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射病
icon
Search documents
致死率高 警惕夏日的隐形杀手——热射病
近日,各地出现多起因热射病致死案例。人们常将"中暑"与头晕乏力画等号,认为多喝水休息一下 即可缓解。殊不知热射病是致死率极高的医学急症,能在数小时内引发多器官衰竭! 切勿轻视任何中暑症状!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专家张玉想警示,公众存在严重认知误区——"不 就是中暑?还能死人?"这种轻视极易延误识别,错过"黄金救治期",导致死亡或永久残疾。 如何区分中暑和热射病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首席专家宋青提到,自我判断是否热射病要关 注4个预警信号:烫、晕、晃、乱。烫,指的是自己感觉由内而外地发烫;晕,是感到头晕目眩;晃, 指患者行走不稳,觉得十分疲劳,连迈腿都费劲(在旁人看来患者走路如同醉酒);乱,患者面部潮红 或发白,发生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腹痛腹泻等症状,说明此时体内各个器官开始出现热射病表现。旁 人如果识别出此人患上热射病,应立刻进行现场急救,并送患者入院救治。 宋青说:"热射病损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高温的峰值和持续时间。就比如我们煮一个鸡蛋,刚 放进沸水里我们就立刻关火捞出来,打开鸡蛋,里面依旧是生的;但如果已经煮了三五分钟再捞出来, 鸡蛋里面就已经熟了,凝固了,人体也是一样。人体温度 ...
热射病≠普通中暑!医生:出现这些症状立刻就医
Yang Shi Wang· 2025-07-11 03:46
上午9点,合肥120急救中心指挥大厅迎来呼入高峰。大屏幕上,接听量、出车数急速跳动。调度员冷静询问症状、地址后,一辆辆救护车 迅速驶向现场。 央视网消息:高温天气持续,最近,医院里热射病的病例增多。专家提醒,热射病就是严重的中暑,死亡率高,出现中暑症状后一定不能 忽视。 几天前,山东淄博市70岁的王女士因为意识障碍被120救护车送至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发现王女士体温高达40.3摄氏度,医 务人员迅速为王女士使用冰毯及冰帽物理降温,并积极给予补液等治疗,王女士体温下降后神志逐渐转清,后转入病房继续治疗,目前已康复 出院。 安徽合肥:中暑病例增加 120专线呼入量增加近两成 记者从安徽合肥急救中心获悉,近段时间随着热射病等中暑病例增加,120急救专线日均来电近1500个,较本轮高温前增加近两成。 数据显示,过去10天伴随气温飙升,中暑相关急救呼救明显增多,高发时段集中在中午至傍晚,症状多为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不 清。值得注意的是,居家老人中暑的病例也不少。有医生介绍,因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体温调节功能差,需要特别注意。即使在家中的时 候,也要适当开空调。此外,儿童因新陈代谢快,但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 ...
注意!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第一财经· 2025-07-07 08:36
作者 | 第一财 经 钱童心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引发多例患者住院。据温州晚报消息,日前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 体温飙升超过41℃,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医抢救,被诊断为"热射病"。武汉发布公众号也称,7月5 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因连续高温天气仍坚持不开空调,仅靠电风扇降温,中暑昏 迷,送医后确诊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属于重度中暑。"温医大附二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孙来 芳解释称。"热射病"的特征是核心体温超过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 搐或昏迷,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20%-50%,堪称夏季健康的"头号杀手"。 武汉协和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孙鹏表示,中暑并非"小病",其发展过程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 热衰竭,最终可进展为"热射病"。急诊团队通过快速降温、核心体温监测、静脉输液等措施展开抢 救。 另据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科普文章,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经典 型热射病"(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HS):前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 热失衡而发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 ...
科普|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Di Yi Cai Jing· 2025-07-07 08:26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引发多例患者住院。据温州晚报消息,日前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体温飙升超过41℃,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医抢救,被诊 断为"热射病"。武汉发布公众号也称,7月5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因连续高温天气仍坚持不开空调,仅靠电风扇降温,中暑昏迷,送医后确诊 为"热射病"。 "热射病"的特征是核心体温超过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20%-50%,堪称夏季 健康的"头号杀手"。 个体因素也可能导致"热射病"加剧:例如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基础病,体能与训练强度不匹配,超重 或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25或<18.5),补水不充分,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都可能成为"热射病"的风险因素。 此外,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专家表示,一旦出现头晕、乏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要高度警惕,快速降温是"救命"的关键。现场急救方法可以总结为"二脱一擦一扇风":脱离高温 环境、脱去外衣、用冷水擦拭身体并扇风促进散热。如症 ...
如何快速判断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怎么急救?医生解答来了!
Yang Shi Wang· 2025-07-05 03:16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连续发布 央视网消息:眼下,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多地。中央气象台7月5日早6点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5日白天,华北南部、 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 地、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东部和北部、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重庆、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 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新疆吐鲁番盆地、山东北部、河南中北部、浙江西北部、苏皖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 那么,在高温环境下,我们应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或他人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了呢?又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来看医生的解答。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崇巍称:"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暴露30分钟以上,出现头晕、口渴、乏力这些先兆症状,伴随体温 升高38℃以上,有皮肤灼热、意识模糊等表现,这就确定已中暑。一旦发现有人中暑,首先要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 凉处。" 中暑症状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引发热射病。热射病的典型表现为体温高于40℃、意识模糊、无汗、抽搐、心率过快等。此时应立即将患 ...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 这份高温健康指南请查收
Yang Shi Wang· 2025-07-04 20:52
央视网消息:眼下,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从全国"桑拿天"地图来看,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一起"蒸桑拿",高温天数最多 的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将持续经历"桑拿天"。中央气象台7月4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5日白天,华北南 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高温带动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预计下周电网负荷仍将维持高位。 近期高温高湿天气正在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天气和往年相比是否异常?还要持续多久?我们来看气象分析师的解读。 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 于卫兵:接近60岁的一个男性,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之后,突然出现了头疼、头晕、出汗多、体温高和意识 不清的这种状态。给他使用冰盐水降温,患者体温很快就降到了38℃以下。 河南郑州人民医院近日也接诊了一位热射病患者,就诊时患者体温达到40℃,生命体征不稳定,在重症监护室经过2天的治疗才最终脱离生命危 险。 避免正午时外出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 ...
中暑发热,吃退烧药管用吗?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2 15:42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张尼)近期,多地迎来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达40℃以上,一不 小心就可能中暑。 出现中暑症状后,千万不要做这几件事! 中暑的发病顺序 怎样辨别中暑? 1.如果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有时也可伴有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有可能是中暑先兆; 2.如果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可能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 3.如果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等症状,或伴有眩 晕、晕厥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 如何预防中暑? 1.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运动或者生活,当室温超过32℃或者室内湿度超过 60%,建议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同时要注意补水,劳逸结合; 2.及时补水,特别是含有盐分的淡盐水; 3.清淡饮食,如果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抽烟喝酒,容易导致湿热体质,更容易发生中 暑; 4.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比如绿豆汤、绿茶、西瓜等; 中暑发病顺序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就是 ...
南“蒸”北“烤”:警惕“高温刺客”热射病
Xin Hua Wang· 2025-06-12 07:03
新华社重庆6月12日电(记者谷训)随着全国大范围高温天气强势来袭,北方开启"烧烤"模式,南方则陷入"桑拿"蒸笼。随着这波热浪来袭的, 还有一个隐藏的"高温刺客"——热射病。它是中暑中最危险的一种,需准确识别,及时施救。 首先快速撤离"火线",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是有空调的房间,迅速脱掉外衣帮助散热。 降温是核心操作。最推荐的方法是冷水浸泡,把患者脖子以下泡在浴缸或水池里。次选方法是"凉水+风扇",用冷水浇淋或喷湿全身皮肤,同时 用风扇、扇子拼命扇风,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还可冰敷重要部位,如戴冰帽或头枕冰枕。 "热射病的发病机制是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可以理解为身体的'冷却系统'崩溃,核心体温会超过40摄氏度。"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肾 内科主任陈客宏说,这时,大脑会"宕机",器官会"罢工",死亡率高达70%至80%,即使救回来,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陈客宏说,先兆中暑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口渴、大汗淋漓,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8摄氏度。这时,到阴凉处休息、喝水,通常能缓过来。 热射病则完全不同,发作前,身体会拼命发出这些"求救信号":面色异常,突然通红或者惨白;大汗淋漓,或者完全不出汗,皮肤又干又烫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