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监管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香港金管局即将公布稳定币牌照监管细则
news flash· 2025-07-29 03:44
7月29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在即,多家机构确认,香港金管局将于今日下午4时30分举行稳定币 发行人监管制度技术简报会。技术简报会将由金管局高层团队主持,包括副总裁陈维民、助理总裁(法 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助理总裁(货币管理)何汉杰,以及数字金融主管何泓哲等。香港金管局 此前曾表示本月将发布稳定币配套执行指引,明确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等核心监管细则。监管也提醒 市场应理性看待,切勿过度炒作,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数量严格控制在个位数,计划于年内完成发 放。(智通财经 闫军) ...
香港信报:香港金管局将削减成本并冻结招聘
news flash· 2025-07-28 04:40
据香港本地媒体信报报道,香港金管局计划削减明年的成本,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减少财政赤字。香港金 管局计划在今年预算数字基础上,削减2026年的一般营运费用5%,并且不会新增员工。香港金管局回 应询问时表示,金管局在制定开支预算和人事安排时,一直恪守严格的财政纪律,并考虑到持续营运和 战略发展的需要。 ...
拓展金融为民渠道
Jin Rong Shi Bao· 2025-07-25 05:28
Group 1 -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s Lingche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Bureau has actively implemented a financial for the people concept, achieving significant results in protecting financial consumer rights in Lingcheng District, Dezhou, Shandong [1] - A multi-channe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cluding a "Financial Dispute Resolution Joint Committee" with various local institutions, resulting in a 100% satisfaction rate among financial consumers [1][2] - The bureau has conducted 52 consultations, resolved 6 complaints, and mediated 3 pre-litigation disputes this year [1] Group 2 - The bureau has combined centralized and localized financial knowledge promotion, organizing training sessions and public awareness activities, with a total of 37 themed promotions and nearly 130,000 online clicks [2] - Focus areas include preventing telecom fraud, rational investment,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secure payments, and insurance coverage [2] - The bureau has conducted 4 street and building campaigns and 2 legal lectures to combat illegal fundraising, effectively blocking 11 potential risks [2] Group 3 -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een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online policy promotio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38 online credit products, 17 specialty loan products, and 20 free service items [3] - A total of 13,369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ave been visited, with 4,433 receiving credit totaling 3.401 billion yuan and 1.157 billion yuan in loans issued [3] - New insurance products have been introduced, providing coverage for 37,535 individuals under "Dehui Insurance" and risk protection for 15,952 individuals amounting to 757 million yuan [3]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谈稳定币监管:避免过度炒作、严防金融风险,牌照制度摘要将于下周公布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24 11:53
每经记者|黄婉银 特约记者丨李旭馗 每经编辑|张海妮 7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发文再谈稳定币监管,强调需为当前稳定币市场的过度炒作降 温,并阐述了监管机构在稳妥、可持续原则下推动《稳定币条例》落地的下一步举措。他透露,香港金 融管理局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详细说明牌照申请的具体安排。 文章发布于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网的专栏《汇思》中,该栏目由高层人员撰写,阐述香港金融管理局一些 重要的新政策及工作或公众关心的其他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是自2022年年初以 来,余伟文第四次在《汇思》栏目中探讨稳定币相关话题。 余伟文指出,稳定币作为新兴支付工具进入传统金融体系有其积极意义,但必须警惕市场和舆论的过度 炒作。他列举了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一是过度概念化。余伟文表示,围绕稳定币的讨论容易集中于其对传统金融特别是支付体系的颠覆作 用,但是一旦要由虚入实,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转到应用场景和具体安排,就出现明显落差。 据悉,目前已有数十家机构接触香港金融管理局,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 路性质。但大多仅停留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发展、提升外 ...
香港金管局:向公众宣传推广任何无牌稳定币,均属违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23 08:28
7月2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再次发文给稳定币降温。 此外,余伟文还非常关注泡沫化趋势。近期随着稳定币概念的热炒,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情绪,一些 上市公司,不管本业与稳定币或者数码资产是否相关,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即"点石成金",股 价即应声上涨,股票交易量大增之余,公司知名度亦得以大幅提升。 余伟文强调,在开始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失望者不在少数。而即使取得牌照,基于稳 步发展的考虑,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希望投资者 在消化市场"利好"消息时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同时,余伟文还提醒,最近已经出现了借推销数码资产和稳定币进行的诈骗行径,令民众蒙受损失。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按照条例规定,自生效日起,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任何无牌稳定币均属违 法。他希望市民提高警觉,以免误堕法网。 在文中,余伟文多次强调将加强监管来防范《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据余伟文透露,近期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更大的关注点在于如何避免稳定币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洗钱 工具,特别是在跨境使用的场景中。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的年度经济报告中,就用了不少篇幅强调防范 稳 ...
香港金管局:向公众宣传推广任何无牌稳定币,均属违法
证券时报· 2025-07-23 08:17
7月2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再次发文给稳定币降温。 余伟文表示,已经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表达对稳定币牌照的兴趣,但初期只会发放数个稳定币牌 照。余伟文还强调,争取在7月底正式发布《稳定币条例》下的监管和反洗钱两份指引,而金管局将于下周公 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文件会阐述金管局接受和处理牌照申请的安排。 在文中,余伟文表示,稳定币作为新兴的支付工具,并通过监管而逐渐进入传统金融体系,有积极的意义,公 众对它的功能和发展前景感兴趣并有所期待非常正常。但他认为,近期市场和舆论的过度炒作值得关注。 一是过度概念化。余伟文认为,当前围绕稳定币的讨论容易集中于其对传统金融特别是支付体系的颠覆作用, 但是一旦要由虚入实,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转到应用场景和具体安排,就出现明显落差。他以香港的经验为例, 至今已经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路性质。总 结这些接触发现,很多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如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发展、提升外汇市场效 率等愿景,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落实计划,更遑论具备管控风险的意识和 能力 ...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严防金融风险 避免过度炒作稳定币
Xin Hua Cai Jing· 2025-07-23 06:41
新华财经香港7月23日电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23日发文表示,稳定币作为新兴支付工具通过监管 逐渐进入传统金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有必要防范市场和舆论过度炒作,严防金融风险。 余伟文认为,围绕稳定币的讨论容易集中于其对传统金融特别是支付体系的颠覆作用,但是一旦要由虚 入实,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转到应用场景和具体安排,就会出现明显落差。参与稳定币可以有多种模式, 他建议,对于一些机构而言,较实际的做法可以是与其他稳定币发行机构合作,提供应用场景,而非追 求作为发行主体。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泡沫化趋势。余伟文强调,近期随着稳定币概念的热炒,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 情绪。而金管局早前已明确表明,在初期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而即使取得牌照,基于 其希望稳步发展的考虑,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希 望投资者在消化市场"利好"消息时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据悉,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文件会阐述金管局接受和处理牌 照申请的安排。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稳定币是近期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讨论较多的课题。余伟文指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稳定币 ...
刚刚,稳定币新消息!
Sou Hu Cai Jing· 2025-07-23 05:25
【导读】香港金管局余伟文: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7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撰文表示,下周将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 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余伟文表示:"近期,市场上针对稳定币牌照申请程序存在不少传言,我们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 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阐述金管局接受和处理牌照申请的安排"。 余伟文指出,要以稳妥、可持续的原则落实《稳定币条例》,避免过度炒作,并严防金融风险。 避免过度炒作稳定币 稳定币作为新兴的支付工具,将逐渐进入传统金融体系。余伟文强调,有必要防范市场和舆论过度炒 作。 余伟文提到几类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过度概念化。关于稳定币的讨论容易集中于其对传统金融特别 是支付体系的颠覆,但是一旦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转到应用场景和具体安排,相关讨论就存在明显落差。 目前,有数十家机构曾主动接触香港金管局团队,但很多机构停留在概念阶段。比如,有机构提出要提 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发展、提升外汇市场效率等愿景,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无法提出切 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落实计划,更遑论具备管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而能提供应用场景的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对稳定币的降温力度仍需加强
另一更值得关注的是泡沫化趋势。余伟文称,近期随著稳定币概念的热炒,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情 绪,一些上市公司,不管本业与稳定币或者数字资产是否相关,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股价即 应声上涨、股票交易量大增之余,公司知名度亦得以大大提升。 余伟文重申早前香港金管局已明确表明,在初阶段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并建议投资者在消化市场 所谓"利好"消息时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余伟文表示,《稳定币条例》通过以后,香港金管局立马落实条例的监管和反洗钱两份指引征求市场意 见,目前正根据反馈意见适当调整指引的要求,争取在7月底公布。预期最终的定稿与咨询草稿不会有 太大的调整,而鉴于国际监管的共同关注,在反洗钱方面会订立更严谨的要求,尽量减低稳定币成为洗 钱工具的风险,务求让香港稳定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余伟文表示,有必要防范市场和舆论对于稳定币的过度炒作,最近有以下一些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过度 概念化。余伟文透露,以香港的经验为例,至今已经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 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路性质。但很多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如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 率、支持Web3.0发展、提升外汇市场效率等愿景,但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券商中国· 2025-07-21 23:19
近期,社会上出现以"快速致富""无需偿还债务"为诱饵的"职业背债"骗局,部分消费者因轻信此类虚假 宣传陷入困境。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7月21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根据风险提示,"职业背债"陷阱主要有以下套路: 虚假宣传引诱。以"无需还款即可获得高额回报""只需贡献自己征信""短时间轻松获得高额酬劳""不用本 人偿还债务"等话术为诱饵,吸引目标人群。 伪造材料骗贷。制作虚假职业证明、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资料,将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包装成"优 质客户",骗取银行贷款。 抽取高额分成。获取银行贷款后,不法分子抽取高额分成,将相关债务和风险全部转嫁给背债人承担。 风险提示称,一旦成为"职业背债人",将面临诸多风险隐患: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监管总局提示: 提高风险意识。切记任何承诺以个人名义贷款,却声称"不用你还"的话术,本质都是骗局。面对"职业背 债"这类看似轻松赚钱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铤而走险,贪小失大。 珍惜个人信用。信用记录是个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第二张"身份证",要合理规划收支,按时偿还各类债 务,不随意为他人担保,不参与任何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