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产品业绩展示规范
icon
Search documents
理财产品收益“注水”?业界呼吁规范业绩展示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11-23 14:19
【导读】理财产品收益"注水"?业界呼吁规范业绩展示 三是低利率环境下收益增厚能力面临现实瓶颈。在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系统性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公司 多资产配置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应对收益压力时,可能倾向于采用技术性手段对收益进行"调节"。 蔡梦苑直言,这类问题频发会带来诸多危害:首先,若产品实际表现持续低于合理预期,会影响投资者 对行业专业性与诚信度的认可度;其次,过度关注短期业绩表现与规模排名,机构可能削减在投研体系 建设、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等核心能力上的投入,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再次,资金若过度追逐短期业 绩亮眼的产品,可能削弱理财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长期融资需求的功能,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业界呼吁规范业绩展示 近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注水"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反映,购买机构宣传的所谓高收益产品 后,实际收益与宣传收益差距过大。 业内人士表示,多重因素导致这类问题频发,后续除了要规范业绩展示外,投资者也应对产品业绩比较 基准建立更专业和理性的认识。 多因素致理财产品收益"注水" 为提升理财产品吸引力,部分理财机构将某些表现较好的区间收益率置于App页面的显眼位置,而表现 较差的区间业绩则被放置在角落,投 ...
理财产品收益“注水”?业界呼吁规范业绩展示
中国基金报· 2025-11-23 14:15
多因素致理财产品收益"注水" 为提升理财产品吸引力,部分理财机构将某些表现较好的区间收益率置于App页面的显眼位 置,而表现较差的区间业绩则被放置在角落,投资者购买了所谓"高业绩"产品后往往觉得 被"背刺"。此外,部分银行会通过多种手段拉高短期收益率以利于"打榜"。 以某家股份行为例,该行理财产品页面推荐产品均展示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达 7.01%。该行代销的一款产品成立于2024年9月,宣传页面展示其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 3.149%,业绩比较基准为2.22%至2.52%,而查看页面下方的历史数据发现,其近6个月、 近3个月、近1个月年化收益分别为1.89%、1.53%、2.11%,均未达到其业绩比较基准的下 限。 在华宝证券创新研究部副总经理蔡梦苑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有三:一是部分理 财公司仍未摆脱规模导向,在考核机制与市场竞争压力下,倾向于通过打造业绩"亮眼"的产 品吸引资金。 二是负债端风险偏好与净值化管理的现实矛盾。理财客户普遍由储蓄客户转化而来,对净值 波动较为敏感,期望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这一需求特征对理财公司的信息披露与预期引导 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三是低利率环境下收益增厚 ...
金改前沿 | “收益好的买不到,买到了收益肯定立马下降!”——银行理财产品频现“橱窗戏法”
Xin Hua Cai Jing· 2025-10-15 07:08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5日电(记者王淑娟)"宣传页写着年化收益率5%,买到手后实际收益率有2%就不错……"长期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展示虚高等现象一 直被投资者吐槽。尽管在降息的大背景下,投资者不得不选择一定的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产配置,但各大银行App上的"理财刺客""橱窗戏法"却严重削弱了 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信任。 图片来源网络 展示"最高"藏起"最准" 随着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大关,为寻求更高投资回报,存款向银行理财产品的迁移成为新趋势。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站上了30万亿元的 关口。然而,在规模创新高的同时,部分银行理财乱象也被诟病。 早在2024年8月,金融监管部门就通报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存在的多项问题,其中就包括"年化收益率展示虚高",并要求银行整改。然而,记者查阅各大银行 App后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区间收益率展示如变戏法一样,哪个数值高展示哪个,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某家股份制银行的App理财展示页面,其代销的一款浦银理财R2较低风险理财产品在首页展示的收益率是"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4.5%",进一步点击才可以 看到,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仅为1.59%。 在某国有大行的App上,其代销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