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矩阵

Search documents
便利店的未来:用“人情味”对抗效率内卷
3 6 Ke· 2025-06-26 00:24
《2025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便利店长期以"快""近""全"为价值主轴,但当同业竞争与异业冲击加剧,这些优势逐渐成为各大 品牌都有的"起跑线"。 当下关键问题已转变为:便利之后,如何进阶? 答案在于"懂":不是追求更多商品,而是精准匹配需求。 换言之,便利店的未来,需重新审视人与商品、空间、品牌的关系。基于上述报告延伸,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向值得深度思考——关于品类、关于人 味、关于场景、关于会员,更关于那一份日常微光的温度。 便利店还便利吗? 现象一:当零食店与折扣店越开越多,消费者还走进便利店吗? 《报告》显示,量贩型折扣店与零食集合店凭借商品丰富度、价格优势及社区临近性,正在不断分流便利店的零食与日用品客群。 图源:2025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消费者对"便利"的期待,已从"距离近"升级为"高效解决即时需求",如早晚高峰的即食鲜食、夜间简餐酒饮、通勤咖啡及便民服务等高频场景。 对于便利店业态而言,"便利"二字原本是其核心价值,但当邻近的零食店、折扣店将价格压到极限,便利的定义就悄悄地改变了。尤其在成熟商圈,消费 者对便利店的期待,不再只是"近",而是"快、好、且能有效率地解决眼下 ...
巨头麦肯锡裁员10%:人类最聪明的大脑,也要被AI“优化”了?
3 6 Ke· 2025-06-11 07:30
今天,#华为 几乎成为了大公司管理的典范和样板。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98年时华为内部同样出现了"内耗"。 当时,任正非力排众议请了一位老师:美国IBM,交出的学费更是高达20亿! 而IBM来做的事儿叫"咨询"。 咨询业是最依赖人的经验智力的行业,它以专门的知识、信息、经验为资源,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案或决策建议。 麦肯锡是这个领域明珠般的存在。 早在二战时期,麦肯锡就受美国政府与多家大企业委托,承担工业产能转向的咨询任务。1953年,麦肯锡为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撰写了一份 《政府高层任命与组织结构优化》报告,其中"职责单一化"、"跨部门协同机制"等原则至今仍在美国联邦政府高层管理中沿用。 当时,IBM报价更是惊人:70位顾问按级别分为3类,每小时收取的费用分别为300美元、500美元和680美元……要知道那是1998年。 咨询行业,是名副其实的"金领行业"。 但最近,也出现了逆风。 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个咨询巨头:麦肯锡 。 #麦肯锡 在过去18个月里裁减了超过10%的员工,员工总数从2023年底的45100人降到了目前的约40000人。 规模堪称百年史中最大之一的裁员,也逆转了它此前 ...
便利店“赛点”仍是商品力
3 6 Ke· 2025-05-30 03:36
便利店行业从标准化转向"千店千面"精细化运营,依托商圈台账匹配地域需求,引入安索夫与BCG矩阵优化品类,破解下架商品处理、供应链协同等挑 战,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 在2025中国便利店大会高峰论坛上,"商品是便利店的第一生产力"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当前,便利店行业虽保持扩张态势,但门店经营能力呈下降趋势, 同时量贩零食折扣店的迅速崛起,也对传统便利店业态形成不小冲击。 面对行业挑战,整体市场呈现出三大显著变化: 一是具备扎实基本功的企业,在商品力、营运力与组织力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二是头部企业与腰部企业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区域整合趋势愈发显著; 三是便利店市场下沉空间收窄,业者已将发展重心从开拓新市场转向深耕区域市场。 在经营策略方面,企业逐步从过去"千店一面"的标准化管理,迈向"千店千面"的精细化运营。品类规划更趋精准,着重于打造爆款商品与引进个性化商 品。商品结构也从以标准品为主,转向加大自有品牌与具有地域特色的鲜食品项的占比。选品标准不再单纯追求高毛利,而是更加重视商品质量与食品安 全。 由此不难看出,商品不仅是便利店日常经营的根基,更是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强化供应链能力的关键支点。未来,便利店从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