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江西农大学子三下乡:土地学科视角下的广昌莲田耕地现状调研 三下乡实践深入田间,聚焦耕地现状问题
Zhong Guo Shi Pin Wang· 2025-07-10 02:58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lotus cultivation in Yaox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abor shortages, land degradation, and insufficient policy support, which are critical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orts [1][2][3][4] Labor Shortage -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lotus farming is significant, with 67% of farmers being over 58 years old, while only 12% are under 45, indicating a severe labor shortage [1] - Over 60% of farmers have resorted to using herbicides instead of manual weeding due to labor shortages, exacerbating land degradation [2] Land Degradation and Production Overexploitation - 62% of the lotus ponds in the core cultivation area show varying degrees of degradation, with average soil bulk density at 1.52 g/cm³, exceeding suitable farming standards by 18% [2] - Continuous cultivation for 10 years has led to a 30% decrease in yield,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has declined by 27% since 2016 [2] - The use of fertilizers is excessively high at 300-400 kg/hectare, 1.3 times the national average, with a low fallow rate of less than 5%, indicating severe overexploitation of land [2] Insufficient Policy Support - Current government subsidies for lotus cultivation are inadequate, with only 120 yuan per acre compared to a cost of 2000 yuan,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gap in financial support [3] - The existing subsidies for lotus are only 32% of those for grain crops, highlighting a policy shortfall [3] - A proposed increase in subsidies to 70% of grain crop levels could enhanc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dopt ecological practices by 40% [3] Proposed Solutions - The research team suggests a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addressing labor, land, and policy issues, including promoting a "land trust + professional lotus farmer" model [4] - A "lotus-rice-purple clover" crop rot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ith a subsidy of 300 yuan per acre to improve soil organic matter by 0.5 percentage points annually [4] - Establishing a "land quality value assessment system" to include lotus cultivation areas in provincial land protection compensation schemes is recommended [4]
广西玉林通报15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及查处整改情况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7-09 02:14
微信 头条 为贯彻落实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破坏 耕地行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用地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切实维护全市土地利用管理秩序,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通报了15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 及查处整改情况。 一、违法占地建设各类产业项目及耕地"非农化"问题(5起) (九)兴业县蒲塘镇龙平村陈某未经批准占地建设住宅案。2018年起,陈某未经批准擅自 占用蒲塘镇龙平村0.27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住宅地基,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持续新 增建设至三层。2023年6月20日,兴业县自然资源局执法发现该违法行为,并移交蒲塘镇人民 政府依法处置。2023年8月22日,兴业县蒲塘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依法拆除了违法建筑, 目前土地已复耕。 (一)容县林原木业厂违法占地建设生产厂房案。2024年4月,容县林原木业厂未经批准 擅自占用玉林市容县容州镇大明村土地0.61亩建设生产厂房。2024年8月,容县自然资源局立 案调查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 物和其他设施,并处罚款4.0762万元。目 ...
贯彻全会精神·抓落实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治胜
He Nan Ri Bao· 2025-07-05 23:27
从严落实"1+N"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优化增存挂钩机制,强化批供联动, 着力推动多层高标准厂房建设,严格落实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持续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 盘活整治专项行动,通过节约集约用地,做到不占或少占用耕地。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为新时期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 了方向指引和工作遵循。"6月26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治胜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全省自然 资源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 重大政治任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一网两长"责任落实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完善行刑衔接、行 纪衔接和线索移交机制,形成耕地保护工作强大合力。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力 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绝不姑息迁就。(记者 谭勇) 从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持续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全面压实各级 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让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地方政治上受表扬 ...
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关注 | 聚焦广东省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7-01 01:35
中央、省、市多 家主流媒体关注 | 聚焦广东省纪 念第35个全国土 地日宣传活动_ 南方+_南方plus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为进一步引导全 社会树立保护耕 地、节约用地的 意识,落实自然 资源部有关工作 部署,6月25 日,广东省纪念 第35个全国土地 日主题宣传活动 在广州图书馆启 幕,通过构 建"1+N"立体化 活动体系,聚焦 耕地保护政策宣 传、工作创新与 公众参与,打造 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耕地保护传播 样本。 活动启动以来, 吸引了中央、 省、市多家主流 媒体和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人 民日报(人民 网)、新华社 (新华网)、中 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网)、央 视网、中国新闻 网(中新社)、 南方日报、广东 广播电视台、南 方网、南方+、 南方都市报、南 方农村报、21财 经、广州日报、 深圳新闻网、深 圳商报等多家 央、省、市媒体 以及新浪网、腾 讯、网易、搜 狐、百度等网络 平台广泛传播。 人民网报道 新华社报道 央视网报道 | 中国任参网 > 人物库 | | --- | | www.ce.cn 网站首页 金融证券 产业市场 国际经济 时政社会 评论理论 地方经济 | | 服市 银行 ...
陈刚:坚决扭转三种错误倾向,努力闯出广西“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Guang Xi Ri Bao· 2025-06-28 03:00
原标题: 陈刚对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今年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 度充分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弘扬伟大 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坚决扭转"就'三农'说'三农'""认 为防返贫任务不重,工作问题不大""产业发展严重依赖老路径"三种错误倾向,着力抓好国家考核评估 反馈问题整改,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向市场化品牌化要效益,向现代物流要效益,向新技术新手段要效 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闯出广西"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陈刚强调,要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一书一单一 盘棋":"一书",就是要制定好整改方案书,对照国家和自治区考核发现的问题,不遮盖、不回避、不 推脱,深入分析问题症结,一条一条梳理清晰、找准病灶,举一反三、全面查摆和整改;"一单",就是 要制定好乡村振兴工作 ...
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安徽主场活动成功举办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26 12:02
转自:新华财经 6月25日,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安徽主场活动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广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紧扣"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构建起省、 市、区三级联动宣传格局,通过图文展板展示、实物成果陈列、专业政策解答、知识有奖竞猜等多元化形式,开展多维度、沉浸式宣传,切实推动耕地保护 和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设置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咨询台和高新区"土地管家"专属咨询台,工作人员就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了 详细讲解,系统介绍了安徽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低效用地处置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实践历程与工作成效,并向群众发放政策"明白纸"和宣传手 册。同时,通过大屏幕循环播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全域治理专题宣传片,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展现土地保护利用工作成效,吸引了众多企业代表和市民驻足 观看。在互动问答环节,企业代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土地国情国策的理解,普及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知识,有效强 化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管地、切实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深入到科大讯飞AI总部园区、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蜀山区3号弃渣场 ...
广东已连续2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2025-06-26 08:02
上述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通 过连续开展了两批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工作,支持珠海市、中山市、广州市南沙区、佛山市南海区、 河源市东源县、韶关市南雄市、茂名市高州市、河源市龙川县和梅州市蕉岭县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合力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推动"良田比较集中",为积极探 索耕地保护新路子。随着广东各地深入推进《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落地,不少 地区关于耕地集中连片整治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林耕置换""多田套合""小田变大田"等实施路径不断 涌现。 第35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6月25日,广东省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 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州举办。活动现场,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已连续2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 衡,连续4年实现耕地净增加,以仅占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起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 量,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提供强大支撑,更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力量。 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行"田长制",创新构建耕地保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我国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资源支撑
Yang Guang Wang· 2025-06-26 05:30
最近几天,在有着"湖广熟、天下足"美誉的江汉平原,湖北荆州监利市周老嘴镇鲁桥村的永久基本 农田里,当地种植户正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田间管理。监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刘冬 表示,如今,当地不仅落实了最严密的耕地巡查管控机制,还正在运用耕地保护数字化治理综合监管平 台,实现对农田的高效管理。 刘冬:依托北斗高精度授时、定位,无人机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取证。巡查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 APP调用摄像头进行远程察看,确保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保数量的同时,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也非常关键。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要把黑土地保 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近日,覆盖我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的地表基质调 查任务完成。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区黑土地稳定与较稳定区占比86.34%。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调查部主任张海啟介绍,相关成果可为未来开展黑土地分等定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供科学依 据。 张海啟:可为黑土区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退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新视角,切实为黑土地保 护利用提供有力支撑,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服务。 多措并举之下,我国牢牢守住了18亿亩 ...
杭州举办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6 02:47
临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葛建伟在致辞中指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城市发展的基石。临平 积极引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全力推动形成节约资源的现 代生产生活新风尚。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潘希统回顾杭州近年来耕地保护工作时, 通报的一组数据令人瞩目:截至去年底,我市"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机制成效显著,成功调剂耕地、 林地等资源协作指标5200亩,由东部向西部区县(市)转移资金24.39亿元,为城乡共富注入强劲动 力;全市累计完成"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工程验收项目245个,建成集中连片优质耕地达29万 亩;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4829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360亩…… 6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土地日"。6月25日,杭州市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主场活 动,在临平区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启幕。此次活动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为主题,通过丰 富多元的形式,生动展现杭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的实践硕果,吸引社会各界 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领略自然资源管理的"杭州智慧"。 活动伊始,临平区非 ...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入选江苏耕地保护典型案例
Nan Jing Ri Bao· 2025-06-26 02:23
溧水区对废弃坑塘进行改造,覆盖耕作层让废地重获新生;浦口区因南京北站建设,将耕作层剥离 移至低产或闲置地,实现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双向奔赴"。记者昨天从全国土地日江苏省主场活动 了解到,省自然资源厅公布10个耕地保护先进典型案例,南京全面推进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入选。 记者25日在漆桥街道双联村农田旁看到,多辆机械在稻田里插秧。在空中,一台无人机也开始了 巡田工作。"空中巡查可快速覆盖10公里范围,地面违规占用耕地、违规建设和种植问题将无处遁 形。"高淳规划资源分局漆桥国土资源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田一码"为每块耕地赋予独一无二的数字身 份证,扫码就能了解地块的位置、种植属性、承包人等信息,让基层人员心中有数。而通过"高清影像 自动检测+无人机辅助识别+人工核查"的动态联合监测体系,可快速甄别、处理用地问题,从而有效杜 绝"非农化""非粮化",以智慧化构筑监管"高压线",守好"饭碗田"。 2024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关于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的通知(试 行)》,溧水区与浦口区率先探索这一耕地保护新模式。 据了解,去年仅双联村就完成23亩撂荒地复耕,实现小麦增产6300公斤。而通过4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