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浪漫主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走访海德堡
Ren Min Ri Bao· 2025-09-11 22:02
海德堡是内卡河畔一颗恬静的明珠。晴朗的日子里,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南岸王座山上始建于13世纪 的古堡,杉树林翠绿的底色,让城堡红砖更显这座文化之城的深邃与厚重。黄昏时分,几只洁白的天鹅 在北岸的河堤草坪上漫步,落日余晖下,老城里钟声响起,山麓的轮廓仿佛一道彩虹,跨越在内卡河谷 的两岸。 作为新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的奠基人,冯至曾于20世纪30年代留学海德堡,在王座山下鸣潭街的寓所内孜 孜不倦地阅读、写作,以一篇关于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冯至在论文中深入分析 了作家笔下自然与精神之类比,正是这种交织与融合,构成了海德堡精神的底色。 (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17 版) 在德语中,海德堡的"堡"是"山"的音译,因此近代一度有过将这座小城译为"海岱山"的提议。当然,海 拔仅数百米的王座山或许并不及"岱"般雄伟,但山不在高,海德堡在德国学术与思想史上曾写下璀璨章 节。这首先要归功创办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踏入海德堡大学主楼,顺着台阶登上二层,走廊尽头便 是大学的旧礼堂。礼堂的门并没有上锁,仿佛是应和大学的拉丁语校训"永远开放",欢迎着每一位求知 ...
李白写诗,咋就那么顺溜?(访古知新)
清代,苏州,一对小夫妻沈复、陈芸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对话。 陈芸问:"夫君,我想学诗,有什么推荐?" 沈复说:"学诗的话,不是李白就是杜甫了,你想学谁?" 陈芸说:"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沈复有些惊讶:"杜甫是诗家之大成,人们一般都学杜甫,你为什么偏学李白?" 陈芸说:"格律谨严,词旨老到,确实是杜甫所擅长的,但李白的诗有一种落花流水的趣味,令人喜 爱。不是杜不如李,只不过我偏爱李白罢了。" 沈复打趣道:"没想到你是李白的知己啊。" 陈芸说:"不只他,还有白居易呢,他可以算我的启蒙老师吧。" 沈复开玩笑说:"有意思,李太白是你的知己,白乐天是你的老师,我正好字'三白',你跟'白'这个字真 有缘分啊。" 陈芸说:"那坏了,与'白'字有缘,将来恐怕白字连篇啊。" 这则记载在《浮生六记》里的故事,反映出人们对李白、杜甫的一般认知,那就是杜甫的诗有章可循, 是能学的,李白的诗直出胸臆,没法学。为什么李白的诗,读起来那么流畅?那么平白如话?可想模仿 的话,却发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李白是怎么做到"用最简单的字词写出最豪情的诗篇"的?本报记 者就此来到盛唐时期的长安,专访李白。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