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转变

Search documents
白酒、邮票、红木家具,多个行业遇冷,专家:年轻人不和你玩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5:08
年轻人的消费观,正悄然改变着中国市场的格局。周末假日,熙攘的商场里,年轻男女手持奶茶,低头刷着手机,网红店前人潮涌动,他们构成了消费市场 的主力军,以蓬勃的活力推动着消费升级。然而,这股青春风暴却给一些传统产业带来了寒流。曾经备受推崇的白酒、邮票、红木家具等,如今却在年轻一 代面前遭遇了"滑铁卢",市场遇冷,销量下滑。这究竟是为何? 因此,白酒、红木家具等非必需品若继续坚持高价策略,在这个新一代消费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中,注定难以长久生存。 信息来源: (此处补充具体信息来源,例如新闻链接、学术报告等) 让我们先从白酒说起。在中国,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曾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逢年过节、商务宴请,总少不了它的一席之地。几千年来,独特的酒桌文 化,将劝酒、敬酒甚至拼酒,塑造成了某种社交"潜规则"。然而,这种潜规则如今却在年轻人中日渐式微。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20多岁饮用白酒 的比例逐年下降,到2020年已不足10%,且仍在持续下滑。白酒产量也应声减少,同比下降近30%。茅台等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于跌价的浪潮。白酒市场, 已不再是昔日盛景。 白酒的困境并非个例。曾经在拍卖行拍出天价的字画古董,如今也 ...
我的白富美闺蜜们,出境游不买包了
Hu Xiu· 2025-06-22 01:45
我有一个闺蜜,名字叫Sissi。 她是我英国上学时的同学,也是我朋友圈里十年如一日最执着的"养马人"——当然,不是养动物的那个"马",是养爱马仕。 读书时,Sissi父母在浙江做出口生意,历来挥金如土,曾经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LV门店里一口气借走我们四个闺蜜护照,刷下七八个不同款式的经典"老 花",只为送给她七大姑八大姨。 我和Sissi还有个共同的朋友叫Ivy,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偶遇,她刚在伦敦南肯辛顿一家咖啡馆一边翻着Hello杂志,一边在手机上和SA(销售助理)预约第 二天邦德街的爱马仕门店。 她家是做医药行业的,打小就在北京与伦敦两地来回,买奢侈品对她来说,不是计划,是惯性。 总之,在我的记忆中,她们买奢侈品的共同点不是简单追潮流,是有配货逻辑的: 常驻欧洲时,Sissi始终是米兰那家老店的VIP,Ivy则疫情前在东京表参道那家爱马仕旗舰店连买了八年。 她们买包,不仅是为了出国消费,是因为顺手、顺路、顺熟人。 相识多年,我一直以为她们这种"包治百病"的精神状态会持续到老。 直到今年暑期前,Sissi和Ivy相继从国外旅游归来,闺蜜下午茶聚会时,她忽然来了句:"麦琪,你信吗?这次我可什么都没买。" 那一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