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空风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批重大科创项目捷报频传 为经济发展再添“硬核”底气
Yang Shi Wang· 2025-11-14 03:17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最近迎来新一轮丰收。这座"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的一体化平台,采用三立柱半 潜式结构,呈正三角形布局。平台边长约70米,总高24米,重量达4900吨,相当于3000多辆小汽车的重量。平台中央是容积一万立方米的六边 形养殖网箱,目前养殖着3.5万尾大黄鱼。平台每年发电量可达1600万千瓦时,以火电供电碳排放计算,每年可减少约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亚洲最大航空货运枢纽 国际航班破万架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迎来阶段性成果,涉及航空、物流等多个领域,它们正在或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改变。 3D打印涡喷发动机完成首次单发飞行试验 记者13日从中国航发集团获悉,由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涡喷发动机,圆满完成首次单发飞行试验,标志着3D打印发动机在工 程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本次飞行试验持续30分钟,飞行高度达6000米,最大飞行速度0.75马赫,发动机全状态工作,各项工作参数无异 常。该款发动机采用3D打印制造技术,整机超过四分之三重量的零件均采用3D打印制造,大幅减少了零件数量,实现了轻量化、高性能的设 计目标。 中国航发动研所总师办主任 ...
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记者现场直击→
Sou Hu Cai Jing· 2025-11-13 08:16
高空风能作为尚未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大等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目前主要有陆基和空基两种技术路线。 空基高空风力发电,是把轻型风力发电机搭载在轻量级飞行器上飞行,空中发电。此次试验的是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是利用在空中展开的做功伞捕获风 能牵引地面发电系统做功发电。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昨天(12日),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 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全球最大高空捕风伞测试现场,随着氦气球慢慢升空,牵引着展开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捕风伞在空中打开,标 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项目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这个看上去像大风筝的捕风伞,能够在300米以上高空捕获风能,再通过牵引缆绳拉动地面的发动机转动发电。此次试验分别实现了5000平方米和双 1200平方米做功伞开收伞试验。 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验工程现场总指挥 曹仑:我们完成了世界最大面积伞的首次开伞试验,成功采集了系列数据,为伞梯设计定型提供了科学 依据, ...
打好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组合拳” 让“电”亮生活向新向绿向未来
Yang Shi Wang· 2025-11-13 05:40
在新能源开发方面,针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意见》强调,要优化电源结构,合理控制配套煤电规模,大力发展光热发电、熔盐储热等 调节性电源,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打造100%新能源基地。针对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水电快速调节能力和外送通 道,带动周边风光大规模高质量开发。 央视网消息:国家能源局12日出台关于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将从加快推动新能源多维度一体化开发、推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 同发展等方面,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 《意见》提出,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多领域开发。新能源要与交通、建筑、农村等用能场景深度绑定,提升就地消纳比例,缓解大电网压 力,有效实现"电从身边来"。 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意见》鼓励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并利用当地的绿电为制造 过程供能,形成"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装备"的闭环。同时,要打造零碳园区。 此外,还要加大新能源的非电利用,在风光资源富集地区,规模化发展绿色氢氨醇产业,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利用。 内蒙古阿拉善: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 ...
世界最大,成功开伞
中国能源报· 2025-11-13 00:19
Core Viewpoint -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world's largest 5000 square meter high-altitude wind power capturing kite in Inner Mongolia mark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China's high-altitude wind power technology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3][5]. Group 1: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 The high-altitude wind power capturing kite can harness wind energy at altitudes above 300 meters and convert it into electricity through a tethered generator on the ground [5]. - The recent tests included the successful deployment and retrieval of both the 5000 square meter kite and two 1200 square meter kites, demonstrating the technology's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5]. Group 2: Market Potential - High-altitude wind energy is considered an untapped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with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wind speeds, stable wind directions,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indicating substantial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7]. - There are two main technological routes for high-altitude wind power: land-based and airborne systems. The current project focuses on land-based systems that utilize kites to capture wind energy and transmit it to ground-based generator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