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硼聚变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跟跑者”到“造风者”,聚变人的破局之战
Huan Qiu Wang· 2025-06-19 07:06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可控核聚变作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成为当下各国科研角逐的热点。当前国际聚变 领域聚焦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约束、稳态运行控制及多路线的聚变能源探索,中国科研界持续发力并频频传来捷报。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离子和电子 温度的"双亿度"突破,东方超环(EAST)也凭借"亿度千秒"运行刷新了托卡马克装置的世界纪录,新奥"玄龙-50U"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氢硼百万安培放电的 球形环装置,并创造秒级1.2T以上球形环中心磁场的世界纪录。 没有 " 老师 " 的战场:从消化吸收到原始创新 现任新奥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的杨圆明是个"核电老兵",曾参与完成华龙一号、国核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国产自主化核电站的设备研发和交付,也 曾获得核能行业协会的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中国聚变科研奋起攀登的进程中,新奥"玄龙-50U"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是杨圆明所在的团队为工程实现提供了支撑——他们是聚变研究中默默坚守 的"奋斗者"。 然而,在主导新奥聚变初代装置"玄龙-50"的工程设计时,杨圆明面临截然不同的挑战。与他早年参与的三代核电不同,新奥聚变研发开始时,基本是从"小 学生 ...
核聚变概念遇冷!王子新材跌停背后藏着哪些门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04:42
老铁们好,今天早盘,王子新材直接躺在了跌停板上,久盛电气、融发核电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核聚变概念股也集体跳水。这波操作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明明前阵子还炒得火热,怎么突然就"高台跳水"了呢? 2. 市场资金玩起"跑得快"。 近期电源设备板块资金流入明显,但资金更多流向储能、光伏等确定性更高的赛道。反观核聚变概念股,前期炒作已透支预 期,主力资金趁势高低切换,导致板块集体"闪崩"。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当年光伏行业跨界热潮退潮时,近10家上市公司终止项目,锂矿概念也曾因价格暴 跌被市场抛弃。 三、国泰海通政策:看似利好,实则"风马牛不相及" 值得玩味的是,国泰海通近期关注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政策,被部分投资者误读为核聚变利好。实际上,AEB强标法规主要影响线控制动领域,与 核聚变产业链几乎没有交集。这种"概念嫁接"的荒诞程度,堪比把汽车刹车片和航天发动机混为一谈——政策红利确实存在,但选错了赛道,结果只能是竹 篮打水一场空。 一、王子新材跌停:概念炒作的"照妖镜" 先说王子新材,这家公司因为子公司参与核聚变项目,一度被市场捧为"明星股"。但跌停背后,其实藏着两个关键点: 第一,业务占比微不足道,蹭概念嫌疑大 ...
我国氢硼聚变实验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本次实验采用高浓度氢硼燃料,实验中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达到4000万 摄氏度、密度达到1×10m-3。该实验同时解决了球形环等离子体电流高效产生的技术难题, 验证了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的可实现性,为后续的磁约束氢硼聚变实验奠定了良好开端,也 为ITER聚变装置的实时硼化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4月16日,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高温高密度百 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 据悉,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高性能参数的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 国在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也标志着新奥"玄龙—50U"装置综合性能 参数跻身国际球形环聚变第一梯队,至此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兆安级球形环聚变装置的 国家。 新奥"玄龙—50U"装置是2019年自主设计建成的国内首座中等规模球形环物理实验装 置,是在"玄龙—50"装置基础上的升级版,于2023年底建成,并于2024年8月实现了等离子 体电流超过装置预期指标,2025年开始聚焦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放电研究。 据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介绍,下一步,新奥聚变研发团队将基于"玄龙—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