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药

Search documents
和讯投顾韩东峰:大盘窄幅震荡,银行板块再次稳定指数
He Xun Wang· 2025-07-02 13:09
因为通过减产情况之下,呢可以让供需双方原来的这种不平衡,逐渐的打破这种啊这个供方啊过剩的这 样一个现象,那如此一来的话价格稳定和市场的良性的运行是一个好现象,那所以在下午的时候为什么 它又冲了一波,呢我们看到今天涨幅榜第一的板块是谁?啊是钢铁。钢铁这个行业大家都知道,大部分 的钢铁企业的毛利率都非常低,几乎在个位数,而且有部分钢铁厂一直是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那所以 这种情况之下,呢呢那你说这个价格一直萎靡不振,是不是需求方面的一个供需的失衡?呢很显然对 吧?钢铁原来的主要供应大户一方面就是房地产和基建,那这些年房地产和基建对钢材的东西需求方面 朋友们都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说呢那既然光伏设备行业啊能够进行通过减产来提振整体的市场信心,来 打破这种供需平衡,那钢铁作为多年状态是不是也有这种反内战预期,呢所以它的这个上涨啊又再次激 励了光伏设备行业,那么这样的行业呢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啊行业相模仿,比如说下午涨起来的煤炭 煤炭前些年的整体价格,大家也可以看到从行业的整体平均毛利率也可以看到,再比如说像其他的一些 建材水泥那也出现在了今天的涨幅榜的排名当中,建材也在那下面,甚至包括房地产板块今天也是一个 红盘报出的状态 ...
年内新增7家“A+H”公司 超60家A股公司更新赴港进度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3 16:39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呈现"新消费+硬科技"的双引擎格局。 6月23日,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花智控")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截至目前,年 内已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分别是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 天味业、三花智控,涉及矿业开采、光伏电池、创新医药、食品等领域。 此外,还有超60家A股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并持续更新进度。从进展来看,安井食品已通过港交所聆 讯,纳芯微、三一重工等28家已递交上市申请,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等已拿到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备案通 知书。 为何今年A股公司热衷筹划赴港上市?综合来看,政策因素、公司全球化战略、港股流动性改善等是主 要原因。 大型"A+H"项目涌现 形成示范效应 Wind资讯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截至6月23日,年内有35家公司在港上市,首发募资额约996.99亿 港元。其中,大型"A+H"企业示范效应显著,7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首发募资额约770.16亿港元。此外, 超60家A股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频获新进展。 这得益于政策支持。一方面,中国证监会于去年4月19日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 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
5月VC/PE的IPO成绩单
投中网· 2025-06-17 06:27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越 J Curve ,作者超越J曲线 超越 J Curve . 用数据延伸你的阅读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本期带来2025年5月IPO报告,能源及矿业募资金额最高,医疗健康账面退出回报最高。 作者丨 投中研究院 来源丨 超越 J Curve 核心发现 2025年5月,共计18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股成功IPO,合计募资500亿元;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A股IPO大幅回落,港股A+H赛道持续升温,中企赴美上市前景待持续观察; 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1%。 2025年5月,共18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金额500亿元;本月IPO募资金额TOP5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恒瑞医药、钧达股 份、威高血净、Mirxes;IPO集中行业为能源及矿业、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消费、传统制造;IPO集中地域为福建、江苏、海南、浙江、山东。 全球中企港股IPO表现最突出 2025年5月,共计18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IPO数量同比上涨38.46%,环比下降25%;IPO募资金额共计500亿元,同比上涨 7.33倍 ,环比上涨2. ...
向“新”发力夯实经营业绩沪市公司2024年形稳势升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5-05 18:18
◎记者 祁豆豆 4月30日,沪市主板、科创板公司完成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显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 沪市主板再次呈现基础稳、韧性强的底色。上市公司以积极有为的微观笔触,描摹出中国经济大格局的 稳健"形制"。科创板上市公司坚定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以点带面、稳链强链,引 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新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 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科创板力量。 经营业绩底盘稳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净利润 4.1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4%。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 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主板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 至15%,2024年已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2025年一季度,实体企业净利润重拾升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 转正。 拉长时间看,沪市主板稳定性力量不断增量扩围。近五年,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5%。 744家"长跑型"公司近五年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复合正增长,贡献近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出炉:创新“浓度”高 回报能力强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5 16:08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4月30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共计有5413家上市公 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72万亿元。 2024年,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A股上市公司业绩整体稳中有进,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优化, 回报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整体业绩稳中有进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从板块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科创板公 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21.70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 收入20.82万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265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平均实 现营业收入6.82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 以旧换新政策发力,汽车、家电、数码产品迎来"焕新潮"。沪市家电行业全年净利润增长5%,其中四 季度净利润增长16%。深市大消费行业合计营业收入56831.01亿元,同比增长3.75%;净利润3264.57亿 元,同比增长17.62%。 从盈利情况来看,沪市主板公司净利润4.35万亿元,同比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