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探测

Search documents
张朝阳对话诺贝尔奖得主David Gross:解密“时空涌现”“质量起源”
Guang Zhou Ri Bao· 2025-07-12 13:03
7月11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和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 者、2025年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展开了一场知识对谈,共同探讨物质世界最基础的构成和物理理论的前沿进展。 据悉,张朝阳与格罗斯教授从自然界四种基本力的差异切入,其间讨论了强相互作用的"渐近自由"特性 ——这一突破性发现正是格罗斯教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关键。随着对话向理论前沿延伸,二人又从 量子引力谈到弦理论,探究时空的本质,同时也直面了暗物质探测领域的当代难题。 从量子场论的"反叛者"到渐近自由的"奠基人" 作为诺奖级成果,渐近自由的发现历程是张朝阳本次对话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格罗斯教授回忆20世纪60 年代末的"泥沼":加速器每周都能发现新粒子,但没人理解它们的本质。直至1968年,斯坦福直线加速 器中心(SLAC)意外证实质子内部存在自由运动的点状粒子——"夸克",一举逆转局面。但这又引出 了更多的矛盾,如果夸克能够自由运动,它们为何从未单独现身? 在张朝阳的追问下,格罗斯教授承认,他在29岁为此开启了一场豪赌。在长达五年的工作中, ...
科学大讲堂传递科技创新“火种”
Xin Hua She· 2025-05-24 13:25
从十年"飞天"备战期间的种种极限挑战,到飞船发射时承载的巨大生理负荷,到太空俯视地球的奇妙体 验,再到天宫课堂里的趣味实验……航天员叶光富娓娓道来的讲述里,不但再现了载人航天的诸多幕后 故事,也再现了坐在石板上看飞机的少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奋斗人生。"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 心人,只要坚持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仰望星空的梦想,一定能成为摘星星的现实。"叶光富说。 新华社成都5月24日电(记者李力可、胥冰洁)在地下2400米的深度如何观测宇宙?中国高铁为何能跑 出世界第一的运营速度?脑机接口未来是否能人人接入?……5月24日,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到 来之际,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一场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航 天员叶光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岳骞等科学"大咖"登台演讲,讲解科技前沿话题。 成都科幻馆举行的科学大讲堂现场。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心中,从绿皮车厢的拥挤记忆到高铁时代的技术攻坚,科学技术的发展彻底 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对宇宙的探索,不止发生在"天宫"。在四川雅砻江锦屏大河湾地下2400米处,藏着世界埋深最深、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