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种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周乃翔在聊城调研时强调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全力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Da Zhong Ri Bao· 2025-06-11 01:02
周乃翔指出,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切实增强做好"三夏"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落实落细粮食生产帮包 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的作用,强化农资、供水、装备等支撑保障,给农业 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强粮食生产、收获、储备、加工等各环节减损,确保粮食丰产丰收。要落实粮食收 储政策,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夏种质量, 细化田管技术方案,确保"种后即管"。要加强气象精准预报和风险预警,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要加大农机安全、麦田防火等宣传培训,确保"三夏"安全形势稳定。(记者 袁涛) 当前全省夏粮收获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周乃翔来到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代屯村"吨半粮"产能区,实 地察看小麦收割现场,详细了解麦收进度、小麦单产、农机服务保障、农机作业安全等情况。他说,今 年夏粮生产形势良好、丰收在望,要科学组织抓好小麦收割,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深入挖掘机收减损潜 力,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要抢抓农时压茬播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全力保障秋粮稳产丰产。 在创聚农服中心,周乃翔听取高端农机装备配备、联农带农机制建设等情况介绍,希望中心加大农 机推广运 ...
绿色生产、科技护航 夏收季田间地头粮食丰收果实飘香
Yang Shi Wang· 2025-06-10 08:44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在山西河津市的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新技术、新农机的应用让这个夏收季"科技 范"满满。 今年,河津市的示范基地里有2000亩小麦正在创建"吨半粮田",种粮大户侯金龙种植的500余亩小麦是其中一个"试验田"。在农技人员的引导下,他采 用了"滴灌+水肥一体化+密植栽培"三位一体技术后,每亩地节水4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将黄河滩漏水漏肥的沙土地打造成了"吨半粮田"。 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涉及5个乡镇(街道),小麦种植面积12.12万亩,集中连片的种植模式特别适合大型农机具高效作业。 当地调派了15台联合收割机,其中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而且粮箱的储存量达到了1万斤左右,机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核心举措,通过将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配比、一次喷施,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 风、防倒伏的"三防"目标,有效延长小麦灌浆期,提高千粒重,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小麦单产。 江西:夏种进入高峰期 绿色生产效益高 为推动这项生产技术的落实,江西在6个县70多个示范片内进行示范推广,通过统一育秧、机插 ...
【环球财经】为平抑米价 日本拟再投放20万吨储备米
Xin Hua She· 2025-06-10 08:30
新华财经北京6月10日电(陈立希)日本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10日说,为平抑大米价格,日本 政府计划进一步投放20万吨储备米。 日本政府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用于在发生灾害、大规模歉收等情况下向市场投放。今年3月以来, 农林水产省为平抑米价已向市场投放四批储备米,但收效不明显。今年5月,时任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 声称,自己"从未买过大米,因为支持者送来很多大米,多到可以出售"。舆论哗然,江藤拓引咎辞职。 日生基础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小前田大介先前表示,长期以来,日本农业政策以防止米 价下跌为目标,对投放储备米态度非常谨慎,叠加政府收集信息和预测速度赶不上剧烈的供需变化、制 度掣肘和部门间协调需要时间等因素,导致紧急时期也无法灵活投放储备米。 (文章来源:新华社) 日本农林水产省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26日至6月1日这一周,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为4223 日元(约合209元人民币),较前一周下降37日元。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大米价格首次连续两周回落。 然而据共同社报道,当前米价仍维持在每5千克4000日元以上的高位,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能否把米价 降至政府提出的"3000日元区间"备受 ...
日本米价降至5公斤均价4223日元,连跌两周
news flash· 2025-06-10 03:01
日本农林水产省6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26日至6月1日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每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为 4223日元(约合人民币210元),较前一周下降37日元,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回落。 ...
水稻质量上去了 品牌才有影响力
Liao Ning Ri Bao· 2025-06-10 01:51
今年,洪蕴来种植的水稻面积突破8000亩,同时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水稻面积超过10万亩,生产的"沈北七星"品牌大米在线上线下俏销。数字化育苗、无 人机运苗、自动翻耙地、自动插秧、自动收割、自动加工,他一边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全流程"智慧"种稻,一边编制"种粮手册",从种到收细化标准, 改"产量订单"为"标准订单",提升水稻质量。 全国十佳农民洪蕴来编制"种粮手册",从种到收,标准写得明明白白—— 水稻质量上去了 品牌才有影响力 本报记者 陶阳 "秧栽得立整,补苗时就能闲下来半拉膀子。"芒种时节,正是以往水稻补苗的高峰期,然而,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青年农场,却不见忙碌的场 面,这里的秧苗补植早已结束,全国十佳农民、种粮大户洪蕴来将此时的轻松归功于不久前进行的机械化、数字化插秧,"这家伙认干,还准成!" 半个月前,青年农场的水稻插秧进入冲刺阶段。放眼望去,连成片的稻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池子里,无人驾驶自动插秧机沿着预设的"AB"线往返跑。 空中,无人机不时飞过,将苗盘稳稳递到副驾手中。随着秧爪往复摆动,插秧机身后,6行笔直的秧苗在水里栽好,显得生机勃勃。 "你看,这苗栽得多直溜儿。自动插秧机干活儿板正、不丢垄 ...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新麦市场新动向: 政策定盘 需求破局
He Nan Ri Bao· 2025-06-08 23:37
近期,全国小麦进入收获关键期。截至6月8日17时,河南已收获小麦8369.9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 98.3%,麦收接近尾声。 而截至6月5日的全国数据显示,全国冬小麦已收割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分地区来看,湖北、四 川、安徽麦收基本结束;江苏、陕西近四成半;山西近两成;山东过一成半。随着主产区麦收持续推 进,全国麦收进度正不断加快。 大量新麦不断涌入市场,小麦价格走势引发关注,农民收益能否得到保障?市场又有哪些利好因素? 新麦上市市场短暂调整 "5月湖北新麦开镰时,价格一路走高。"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高级分析师王向博介绍,作为全 国新麦"价格标杆",由于新季小麦生长期遭遇干旱和干热风考验,市场存在减产预期。但后期,偏旱气 候反而助其摆脱了降水偏多可能导致质量不佳的困扰,多数新麦达国标二等以上,面筋含量也高于往 年,经营主体积极采购。当时,基层收购价冲到1.2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也达1.23元/斤—1.24元/斤。 但市场形势很快发生变化。"主产区收割全面展开后,市场发现减产没那么严重。"王向博说,不少地方 因抗旱得力、管理到位,小麦甚至实现增产。而且此前企业因担心减产囤了不少陈麦,如今采购新 ...
机声隆隆麦飘香
Jing Ji Ri Bao· 2025-06-08 22:06
同时,东阿县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700余台,玉米播种机等其他各类机械1万余台,全力确保夏粮颗 粒归仓,秋粮应种尽种、种足种好。 "开镰喽!"在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狮子楼街道刘灿明村,随着农机手邵贵帅一声吆喝,收割机开足马力驰 骋在麦田中,一排排小麦被整齐地切割、脱粒。 既要"产得出"又要"储得好"。"以前,粮食霉变损失大,现在集中晾晒省心又省力。"在大布乡高庄村, 村民王月英边整理小麦边笑着说。今年,占地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晾晒场在夏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 为保障粮食归仓的坚实后盾。据了解,该晾晒场的烘干塔配备了智能化温控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年可 处理5000吨粮食,效率提升40%。目前,已累计烘干小麦近千吨。 为确保今年"三夏"期间生产安全,济南市莱芜区强化服务保障,搞好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农机事故应急 演练,培训机手160人次。"全区已备好联合收获机510台套,拖拉机2000余台,玉米播种机800多 台。"济南市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李立国说。 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田间响起,菏泽市鄄城县93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在彭楼镇李庄村,麦粒 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今年风调雨顺,再加上科学 ...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Xin Hua She· 2025-06-07 23:14
新华社西安6月7日电 风吹麦浪绿渐黄,蝉鸣一声夏始忙。芒种节气刚过,地处终南山下、神禾塬上的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江兆村的成片粮田,迎来了一年中紧张的麦收时节。伴随着三台大型联合 收割机的轰隆作响,看着一辆辆谷物拉运车在田间行驶,眼前紧张的小麦夏收景象,让记者有些目不暇 接。 神禾塬上超2.2万亩的这片麦田,以种植方式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为目标,多年来,一直都 是陕西省粮食(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所在地。因为产量稳定、品质优良,让已在这片土地耕 种多年的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对今年的夏收,依旧信心满满。 紧盯作业农机具的前行轨迹和出谷速率,忙里偷闲间,薛强在田垄边与记者攀谈了起来。 薛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陕西关中平原遭遇多年未见的冬春连旱,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成取得的成 效,他们粮田基本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这茬小麦播种以来,受益于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布设的水肥一 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只要麦田需水,我就能在手机上实时操作,通过高杆喷灌、地埋伸缩式喷灌等7种 技术模式,实现精准控水、及时灌溉、节约用水。" 他告诉记者,测产结果显示:西农733、长丰2112等优质、高产、抗病品 ...
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进行立法听证,高标准农田管护、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受关注
Da Zhong Ri Bao· 2025-06-06 01:06
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种粮?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省人大代表,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杜海霞心头。就"关于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的?在支 持粮食生产者科学种粮、提高粮食产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种粮成本等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 法可以吸收到条例中?"这一方面听证时,杜海霞发言了。她建议,条例增加支持区域特色发展、加强 社会化服务体系商业运作等内容,这样能吸引村级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广泛参与,探索出一条政府领 办、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粮食生产者的收益也会大大提 升。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食科科长关秀敏建议,条例应增加有关内容,进一步支持科研机构与农 户合作,推广高产、抗逆新品种及节水节肥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者收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充足的粮食储备,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围绕条例草案着力建立健全政府粮食 储备检查制度等有关内容听证时,滕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葛全振建议,进一步明确相关企业质 量安全责任及违规处罚措施,确保"谁储粮、谁负责,谁管理、谁担责",还应从法律层面赋予监管部门 执法权限,对拒绝检查、虚报数据等行为设定罚款、 ...
农业“大脑”护航“三夏”跑出加速度 紧盯产粮目标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
Yang Shi Wang· 2025-06-04 07:16
央视网消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5年以来,各粮食主产区紧盯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抓实抓细大面积单产提升措施, 全方位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眼下,在东北粮仓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上,春播已基本结束,大部分地块墒情较好,已陆续出苗,孕育着新一季的丰收希望。 与此同时,在广袤的冬小麦主产区,麦收已过四成,进度快于2024年同期,夏粮丰收有基础。 2025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施稻谷、小麦、玉米 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预计,2025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左右。 2025年,我国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再建8000万亩左右。 2025年,我国聚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5大主要作物,在东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华南、西北、西南6大关键区域,创新探索推广 一批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粮油单产潜力。 针对"三夏"期间天气复杂多变的情况。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正在加速建设"平急两用"的区域性综合应急服务中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目 前,麦收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