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农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省农信联社:“慧农通”助力数字化方案 赋能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Qi Lu Wan Bao· 2025-06-25 15:13
"慧农通"以手机银行为入口,构建"支付+管理+融资"一体化服务。从产品设计伊始,省联社就注重提升 客户操作体验,"慧农通"支持农户一键生成专属收款码,收购商可扫码下单、批量结算,操作十分便 捷;为提升客户"一站式"服务体验,省联社还凭借银行自身的服务资源,提供了政务信息、进销存管 理、贷款授信等功能,满足农产品收购场景下多元化服务需求,延长产业服务链条,无设备投入、零交 易手续费。这一模式不仅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更推动农商银行服务从"人力帮工"转向"数字赋能",实 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政银协作典范:写好山东金融"五篇大文章" "慧农通"作为省联社高效落实《山东省数字化农业突破行动方案》的数字化举措,是农商银行在推进绿 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实践方案。具体展现为以科技减碳,通过推广电子支付 和数字化交易,大幅减少传统现金和凭证印制、运输等环节的能源消耗,显著降低碳排放,助力实现绿 色金融目标;以数据增信,系统积累的海量交易流水数据,为涉农贷款提供精准征信支撑,利用大数据 分析技术,提升贷款审批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以生态共赢,平台推动农产品销售全链条标准化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和市场 ...
科技助力让“三夏”插上“智慧的翅膀”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Yang Shi Wang· 2025-06-19 02:43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指导处处长胡顺平称:"今年,我们提前和交通运输、公安、气象,还有石油石化等部门研究会商,针 对跨区通行、农机加油等方面,切实加强服务保障。" 今年,国产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成为跨区主力机型;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机收进度显示,截至6月18日,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这标志着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 束。 从5月15日,西南麦区开镰收获,到5月26日,"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联合收割机一路北上,工作重心从四川、湖北、河南逐步 转移到河北大部、山东北部。目前,除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还将持续到入秋之后,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总体进 度高效推进,速度比常年快2到3天。 随着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夏种夏管也稳步推进,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在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南益阳,135.3万亩中稻播栽进入尾声。当地通过推广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等举措,让每亩田平均苗数增加 10%。 产粮大省安徽累计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高峰期日收获小麦超700万亩,小麦大 ...
“智慧田”增产有良方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12 01:15
无人机、大数据、AI智能模型等科技装备和数字技术轮番"亮相" "智慧田"增产有良方 6月9日,在位于潍坊高密的潍柴雷沃无人农场内,一台喂入量12公斤的雷沃谷神收割机,正沿着田垄自 主高效作业,精准完成小麦切割、脱粒、清选等工序,而驾驶室内空无一人。 新技术赋能小麦收种环节,实现精细化作业,在山东,潍柴雷沃无人农场并不是个例。 近日,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的一处500亩农田里,多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正在低空巡航,通过多光谱 相机与激光雷达协同作业,构建出农田三维高程模型,每一株麦苗的株高、亩穗数、穗粒数等生长指标 被实时传输至基地中控室的大数据平台。 "农场构建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给农田安装了'神经系统',实现了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化、智能 化。"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助理封伟祎演示着数字化大屏,200余个田间传感器及气象站 组成的物联网阵列,正实时回传空气温湿度、光照辐射量等32项环境数据。在AI算法加持下,系统可 提前72小时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并自动生成包含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内容的全周期栽培方案。 "麦子蜡黄就得收,早收晚收都影响产量。"禾丰种业董事长朱俊科翻开手机App,无人机刚完成的航 ...
“田管家”上手 增产又增收
Liao Ning Ri Bao· 2025-05-09 01:04
近日,鞍山海城市耿庄镇土台村的一块中试田上,33台播种机一字排开,一年一度的"拉练会"拉开 序幕。随着号令发出,播种机轰鸣前行播下玉米种子。 播种机驶出一段距离停下后,农机手赵志凯跳下驾驶室走到垄间,开始用一把小铲边刨土边 说:"我们试播50米,取第35米处重点检查垄距、株距、下种深度、种肥间距和化肥深度,都得按公司 的技术规范来,发现问题立即调整或检修,以便正式作业时不出差错。" 作为海城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机手,赵志凯等人要经过十次培训、十次考试、一次检修和 一次拉练才能正式上岗作业。海城万盈在12年前就开展代耕代种服务,服务面积从最初的800余亩增长 至现在的2.3万亩。 "我们大都是学农业出身,相较普通农民,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就想着通过自己的专业 技术帮助农民多产粮。"海城万盈负责人王焕廷解释"田管家"的创业由来。 "田管家"种地,效果就是不一样:2013年即启动宽窄行密植技术,将保苗平均亩株数从3500株提高 到4500株;在老百姓尚没听过叶面肥概念时,率先实施叶面肥作业。而最终体现在收益上,是亩产提高 100至200公斤。 王焕廷回忆,2014年和2015年,他们代管的农田大面积实 ...
盘锦市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
Liao Ning Ri Bao· 2025-04-27 01:29
持续推进百万亩海洋牧场基地建设。盘锦市今年将完成第六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验收和开展第 九批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中国对虾等品种增殖放流。推进盘锦渔港水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一期水 产品交易中心年底前竣工运行。谋划辽东湾海域全年周期性牡蛎养殖方式新尝试,分周期、按阶段、递 进式开展牡蛎礁挂笼增殖项目,促进海洋牧场贝类增殖新发展。 持续推进百万亩稻蟹共生基地建设。稻蟹共生养殖面积预计达到97万亩,河蟹良种"光合1号"推广 面积达到60万亩。积极争取河蟹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建设项目落地。 持续推进百万亩苇田渔业基地建设。探索苇田养殖模式,促进苇田渔业生态养殖健康发展,力争今 年苇田立体生态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 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盘锦市积极构建"322"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建设稻蟹 共生、苇田渔业、海洋牧场3个百万亩生产基地,粳稻、大豆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发地区域农产品、 中国北方河蟹2个百亿级集散地,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的现 代化大农业先行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前提。盘锦市通过在稻田地修建地下灌溉水管线、剔除地 垄沟改成大格田、改食盐晾晒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