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

Search documents
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加快打造“双零”示范区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02 03:37
近日,胜利油田地面工程维修中心胜北维修服务部与甲方建立隐患治理协同机制,应用管道剩余寿命分 析预测模型,精准摸排胜利采油管理六区5公里老化管道,定位防腐薄弱点,采取常态化监测、应用"碳 纤维修复加强技术+金属表面重防腐防护技术"进行预防性加固和更换治理等方案,降低安全环保风 险。 事实上,采取"计划性维修+预防性维保"方式,推动"应急抢修"向"超前维保"转变,是地面工程维修中 心打造"零泄漏""零动火"示范区的有力举措。 与此同时,该中心持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力度,聚焦打造长寿命工程,应用卡箍连接与螺纹补 偿器等动火作业替代技术,改变站内阀组、井口流程连接方式,避免焊接动火作业;对深埋地下难修复 管线,应用高强度抗腐蚀单流阀、抗冲刷陶瓷弯头等部件,降低腐蚀风险,延长管线使用寿命和维修周 期;应用管道检测、碳纤维修复加强、法兰密封防护、管线清洗、储罐外壁自动除锈等新技术,以及水 力切割、冷焊粘接等非动火工艺,实现源头减量、风险降级。(大众新闻记者顾松通讯员崔洪颖王芳) 今年,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组织技术中心人员以孤东采油厂KD521接转站为试点,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重建地面流程三维模型,建立阀组流程数据库, ...
创新“强引擎”为发展提供“硬支撑”
Qi Lu Wan Bao· 2025-04-29 21:14
面对深井复杂工况与降本增效的双重考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聚 焦核心技术攻关与资源高效利用,在钻具制造、井控智能管理、老旧资源再生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 油气勘探开发注入强劲动能,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能源安全的"硬支撑"。 大众新闻记者顾松通讯员杨冬玲 激发钻具新效能 在"焊花"创新工作室,技术团队正对钻杆的加厚过渡带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传统钻杆结构缺陷导致应 力集中,容易引发刺漏事故。"钻具技术专家张铁军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模型介绍,"通过调整外径变径参 数和优化内外圆角半径,减少焊径部位与管体部位内径差值,可以降低管体等效应力,延缓疲劳裂纹产 生。" 技术团队迅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大通径高抗扭钻具研发。他们聚焦钻杆结构优化,突破传统设计瓶 颈,采用新型小锥度、大尺寸水眼螺纹替代传统接头,大幅提升抗扭性能;优化钻杆内部流通结构,消 除内部形状突变,显著降低钻井液流动阻力。 现场测试显示,新型钻具在同样使用常规钻井液时,地面泵压明显降低。如果保持原有泵压不变,通过 调大钻头水眼提升排量,省下的压力能转化为更强的破岩效率,让钻头打得更快更省劲。接头螺纹抗扭 强度比普通钻杆强六成多,既能应 ...
智能化助力培训“精准滴灌”
Qi Lu Wan Bao· 2025-04-29 21:11
事实上,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利用"双平台"协同,破解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构建起覆盖全员、全流 程、全场景的数字化培训生态,为培养智能化人才培养新标杆。 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强化数据驱动能力,推动培训资源与生产需求深度融合,为打造行 业领先的管具技术先导型公司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目前,该中心已整理上线管子修理工、抓管机司机、无损探伤工、井控装置等核心岗位练兵题目1162 道,内容涵盖安全规范、设备操作、应急处置等关键领域,员工可灵活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阶梯式训 练,推动培训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在强化日常练兵的基础上,他们深化"铁军在线e学平台"与中石化网络学院"管具培训专区"的功能融 合,构建"学练考评"一体化闭环机制。"管具培训专区"依据日常练习数据,组织开展靶向性HSE应知应 会、岗位技能达标等在线考核,实现培训效果可量化、可追踪;"铁军在线e学平台"对比分析员工专区 考核系统结果,动态调整日常题库练习内容,为员工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该中心探索以"铁军在线e学平台"为支点,拓展数字化培训生态。围绕"兵头将尾"能力提升目 标,开发安全履职、风险防控等管理类培训课程,增加班组长、基 ...
中石化申请可控震源点位布设及行驶线路设计方法专利,有效减少野外现场复核重复工作量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04:34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震源点位布设及行驶线路设计方法,布设方法包括:(1)建立GIS地 理信息数据库;(2)进行理论点位布设;(3)生成缓冲区;(4)进行隐患点位剔除;(5)进行线要素创建,并 沿线等间距生成点要素;(6)对满足可控震源施工条件的区域采用可控震源点位代替井炮的方式来进行 互补设计;(7)将预设点位下发野外现场复核点位班组;(8)野外班组现场复核增减点位;(9)对复核点位 进行测量放样。行驶线路设计方法包括:(1)根据每日采集任务量进行精确分区(2)分组规划(3)路线规划并 下发野外工作组。本发明可有效减少野外现场复核重复工作量,缩短点位预设计周期;以及进一步缩短 勘探周期,降低勘探成本。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 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898434.0033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石化石 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97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 1条,专利信息1435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2个。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2025年4月28日消息,国家 ...
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告别“表海”20余类报表精简至3张基础表
Qi Lu Wan Bao· 2025-04-27 21:09
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加重基层负担,更制约生产效率提升。为此,北疆项目部以"轻量化、低成本"为原 则,整合数据资源,将核心流程归纳为《基本信息表》《出入库表》《检修表》,员工仅需一次录入, 系统即可自动关联生成探伤报告、生产报表等8类文档,填报错误率从5%降至0.5%。 据了解,系统为每件工具赋予"身份证明",形成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输入识别号即可一键查询工具 位置、检修记录及使用历史,检索效率提升90%。同时,优化供井流程,自动提取数据生成供井单,现 场核对后10分钟即可完成发井,与过去发井前需现场抄录工具信息并反复核对的做法相比,效率提升 66%。 本报4月27日讯(大众新闻记者顾松通讯员杨冬玲)面对钻井工具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填表繁琐、数据分 散、追溯低效等问题,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以"基层减负"为突破口,在北疆项目部率先 试点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该中心引入WPS智能表格搭建钻井工具全过程管理系统,把20余类手工报表精简至3张基础表,填报效 率提升51%,工具全流程实现"一码贯通、数据共享",年节约人工成本812小时,为基层管理数字化转 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经验"。 北疆项目部工具班长期受困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