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润燥

Search documents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秋季正确饮水方式了解一下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9 01:54
少量:每次饮水量不超过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身体负担。 另一方面,中医防秋燥遵循"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的原则,可通过饮食、中医调理等方式进行。在饮食方面,推荐选择滋阴、润肺、生津的食 材;在调理方面,推荐按摩两个穴位,每天按揉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个是中府穴,按揉可疏通肺经,缓解咽干、咳嗽等不适;另一个 是照海穴,作为肾经要穴,按揉它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口干症状。 如何正确饮水? 正确的补水方式是"少量、多次喝温水",具体要求如下: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这种说法不完全对。燥邪伤人的核心原因是"津液亏虚"。中医的"津液"是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 的总称,广泛分布于全身,包括水、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一方面,喝水是防秋燥、补津液的重要基础,及时适量补水能为津液生成提供关键的物质原料,可以暂时缓解"津液不足"引发的燥象,如口干口 渴等,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中医认为,水液需经过脾胃运化转输(胃腐熟水液、脾吸收转化),再依赖肺的宣降布散(将津液输布至体 表、孔窍)、肾的蒸腾气化(调节津液代谢),才能转化为真正濡养全身的"津液"。 若脾胃虚弱(如秋凉伤脾致运化无 ...
立秋后宜养肺,中医支招滋阴润燥
Xin Hua Wang· 2025-08-16 19:25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至堂健康调养中心主任章琼建议,立秋之后,少吃辣椒、生姜、花椒等辛味食物,避免加重秋燥;可以适当多吃 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柚子、石榴等,可以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准备的立秋后的润肺茶饮,包括百合、莲子、银耳等食材。新华社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徐寅介绍,立秋之后的养生在于顺应"收敛"与"滋润"的自然规律。立秋后,"燥邪"易伤肺,表现为口 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饮食上需以"润燥养阴"为核心,多吃温润多汁的食物。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滋养脾胃。立秋之后,脾胃功 能不好的人可以适当用山楂煮水喝,既能开胃助消化,又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 "立秋之后,老年人可以适当吃一些百合。"徐寅说,百合味甘性微寒,既能清心安神,又能润肺止咳,与莲子、银耳同煮成羹,是秋季润燥的佳 品,老人、儿童都可以服用。此外,蜂蜜、银耳、藕等也都是滋阴润燥的好选择。 新华社长沙8月16日电(记者 帅才)中医认为,立秋后,养生原理需顺应"秋收"规律,关键在于养肺,需要"收敛阳气、滋阴润燥"。人们应注重 饮食调护,少吃辛味食物,可以适当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呵护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