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截至2024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为优,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两年保持100%。图为重庆长江、嘉陵江交汇处。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山川毓秀,江水泱泱,巴渝大地宛如一幅雄浑而灵秀的自然卷轴,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铺展。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处,浩浩汤汤的江水奔涌向前,润泽 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行走其间,山峦叠翠,绿水环绕,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重庆新画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呈现 在世人眼前。 近年来,重庆市锚定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的目标,以非凡的决心和勇气,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 乡"九治"攻坚,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治水方面,重庆市大力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让河流重焕生机。在治气方面,重庆市制定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精准施策,多点发 力。2024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8.4%。 重庆市还全力推进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青山连绵,绿意盎然。累计完成"两江四 岸"61公里滨江岸线治理,江岸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在 ...
广西印发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23 02:48
根据《实施方案》,广西将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精准管控,将矿产开采区等重点区域纳入重点管控单 元,建立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构建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与行业系统的数据共享。同步推 进历史遗留矿产资源问题整治,强化生态环境分区动态更新机制。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实施方案》聚焦"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布局,对沿海、沿江、沿边等区 域实施差异化管控,重点提升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和临港园区产业承接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 型,引导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明确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培育"人工智能+"等 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 中化新网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广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建立基本管控制度,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 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到2035年,广西全面形成一个体系 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为美丽广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施方案》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系 ...
绍兴“三衔接”机制赋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源头防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浙江省绍兴市创新 建立"三个衔接"机制,赋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新模式。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乡镇管控实施方案衔接。乡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是对市、县级生态环境分 区管控方案的细化和补充,是乡镇层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重要依据。绍兴市结合自身经济发 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管控目标,在已发布的市、县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总体框架下,结合乡镇国土空 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资源能源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减污降碳协同等要求,进一步细化乡镇分区管控措 施,形成"一镇一图三清单",并作为乡镇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区域开发、项目准入、监督管理和提升 腾退的重要依据。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规划环评制度相衔接。浙江上虞曹娥江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 平台,开发区规划环评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执行标尺,对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 元、城镇生活单元实行分区管控,细化更新各类生态空间的管控要求。规划范围内的百官街道工业园区 原集聚不少老旧企业,"亩均税收"仅约5万元。上虞区以人工智能为主导方向、智能制造和智慧生活为 主攻产业,重点引进工业互联网、智 ...
广西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Guang Xi Ri Bao· 2025-05-16 02:48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实施方案》提到要保障重大战略实施,重 点围绕"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推进沿海、沿江、沿边等地区实施差异化分区管控,引导重大生产 力优化布局,促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和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 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 《实施方案》提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做好东部 产业转移服务工作。坚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因地制宜发 展"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实施方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严 格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和资源开发管制,提出加快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相关措施。要不断提升环境保 护和管理效能,加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要素管理的统筹,提出严格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准入, 落实重点区域内的新建、改扩建项目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管控措施,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管控,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及管控要求作为海水养殖尾水排放重要依据, ...
强化规划衔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确立,为促进交通廊道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机遇和方案。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提出 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体 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管控制度全面建立。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 定》中提出,编制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时,要分析与管控方案的符合性。 推动交通专项规划与相关国家规划衔接势在必行 长距离、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难以避免涉及生态敏感区。根据《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 书》,我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占 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距离长、面积大。公路、铁路等线性交通基础设施 具有路线里程长、带状用地面积广等特点,少数路线选址选线和施工便道等永久、临时占地难以完全避 绕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以公路为例,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我国国家高速公路规划建设 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普通国道规划建设改造需求约11万公里,其中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