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Search documents
气温突破33℃,就应警惕“热中风”!
第一财经· 2025-07-11 01:51
2025.07. 11 本文字数:838,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很多人知道寒冷季节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但炎夏也并非脑血管的"安全季"。在酷暑与人为贪凉的 双重夹击下,血管也在经受考验。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科普文章,当气温突破33℃时,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 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占比尤为突出,应警惕"热中风"。 杨志刚表示,高温脱水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脑梗;冷热刺激交替,容易导致血压波 动剧烈,脑出血和脑梗均易诱发。"其中,冷热的剧烈变化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更大。从西医讲,循环 系统(心率、血压)波动越大,脑卒中机率也越高,从中医讲,健康需要顺应四时,避免与环境对 抗。"他表示。 杨志刚进一步指出,脑卒中高危险人群包括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烟雾 病、脑血管闭塞者);以及身体机能减退血管硬化的老人和夜生活丰富、熬夜、胡吃海喝的年轻人。 识别危险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应适度防暑,及时补水,规律作息,避免过大幅度的冷热交替。 在发现有人脑卒中时,应及时脱离过冷过热的环境,保持呼吸通畅,侧头防止呕吐误吸,并迅速寻求 专业 ...
科普|气温突破33℃就应警惕“热中风”!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14:55
当室内外温差超过7℃时,血管就如同"被反复揉搓的橡皮管",这种剧烈波动对动脉硬化患者是致命打击。 很多人知道寒冷季节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但炎夏也并非脑血管的"安全季"。在酷暑与人为贪凉的双重夹击下,血管也在经受考验。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科普文章,当气温突破33℃时,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占比尤为突出,应警 惕"热中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血管疾病综合治疗中心杨志刚主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夏季炎热天气同样是脑卒中的高危期,风险机理主要有两个,一是高 温脱水,二是冷热交替刺激。" 杨志刚表示,高温脱水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粘稠,容易导致脑梗;冷热刺激交替,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剧烈,脑出血和脑梗均易诱发。"其中,冷热的剧烈 变化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更大。从西医讲,循环系统(心率、血压)波动越大,脑卒中机率也越高,从中医讲,健康需要顺应四时,避免与环境对抗。"他表 示。 杨志刚进一步指出,脑卒中高危险人群包括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烟雾病、脑血管闭塞者);以及身体机能减退血管硬化的老 人和夜生活丰富、熬夜、胡吃海喝的年轻人。 识别危险对于预防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生物世界· 2025-07-05 04: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发生后 4.5 小时内, 静脉溶栓 仍是标准治疗方法。静脉溶栓后可能会发生血管再闭 塞,但在溶栓后的最初 24 小时内使用 抗血小板药物 或许可以预防这种情况。 替罗非班 ( Tirofiban) 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 受体拮抗剂,在实验模型中可减少大血管再闭塞。 2025 年 7 月 4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NEJM) 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团队的 多 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ASSET-IT 结果, 论文题为: Early Tirofiban Infusion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Stroke ( 静脉溶栓治疗卒中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输注 ) 【1】 。 该研究纳入了 832 例非心源性 脑卒中 且在卒中 4.5 小时内接受 溶栓 治疗的患者,评估在溶栓后静脉输注 替罗非班 ( Tirofiban) 24 小时对卒中患者优良功能结局改善作用。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胡伟 教授牵头,胡伟教授和洛杉矶大学 Jeffrey S ...
如何快速判断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怎么急救?医生解答来了!
Yang Shi Wang· 2025-07-05 03:16
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连续发布 央视网消息:眼下,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多地。中央气象台7月5日早6点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5日白天,华北南部、 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 地、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东部和北部、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重庆、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 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新疆吐鲁番盆地、山东北部、河南中北部、浙江西北部、苏皖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 那么,在高温环境下,我们应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或他人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了呢?又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来看医生的解答。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崇巍称:"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暴露30分钟以上,出现头晕、口渴、乏力这些先兆症状,伴随体温 升高38℃以上,有皮肤灼热、意识模糊等表现,这就确定已中暑。一旦发现有人中暑,首先要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 凉处。" 中暑症状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引发热射病。热射病的典型表现为体温高于40℃、意识模糊、无汗、抽搐、心率过快等。此时应立即将患 ...
身体3个部位发麻,可能是脑梗信号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3 03:45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许多人都体验过"麻木"的感觉,比如蹲久了腿发麻、胳膊压久了发麻等。生活中,大多数的麻是无害 的,缓一缓就好了,但有的麻木可能是脑梗的早期征兆。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刘方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魏磊 3个部位发麻当心脑梗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造成脑组织缺氧。 脑梗发病迅速,病情险恶,发作前常会通过身体传递出一些异常信号,以下3个部位发麻,就要引起注 意,及时就医。 1 舌头发麻 舌头是大脑的先行器官,舌神经连接着大脑。脑梗会影响支配语言和吞咽的神经,导致舌部运动异常。 脑供血不足时,支配舌头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舌头发麻、发硬,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 不清,甚至不会说话。 2 面部发麻 面部神经与脑部血管紧密相连,当脑部供血不足时,面部神经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面部发麻。 由于面部神经的受损,患者的脸部表情可能不再对称,导致一侧脸部的表情不协调或不自然。 如果发麻症状频繁出现,且伴有口眼歪斜、流口水等症状,应高度警惕脑梗的风险。 多为单侧麻木 如果梗塞灶较小,只损害了管理感觉功能的神 ...
获批CE!新一代颈动脉支架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6-24 09:0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心未来 CGuard 支架的全名为 CGuard Embolic Prevention System (EPS) ,EPS直译过来就是"颈动脉栓塞预 防支架"。"架"如其名,这款支架能够将潜在的栓塞物拦截在动脉壁上的同时保持颈外动脉的灌注,以此 来预防围手术期和远期远端血管的栓塞。 2024年年初,Ins pire MD 就宣布了其主要收入来源 CGuard 颈动脉支架获得CE认证。如今的 CGuard Prime 颈动脉支架系统是在此基础上的升级产品。 CGuard Prime是 在广泛采纳临床用户反馈的基础上研发而成,进一步优化了CGuard 支架在递送和释放 方面的性能 。 近日, 专注于脑卒中预防领域 的 InspireMD 公司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SPR)宣布其 新一代颈动脉 支架 CGuard Prime 获CE批准上市,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颈动脉狭窄。 该产品采用独有的 Micr ...
朝“问”健康丨夏季高温易诱发 三步快速识别脑卒中
Yang Shi Xin Wen· 2025-06-22 01:47
脑卒中,就是俗称的中风,是我国居民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多数人认为冬季是高发季,但高温天气同样容易诱发脑卒中。 血压波动:高温使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下降,但部分人因高温影响睡眠、情绪烦躁,或使用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反复收缩舒张,易引发血压骤升骤 降,增加出血性脑卒中风险。 体温调节负担:高温时身体为散热,会使心脏泵血频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同时脑部供血可能受到影响。 研究显示,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发生风险就会显著升高,并且危险性随气温上升而加剧。 夏季高温容易诱发脑卒中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急性脑梗死约占70%。 夏季高温易诱发脑卒中,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人体水分流失: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散热,水分大量流失,若未及时补充,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增加缺血性脑卒中 风险。 怎样快速识别脑卒中 并科学急救?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因脑血管短暂阻塞,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预警信号。这些症状被视为大脑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如何快速识别?又怎样避免错 误的急救行为呢? "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 "1"是看: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嘴 ...
进入创新通道!抗栓塞脑保护装置
思宇MedTech· 2025-04-09 09:52
报名: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议程更新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议程更新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奖项申报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3月26日,NMPA公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3号),有 14款 产品进入创新通道。其中包括, 上海申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 请的 抗栓塞脑保护装置 。 抗栓塞脑保护装置 (Cerebral Protection Devices, CPDs )是专为降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 )过程中 脑卒 中 风险而设计的医疗器械。 # 研发背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血栓或组织碎片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增加脑卒中的风 险。 脑卒中 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及死亡的风险。随着TAVR适应证逐步扩展至外科低风险患 者群体,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愈发重要。 TAVR术后卒中发生率 介于 1.7%-4.8% 之间, 无症状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