年下半年起,国内房价开始显露出疲态,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最初,这股寒意首先在郑州、石家庄、天津以及环京等二三线城 市蔓延。进入2023年,就连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房价也开始出现补跌现象。以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例,部分区域的房价已从高位回落超过百分 之三十。面对此情此景,各地政府纷纷祭出救市组合拳,放宽限购、限售政策,银行也纷纷下调房贷利率至历史低位,首付比例也从三成降至两成。 无独有偶,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曾明确表示,房地产作为中国最佳投资品的时代已经宣告终结。未来,房子将会逐步回归其居住属 性。马光远的观点可以理解 ...
2025年楼市或将迎来新的格局,也许很多人都猜错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04:06
2025年楼市展望:稳中有降,回归居住属性 2024年,国内楼市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包括放松限购、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甚至减免契税和 增值税以降低购房成本,但房价依旧持续下跌。全国平均房价回落23%,部分区域跌幅高达30%,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平均跌幅达到30%。以上海市中心 区域为例,房价从峰值近10万元/平方米跌至6.5万元/平方米,许多高价位购房者被深套其中。 总而言之,2025年楼市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购房者需要理性分析市场形势,谨慎决策,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近期,证监会允许私募资金投资存量商品房住宅,这被视为政府向房地产市场输血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房企去库存、缓解资金压力,而非推高房价。此举 意在稳定市场,最终引导房价回归居住属性。 对于计划在2025年购房的家庭,我们建议: 第一,量力而为。购房需谨慎评估自身经济实力,避免因过度负债影响生活质量。每月还款金额最好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先购买小面积住 房,待经济条件改善后再考虑置换。 第二,避免购买"老破小"。尽管"老破小"价格低廉,配套设施完善,但其房屋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