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细胞衔接器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股前瞻|搭上TCE热门赛道“风口”,岸迈生物IPO能否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2:47
公开信息显示,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赴港IPO前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德诚资本、元禾、招银国际、Mirae Asset(未来资产)、弘毅投 资、Cormorant等知名机构,2022年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为4.92亿美元,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升温,截至6月25日,港股创新药指数上涨65.50%,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24.83%。 7月首个交易日,创新药行业又迎来政策利好: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 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包括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等部分。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岸迈生物此次IPO上市有多少看点? 对外授权收入超4亿 去年扭亏为盈 据招股书显示,岸迈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处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的创新前沿,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截至目前,岸迈生物尚无产品商业化上市,收入主要来自对外授权合作。2024年公司录得收入约为4.59亿元(人民币 ...
手握大额交易单,岸迈生物冲刺港交所丨医健IPO解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港交所IPO再迎"网红"企业。 岸迈生物日前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招银国际。 公开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全球范围内治疗 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的开发。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临 床开发、管线拓展及运营资金补充,旨在巩固其在双抗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华南某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岸迈生物最后一次融资投后估值为4.92亿美元,而招 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岸迈生物账上只剩不足4亿元,意味着此次IPO如果成功对企业现金流压力缓 解应有很大帮助。 手握大额BD交易 招股书披露,岸迈生物目前并无获准进行商业销售的产品,报告期内没有产品销售收入。 | | 2023年 | 2024年 | | --- | --- | --- | | |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千元) | | 收入 | | 458,865 | | 銷售成本 | - | (2,880) | | 毛利 | - | 455,985 | | 其他收入及收益 | 19,630 ...
嘉和生物-B(06998.HK):被许可人于其许可引入的新型T细胞衔接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Ge Long Hui· 2025-06-30 14:19
GB261是一种针对B细胞上的CD20与T细胞上的CD3而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对表达CD20的B细胞发 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GB261具备低CD3亲和力,经优化后可降低T细胞过度活化的风险,同时维持 强效且具选择性的B细胞清除能力。公司已在中国及澳大利亚完成针对R/R B-NHL(R/R DLBCL和FL)进 行的I/II期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被许可人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通过新型T细胞衔接器平台改变自身免疫性及炎 症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于2024年8月2日,集团已授予TRC 2004, Inc.全球独家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香 港、澳门及台湾),以开发、使用、制造、商业化及以其他方式利用GB261 (CD20/CD3,双特异性抗 体)。TRC 2004, Inc.于所述许可项下的权利,其后于被许可人(即Candid Therapeutics,Inc.)与TRC 2004, Inc.于2024年8月合并后,于2024年12月转让予被许可人。被许可人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包括首 席执行官Ken Song博士。 格隆汇6月30日丨嘉和生物-B(06998.HK)宣布,公司获GB261的被许 ...
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Ge Long Hui· 2025-06-23 10:31
今年,国内创新药接连收获海外大单,双抗领域尤为突出。 不久前,三生制药、普米斯等公司的产品先后被海外大药企发掘,拉动国内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涨,港股创新药ETF (513120)年初至6月13日最大涨幅达73%。 6月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日本大冢制药达成合作,将其自主研发的BCMA/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 HBM7020的全球开发权益(除大中华区外)授权给大冢制药,交易总金额高达6.7亿美元。受此消息刺激,和铂医药 股价涨超12%。 与此同时,另一家专注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公司也在冲刺港股IPO。 格隆汇获悉,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岸迈生物")于6月17日递表港交所,以18A章规则寻求港股上市,由中信 证券、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01 创始人是三生制药的前研发总裁,招银国际参投 2015年,在创始人吴辰冰博士的领导下,岸迈生物注册成立,并将发展战略定位于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公司的总部位 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目前,吴辰冰及其配偶金质女士、Sanaron是公司拥有最大投票权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岸迈生物经历了多轮融资,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国投创新、德诚资本、元禾原点、夏尔巴、招银国际、Mir ...
和铂医药-B(02142)与大冢订立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以推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BM7020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00:41
根据该协议的条款,公司有权获得总计47百万美元的首期及近期付款,并在实现特定开发及商业化里程 碑时,有权获得高达6.23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净销售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此次战略 合作为两家公司未来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的潜在合作奠定了基础。 HBM7020是一种利用公司全人源HBICE®双抗技术及Harbour Mice®平台生成的 BCMAxCD3双特异性 抗体。其旨在透过与细胞表面的BCMA及CD3结合,将靶细胞与T细胞进行交联,从而有效激活T细胞 并杀伤靶细胞。HBM7020透过结合双价靶向BCMA结合位点以增强细胞靶向性,加上单价优化CD3活 性以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显示出可广泛应用于免疫性与肿瘤疾病的强效细胞活性。于2023 年8月,HBM7020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新药研究申请 (IND)批准,在中国启动针对癌 症的I期临床试验。 智通财经APP讯,和铂医药-B(02142)发布公告,该集团已与大冢製药株式会社("大冢")订立全球战略合 作协议,以推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CMAxCD3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HBM7020。根据该协 议,大冢获授予在全 ...
岸迈生物递表港交所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8 10:05
战略合作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2023年底起,岸迈生物已建立多个全球对外授权合作,总 交易价值超过21亿美元,于T细胞衔接器领域中排名全球第二。 在财务方面,2024年度岸迈生物收入约为4.59亿元人民币,此外利润方面,于2023年度年内亏损为5.95 亿元、2024年度年内利润0.48亿元人民币。 岸迈生物于2015年成立,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处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的创新前 沿,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岸迈生物的肿瘤学业务 管线包括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i)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用于治疗结直肠 癌,(ii)两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关键产品EMB-06(靶向BCMA/CD3),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 EMB-07(靶向ROR1/CD3),用于治疗淋巴瘤及实体瘤,及(iii)三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临床前候选药物 EM1032(靶向ALPP(G)/CD3)、EM1034(靶向LY6G6D/CD3)和EM1031(靶向 KLK2/CD3)。岸迈生物的免 疫学业务管线包括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即基 ...
岸迈生物冲刺港交所:专注双特异性抗体,已达成超21亿美元授权合作
IPO早知道· 2025-06-18 01:26
其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岸迈生物的 核心产品 EMB-01是全球率先进入治疗结直肠癌II 期试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并有望成为全球率先上市的结直肠癌靶向EGFR/cMET双特 异性抗体之一 。 2023年7月 , 岸迈生物完成 EMB-01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首次人体 I/II期试验 ,并 正推进 EMB-01作为单药疗法及联合化疗治疗的全面临床开发计划,并以转移性结 直肠癌作为战略重点。 总交易价值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中排名全球第二。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岸迈生物 ")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向 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 2015年的 岸迈生物 作为一家 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 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 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T细胞衔接器。 | | 項目(1) | 親點 | 適應症 | Mono/Combo | 權利 | PCC | 啟動IND | 1期 | ■期 | III ...
新股消息 | 岸迈生物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22:51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岸迈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处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的创新前沿,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T细胞衔接器。 岸迈生物的肿瘤学业务管线包括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i)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用于治疗结直肠癌,(ii)两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 的关键产品EMB-06(靶向BCMA/CD3),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EMB-07(靶向ROR1/CD3),用于治疗淋巴瘤及实体瘤,及(iii)三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 的临床前候选药物EM1032(靶向ALPP(G)/CD3)、EM1034(靶向LY6G6D/CD3)和EM1031(靶向 KLK2/CD3)。岸迈生物的免疫学业务管线包括一款处于临床阶 段的候选药物,即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关键产品EMB-06,以及两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临床前候选药物EM1039和EM1042。 战略合作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自2023年底起,岸迈生物已建立多个全球对外授权合作 ...
新股前瞻|在港股“二次递表“浪潮中,解码维立志博的投资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01:01
今年以来,内地企业奔赴港股上市的热情不断高涨,形成了一股显著的潮流。在提交的450家备案申请企业中,计划赴港上市的企业多达248家,显示出对港 股市场的浓厚兴趣。在排队上市的各家企业中,不乏多家拟A+H上市的A股公司,以及各类明星企业。随着A+H上市正在进入高潮阶段,今年以来已有近60 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 据Wind数据显示,5月中国香港市场IPO累计募资金额超560亿港元,为2021年3月以来的历史新高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募资规模更是高达774亿港元,已接近 去年全年水平。 差异化布局优势凸显,多元化管线前景可期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作为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的领跑者,维立志博持续专注于中国及全球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 业化。 其实在冲刺IPO前,维立志博就已是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截至目前,维立志博已经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10.84亿元(人民币,下同),当中不乏 恩然创投、汉康资本、深创投等知名医药投资机构。备受资本青睐的背后,是维立志博领先的技术能力及具备前瞻性的业务布局。 2025年6月,维立志博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与半年前相比,这次更新的不只是财务数据, ...
德琪医药深度报告:聚焦肿瘤领域的创新先锋,TCE2.0蓄势待发
| 证券分析师: | 周豫 | | --- | --- | | 分析师登记编号: | S1190523060002 | | 证券分析师: | 霍亮 | | 分析师登记编号: | S1190523070002 | | 研究助理: | 戎晓婕 | | 一般证券业务登记编号: | S1190123070050 | P2 医药行业|公司深度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2025/06/04 德琪医药深度报告—— 聚焦肿瘤领域的创新先锋,TCE 2.0蓄势待发 报告摘要 德琪医药核心推荐逻辑:1) 塞利尼索已实现商业化,随着适应症扩增和上市地区增加,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2)临床管线: ATG-022是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CLDN18.2 ADC,CD73小分子抑制剂ATG-037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肿瘤中展现出积极疗效;3)早 研管线中,第二代TCE平台具备更高安全性和更强疗效,首款产品25H2递交IND。 估值和投资建议:基于NPV和DCF法,我们测算目标市值为58亿港元(汇率0.92),对应目标价为8.57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 A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