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杨梅产业链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食上新+深加工锁‘鲜’+文旅”延伸产业链 小杨梅“撬动”大产业
Yang Shi Wang· 2025-06-13 09:24
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家庭农场的智能大棚中,2000多棵杨梅树也迎来了成熟。通过运用数字化设备,农场实现了对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水肥 和病虫等的精细管控,2025年黑炭杨梅的产量同比提升了30%左右。 要想确保每颗杨梅品质,分级挑选环节也很关键。在浙江仙居一个农场的分选车间内,26米长的分拣线运行着,工人们将杨梅放入一个个黑色 果杯中。随着精密检测设备快速扫描,杨梅的糖度、大小等数据可以被精准读取。 美食上新+深加工锁"鲜" 杨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长三角多地也推出了"杨梅+文旅"的模式,吸引游客共赴这场以"梅"为名的夏日邀约。另一方面,开拓深加工产品,逐渐把杨梅的产业链拉 长,来延长杨梅保质期和附加值,走出了一条小杨梅"撬动"大产业的发展之路。 央视网消息:眼下,浙江杨梅进入成熟上市期,2025年总产量预计达到74万吨。 2025年,慈溪种植杨梅面积超过9万亩,因生长期整体受到温度偏低的影响,这里杨梅成熟期推迟了三到五天左右,但整体的品质是优于往 年。 何志校是当地的一家杨梅种植户,他介绍,露天杨梅处于刚上市阶段,这两天他们从早上五点多就上山采摘。有些客户为了能第一时间吃到新 鲜的杨梅,会直接来基地拿货,最多一天 ...
亩产、甜度双双提升!福建漳州龙海杨梅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0:15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眼下,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6万多亩杨梅迎来集中采摘期。 果农 曾小勇:一般是销往浙江,因为浙江的价格是最高的,然后要求的质量也是最高的。 为了提升杨梅品质,从2023年开始,这里还建立了专门的杨梅科技小院,6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常年 扎根田间地头,在大棚中试种、培育新品,监测生长的各个环节,优选出的品种再推广给果农,并全程 帮助果农管护,保障果子的大小、糖度、风味等。 福建漳州龙海杨梅科技小院技术人员 曾剑锐:我们通过智能设备和科学管理,杨梅产量亩产可以提高 40%左右,杨梅的口感甜度也大概能提高30%,病虫害大概能减少70%。我们会把我们的种植技术和经 验推给附近的种植大户和果农,一起来提高浮宫杨梅的品质。 在龙海区浮宫镇的杨梅基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杨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这里的杨梅单颗重量可达18 克左右,像乒乓球大小。 农产品公司负责人 曾行贵:货架期3天至5天的时间,做到最长达到20天的保鲜周期,每天工厂的生产 量在20吨左右。 杨梅保鲜期较短,为了确保杨梅新鲜上市,当地还通过先进设备迅速降低果芯温度,全程冷链物流运 输。 据了解,龙海杨梅采摘期将持续到6月中下旬,预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