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作文
icon
Search documents
答好青春考卷 奔赴辽阔山海
6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高考考点,完成所有科目考试后,考生开心地和"985"号牌警车合 影。 陈效宝摄(人民图片) 6月10日,海南省琼海市的家长手捧鲜花喜迎参加完高考的子女凯旋。 蒙钟德摄(人民图片) 6月9日,重庆市綦江区南州中学考点,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和学生们合影留念。 陈星宇摄(人民图片) 6月10日,一名考生走出北京市第八中学考点。当日,2025年全国高考落幕。 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6月10日,2025年全国高考全部结束。最近一周,高考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网络热点。有网友讨论作 文题应该如何破题,有网友为自强不息的考生点赞,有网友加入到网上送祝福的行列,有网友回忆起自 己的青春时光…… 网友表示:高考是学业进阶的一次考验,更是人生之路的新起点。挑灯夜战的汗水、寒窗苦读的坚 持、砥砺前行的足迹,都在这一刻凝成青春奋进的生动注脚。少年意气凌霄汉,青春落笔万花开。愿考 生答好青春考卷,在追梦路上奔赴更加辽阔的山海! 全力确保"平安高考" 又是一年高考时,千万学子迎来人生重要时刻。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 1335万人,全国设7899个考点,35.5万个考场,2.1万个备用考场,安排 ...
高考好文章 笔力在日常(学海观澜)
高考作文,是学生时代的一次语文素养大考。在写作本旨上呼唤独立思考,重申文字与思维融合的写作 应有之义。一张试卷、一篇文章,很难完全考察出作者的阅读厚度与文字功底,但往往是博闻强识的学 生更能在紧凑的作答时间内屡出佳作,用文字叩问内心,精准表达出思考与联想。那些曾经模板化、公 式化的作文方法只能得及格分数。 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们用上了最新版的各科教材。未来几年,新版教 材会在小学初中各年级陆续铺开使用。在新版语文教材中,单元标题由"课文"变成"阅读",两字之变, 蕴意深远。"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书藏万物,沁润心灵。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观察与思考无处不在:在街巷里,在田野 处,在公交上,在一次次对话的字里行间,在每一次或长或短的阅读与练笔。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学会积累写作素材,会表达、书真情,不断在思索、辨析、寻求答案中提高 写作能力。 王阳明在《训蒙大意》中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 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语文教育也是一 ...
【西街观察】AI时代,高考作文越开放越有意义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8 12:22
比如,全国一卷的作文题以"民族魂"为大方向,但材料丰富,分别出自老舍的《鼓书艺人》、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穆旦的《赞美》,让考生进行思考写作。 几位名家的作品都有相同的历史背景,但对于"民族魂"的解读却各不相同。大家可以结合自身体悟与阅 读积累,去书写不一样的"民族魂"。 不仅全国卷的作文命题,地方卷的高考作文同样有很强的开放性、思辨性、现实性。 上海卷聚焦当下文章的"专""转""传",并发出疑问,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 这个问题在当下极具现实意义,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酒香也怕巷子深",互联网时代,媒介变革之 下,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兼得""共处",正是抛给全网的传播考题。 北京卷命题是"第二次呼吸"和"当数字闪耀时"二选一。 2025,高考作文命题开放的思路依然在延续。 全国二卷的题目更具开放性,给出"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的题眼。梦本就无拘无束,赠 予他人的梦则给了考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围绕什么梦、赠予谁、为何赠,都大有文章可做。 近年来,AI以空前的速度进入大众生活,也以不可想象的深度重塑各行各业。在教育中的AI应用屡屡 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学生日常的作业、论文如何有效使用 ...
名师点评我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以“梦”为题,如何妙笔生花?
Hai Nan Ri Bao· 2025-06-08 00:0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 党朝峰 每年高考首日,作文题目都是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年,海南高考语文采用的是全国二卷,围 绕"梦的赠予"设置写作情境。6月7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来自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的多名语 文老师,邀请他们对今年我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进行分析点评。 在解析了作文题目后,如何落笔才能写出佳作?陈星萍表示,考生在写作前应逐层深入思考3个问 题,即"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梦""如何将梦赠予他人""梦的赠予有何意义和价值"。 在写作技巧上,首先要明确观点,在开篇就直接表明文章的主旨大意;其次要有清晰的思路层次, 让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抓住文章核心;再者,要有自己的思考,切忌将他人观点东拼西凑、一 味地堆砌材料。 如何解题? 紧扣时代脉搏 注重思辨深度 细读全国二卷作文题,紧扣一个"梦"字展开,言简意赅。海南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陈星萍认为,该 题目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深度,引导考生观察生活与关心他人,思考个人 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联。 纵观近三年的海南高考作文题,海南华侨中学高级教师徐永清分析称,从2023年关注青少年安静空 间,到2024年对未知之境的探索,再到2025年 ...
2025高招全服务丨名师解析高考作文题 聚焦立德树人 与主旋律共振
He Nan Ri Bao· 2025-06-07 23:18
写好这篇作文,应该符合哪些要求?王改玲认为,立意贴合度必须与材料正相关,同时,也要求有一定 的思想深度。"如果立意贴合度求同,那么思想深度可以求异,在求异的同时,联系社会现实中相反的 问题,进行辩证性思考。" 王改玲表示,还应该注意结构的清晰度。比如,分论点必须分开合拢,使立论更加有逻辑、思辨和条 理;文体的规范度要求,议论文、记叙文要文体规范,不要文体掺杂;在论据的适配度和语言的生动度 上,可以多用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关联词,让思想引向深入的同时也展现语言的理性;在 理性表达语言的前提下,可以更多融入叙议结合,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更易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内心 对国家的声音、青年的责任担当,也更易展现书写的优美度。 高考首日结束,语文作文题目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文题目有哪些特点?重点考查哪些内容?6 月7日,记者邀请河南省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原名师张定勇,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 长、河南省名师王改玲共同点评。 今年,河南语文考试使用的是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所给材料为老舍《鼓书艺人》、艾青《我爱这土地》 和穆旦《赞美》中的三句话。 "很有时代气息,与主旋律共振。"张定勇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进入第二天,这些地方已公布查分时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21:37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邵萌)8日,2025年高考进入第二天,有省份将于今天结束全部考试。目前, 湖南、湖北、江西、宁夏等地已经公布了高考查分时间。 高考首日作文题引热议 多数省份的高考将在9日、10日正式结束。例如,山西、江苏、广东、安徽等省份将在9日结束所有考 试。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等省份将在10日结束高考。 多地已公布查分时间 7日,2025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上午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再次占据热搜。 2025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一卷、全国二卷两套高考语文试卷,再加上北京卷、天津卷、上海 卷,目前出炉的一共有五套作文题。 其中,全国一卷的写作试题以组合性材料的形式出现,三则材料分别来自老舍的小说《鼓书艺人》、艾 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以及穆旦的诗作《赞美》,要求考生就此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全国二卷作文试题的材料则由"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三句古诗引入,提 到"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这一设想,让考生据此选准角度,写出自己的思考。 各地高考结束时间不一 今年,随着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 ...
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有何现实意义?命题出处的作者点评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6-07 15:23
2025.06. 07 本文字数:121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高考命题发问: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考生需联系社会生活谈认识与思考。 据网上信息,不少读者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自2019年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九 命",太悲观了,我归为三个字:专、转、传》,原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他同时也是上海 写作学会会长。 6月7日,第一财经记者联系胡晓明教授点评今年上海高考作为题目。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文章被高考作 文用来命题并不十分意外,十年前就曾有春季高考作文题目同样出自于胡晓明的文章。 针对不少考生反映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有点难写,胡晓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说 这个文章难写,我觉得今年的高考题目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我是考生,会先用开头几句话交代这三个字 当中的辩证关系;然后集中抓住中间那个'转'字,结合生活展开生动的案例描述,联系当今社会所面临的 多媒体互联网对阅读方式的改变,从中得出我们要分析的社会文化生态的问题,你可以批判,也可以说它 好的地方,比如怎样利用新时代的先进科技、媒体的发展等等。" 今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命题以某学 ...
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有何现实意义?命题出处的作者点评来了
Di Yi Cai Jing· 2025-06-07 14:45
"如果认为不需要转,那就是杜元凯注左传,以及司马迁著史记的诸多故事。长存于天地间的经典自然 不需要流量;如果认为需要转,可以从现代社会文学经典的新传播诸多例子下手,酒好也怕巷子深,尤 其是遇到AI以及互联网时代,当今传播手段空前繁荣丰富的时代新变。"他分析称。 据网上信息,不少读者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自2019年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九 命",太悲观了,我归为三个字:专、转、传》,原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他同时也是上 海写作学会会长。 6月7日,第一财经记者联系胡晓明教授点评今年上海高考作为题目。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文章被高考作 文用来命题并不十分意外,十年前就曾有春季高考作文题目同样出自于胡晓明的文章。 针对不少考生反映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有点难写,胡晓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我不理解为什么他们 说这个文章难写,我觉得今年的高考题目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我是考生,会先用开头几句话交代这三 个字当中的辩证关系;然后集中抓住中间那个'转'字,结合生活展开生动的案例描述,联系当今社会所 面临的多媒体互联网对阅读方式的改变,从中得出我们要分析的社会文化生态的问题,你可以批判,也 可以说它好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