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Search documents
又省一笔钱!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来了 年贴息1个百分点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12 14:30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之后,两项贷款贴息 政策的细则正式明确。 据财政部消息,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贷款流程、贴息流程 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明确。 根据《实施方案一》,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 业经营主体满足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 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经办银行方面,《实施方案一》也明确了名单,包括3家政策性银 行、6家国有行和12家股份行。 据财政部同日消息,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 案二》),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等进行了明确。 根据《实施方案二》,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 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识别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 ...
两大政策齐发!服务业经营主体和个人消费贷款迎贴息“红包”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8-12 14:22
金融促消费再迎政策利好。8月12日,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日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亦同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重磅措施的落地,标志着从服务业经营主体到个人 消费者的贴息政策"组合拳"正式启动。具体来看,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聚焦餐饮、养老、托育等8类消费领域;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则为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直接面向消费者个人,通过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激活需求端潜力。两项政策在贴息比例设定上保持一致: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且 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既体现政策力度,又兼顾央地协同。 两大贴息"礼包"同步落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财政部牵头制定了两项贴息政策,于7月31日经国务院第65次常务会 ...
个人消费贷“国补”下月落地!每人每机构最多可贴息3000元
Xin Jing Bao· 2025-08-12 13:49
个人消费贷"国补"的实施细则靴子落地。8月12日,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 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个人消费贷贴息实施方案")。 个人消费贷贴息实施方案显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 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 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3000元。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是当前和未来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相关政策将有助于 提振国内消费。 此外,财政部等九部门还于同日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服务业贴息方 案"),将向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 主体发放相关贴息。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怎么补?能补多少?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该实施办法显示,此次贴息标准为年贴息比例 为1个 ...
个人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可享贴息,多家银行火速响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2:4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 loan interest subsidy policies aimed at boosting consumer spending and supporting service industry financing, with specific details on eligibility, subsidy limits, and participating banks [2][4][12]. Summary by Sections Personal Consumption Loan Subsidy Policy -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loan subsidy policy will be effective from September 1, 2025, to August 31, 2026, allowing residents to enjoy interest subsidies on loans used for identifiable consumption transactions [3][10]. - The subsidy covers single loans below 50,000 yuan and loans for key consumption areas such as home appliances,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with a maximum subsidy limit of 3,000 yuan per borrower [4][10]. - The annual subsidy rate is set at 1%, not exceeding 50% of the loan contract interest rate, with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finances covering 90% and 10% of the subsidy, respectively [4][11]. Service Industry Loan Subsidy Policy - The service industry loan subsidy policy supports loans to eight categories of service sectors, including hospitality, health, and tourism, with a maximum loan amount of 1 million yuan per entity [2][6]. - The subsidy period is capped at one year, with a 1% annual subsidy rate, and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finances will also share the subsidy costs [6][8]. - The policy aims to enhance consumption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capabilities, thereby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market vitality [4][12]. Implementation and Compliance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mpliance and monitoring, prohibiting misuse of funds and ensuring that subsidies are used for their intended purposes [7][11]. - A list of eligible banks for processing these loans includes major state-owned and joint-stock banks, ensuring broad access to the subsidy [6][11].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expected to streamline application processes and enhance efficiency in implementing these policies [13][14]. Future Outlook - Experts anticipate that the subsidy policies may be optimized based on their implementation outcomes, potentially adjusting subsidy rates and expanding coverage [15].
又省一笔钱!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来了,年贴息1个百分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8-12 12: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 体贷款贴息政策之后,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的细则正式明确。 据财政部消息,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 案一》),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贷款流程、贴息流 程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明确。 根据《实施方案一》,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 业经营主体满足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 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经办银行方面,《实施方案一》也明确了名单,包括3家政策性银 行、6家国有行和12家股份行。 据财政部同日消息,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 案二》),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等进行了明确。 根据《实施方案二》,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 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识别 ...
申请消费贷财政贴息需要哪些操作?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财政部一文回应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8-12 11:42
周二,财政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 案》,并答记者问,以下是记者问要点: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 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方案》,通过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协同 联动,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支持扩大内 需,同此前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及财政部同期出台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形 成"组合拳",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加力提振消费,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 与以往贴息政策重点支持投资端、供给端不同,此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从需求端发力, 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贴息资金由相关贷款经办机构直接在向借款人收取贷款 利息时直接扣减,提高消费者幸福感、获得感。在支持对象上,依托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差异化 的客群基础,广泛覆盖工薪阶层、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群,增强政策的普惠性。 个人消 ...
申请消费贷财政贴息需要哪些操作?财政部,最新回应!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8-12 11:28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一、促消费、扩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此次财政部门联合金融部门出台《方案》,背景是什 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工作。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 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 财政贴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财政部会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方案》,通过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强化财 政金融协同联动,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 支持扩大内需,同此前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及财政部同期出台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政策形成"组合拳",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加力提振消费,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 导带动作用,强化 ...
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Sou Hu Cai Jing· 2025-08-12 10:48
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要点如下↓↓ 支持范围 实施方案明确,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 家用汽车领域,包括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老龄人口或其子女购买的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服务,托育、 辅助生育消费等。 教育培训领域,包括资格证书培训考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等。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消费者通过具备资质的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 家居家装领域,包括家庭装修、家用电器、厨卫用品、家具等。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 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 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 ...
马上消费金融:警惕新型“线下取现”骗局,守护资金安全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8-12 09:2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公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前不 久,兰州公安破获了一起"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型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百万元,共抓获10名犯罪 嫌疑人。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极大,值得公众高度警惕。 2024年10月21日,兰州市城关区的马女士在一款名为"SOFLY"的App内参与刷单活动。起初,马女士通 过多次刷单操作,获得了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的返利,尝到"甜头"后,她对该"平台"深信不疑。在诈骗 分子的诱导下,马女士持续投入资金参与刷单活动。然而,当她尝试提现时,该"平台"系统提示出现错 误,账户已被冻结。马女士随即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如果要解冻账户,需要她提供25万元现金,通 过送货公司送至指定地点,待"工作人员"收到现金后才能进行解冻操作。 第三,在参与任何线上活动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随意透露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诈骗行为,如冒充客服、诱导转账等。因此,消费者应通过 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和服务,避免在不可信的平台上注册或输入个人信息。 第四,一旦发现自己可能被骗,请先保留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信息 ...
破解新市民金融服务难点
Xin Hua Wang· 2025-08-12 06:28
金融机构如何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应转变 观念理念,把新市民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把服务新市民纳入发展战略,加大支持力度。此外,要优化资 源配置,通过设立专项额度、加大内部激励等措施,逐步提高新市民客户占比,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对 新市民开户、结算、担保等方面的费用,能免则免,能降则降,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加大对新市 民"减费让利"。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 业、就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提升金融服 务均等性和便利度。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 转入城镇,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通知》提出,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 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3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 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 "这个群体融入城镇,也都会面临着安居乐业、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老人养老需求。3 亿左右的新市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