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医食品

Search documents
圣桐特医赴港上市,单一产品贡献9成收入;上市前大额分红4.67亿,2.44亿进入创始人口袋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7:50
(图片来 源:圣桐特医官网) (图片来源:香港交易所)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日前,生产水解奶粉的特医食品供应商圣桐特医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从圣桐特医披露数据来看,特医食品似乎是一门好生意,圣桐特医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71%。收入方面,圣桐特医的营收也在3年间翻了1.7倍。虽然如此, 但圣桐特医的净利率却仅有11.3%。 回看圣桐特医的业务,9成收入都来自同一产品、存货周转率逐年增加、研发投入不足2%等问题,都将成为其成长发展上的阻力。 除此之外,圣桐特医在上市前突击进行大额分红之后,却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将用募得资金用于研发。 单一产品依赖"症" 日前,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下称"圣桐特医")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圣桐特医是一家特医食品提供商,主要从事特医食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据圣桐特医官网披露,圣桐特医旗下共有5大产品线,分别是过敏防治产品、早 产儿产品、无乳糖产品、全营养产品及代谢障碍产品。 (图片来源:圣桐特医官网) 特医食品指的是经过特殊加工和配方设计,以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障碍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营养或饮食需求的配方食品。目前,圣桐特 ...
圣桐特医上市前大额分红:资金“提前起舞”,背后逻辑几何?
3 6 Ke· 2025-06-20 09:24
近日,港股有一家公司递交了招股书,引起了我的注意。 圣桐特医,一家专门做特医食品的公司。 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特医食品,特医食品,就是专门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 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置而成的配方食品。 简单来讲,就是给一些病人吃的饭。 目前是一个稍微小众的赛道,圣桐特医此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可以说是很有勇气,而且据了解,暂 时中国并未有上市公司以特医食品为主营业务,所以笔者觉得对圣桐特医的商业模式研究有一定意义。 业绩优等生光辉下,暗藏隐忧? 先从行业角度来看,特医食品适用人群集中在"婴幼儿及老年人群",目前来讲,行业发展前景不错。 一是如今老龄化趋势,得慢性病及特殊病症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潜在需求规模在不断上升,而且需求呈 现刚性。 二是尽管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家长对孩子的精细化养育趋势愈发显著,对专业营养的认知也在不断 提升。因此,特殊营养需求婴儿对特医食品的渗透率正在不断提高。2024年,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 模已达到135亿元,占特医食品市场的比例为58.2%。 在此行业背景下,圣桐特医上市的前景是很可观的。 根据招股书显示,圣桐特医2022 ...
特医食品现IPO选手,圣桐特医欲上市,被质疑重营销轻研发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7 11:26
背靠圣元集团,估值26亿元,这家本土特医食品企业正冲刺港股IPO。 近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圣桐特医")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中 信证券(香港)担任保荐人。该公司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过敏防 治、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及代谢障碍等五类产品线。 作为本土特医食品龙头,圣桐特医由圣元集团创立,后者是国内知名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创始人为张 亮。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张亮家族"从2019年开始孵化以特医食品为主营业务的圣桐 特医,如今进一步推动圣桐特医冲刺IPO,意味着其将加大对特医食品市场的布局。而目前国内特医食 品市场,仅雀巢、达能两家外资企业就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圣桐特医占比不足7%。 幕后大股东指向圣元国际 高瓴、中金资本等入局 2018年后,随着配方注册制落地,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迎来洗牌,加上近年来国内生育率持续下滑,婴 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需求面临萎缩,传统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均在思考转型方面,"张亮家族"显然已经找 到发力的新赛道,把目光投向了更具潜力的特医食品市场。 近三年派发大额分红 面临产品单一化风险 根据招股书,圣桐特医 ...
张亮家族控制的圣桐特医市场处于弱势 3年分红3.6亿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6 00:20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港交所网站近日披露了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圣桐 特医")的招股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圣桐特医是特医食品提供商。招股书显示,圣元香港是圣桐特医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48.68%。圣元香港与张梦然合计持有圣桐特医股份的52.26%。 圣元香港是一间由圣元国际全资拥有的公司,而圣元国际则由BeamsPower全资拥有,该公司由孟 秀清全资拥有。孟秀清与张亮为配偶关系。张梦然为孟秀清和张亮之子。孟秀清、张亮、张梦然、 BeamsPower、圣元国际及圣元香港构成上市规则项下的公司的控股股东。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91.2百万元、654.2百万元、834.1百万元,调整后净利润(非国 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120.7百万元、175.0百万元、199.4百万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 108.9百万元、135.7百万元、156.1百万元。 北京商报6月11日发布报道《转战港股,"张亮家族"控制的圣桐特医暗藏隐忧》。该报道称,另据 灼识咨询数据,雀巢以57%市占率位居第一,达能以18.4%紧随其后。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沈萌表示,"虽然是本土最 ...
这家“中国第一”冲刺上市,做特殊婴儿生意,毛利率达71%
IPO日报· 2025-06-16 00:01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两年后,圣桐特医实现早产及无乳糖配方乳粉的商业化,这是中国特医食品品牌商业化的首个特医 食品产品。 中国首家特医食品企业要来港股了! 近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下称"圣桐特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 板上市,中信证券是独家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这家由圣元集团创立的中国特医食品龙头,近三年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年均复合 增长率分别为30.3%、28.5%,毛利率高达71%, 背后有弘晖基金、创新工场、高瓴创投、中金 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估值达26亿元。 AI制图 本土第一 圣桐特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圣元集团旗下的圣元营养成立了特医食品事业部,是中国最 早的特医食品专业部门之一,开始开发针对特殊医疗状况婴儿的特医食品产品。 2011年,圣桐特医成为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 2013年,公司以圣元品牌之名推出牛奶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产品。 2015年,以圣元品牌推出氨基酸配方产品。 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启了 特医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时代。 2018年,公司牛奶蛋白部分水 ...
这家“中国第一”冲刺上市,做特殊婴儿生意,毛利率达71%
IPO日报· 2025-06-15 11:25
近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下称"圣桐特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 板上市,中信证券是独家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这家由圣元集团创立的中国特医食品龙头,近三年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年均复合 增长率分别为30.3%、28.5%,毛利率高达71%, 背后有弘晖基金、创新工场、高瓴创投、中金 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估值达26亿元。 AI制图 本土第一 圣桐特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圣元集团旗下的圣元营养成立了特医食品事业部,是中国最 早的特医食品专业部门之一,开始开发针对特殊医疗状况婴儿的特医食品产品。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中国首家特医食品企业要来港股了! 两年后,圣桐特医实现早产及无乳糖配方乳粉的商业化,这是中国特医食品品牌商业化的首个特医 食品产品。 2011年,圣桐特医成为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 2013年,公司以圣元品牌之名推出牛奶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产品。 2015年,以圣元品牌推出氨基酸配方产品。 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启了 特医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时代。 2018年,公司牛奶蛋白部分水 ...
转战港股,“张亮家族”控制的圣桐特医暗藏隐忧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1 15:28
港股或迎来首家国产特医食品上市公司。6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港交所获悉,近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圣桐特医")向 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圣桐特医前身为圣元特医事业部,幕后实控人是圣元国际的"张亮家族"。中国特医食品市场有巨大增长 潜力,背靠圣元国际,在特医食品注册制度加持下,圣桐特医能否打破外资品牌垄断,需要打个问号。 前身圣元特医 据圣桐特医官网,其成立于2019年,前身可追溯到圣元特医事业部,是中国最早的特医食品专业部门之一,专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港交所公布的圣桐特医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其在2021年宣布企业名称为"Sainte"和"圣桐特医",后通过一系列增资、股权转让,于2022年脱离圣元营养 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元营养")。 根据招股书,今年5月最新一次的增资和股权转让,圣桐特医的股东有19个之多,其中控股股东为圣元营养(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元香港"),持 有48.68%股份。圣元香港的母公司为圣元国际有限公司,幕后大股东是孟秀清,孟秀清是张亮的妻子。此外,张亮和孟秀清的儿子张梦然持有圣桐特医 3.58%股权。 ...
从奶粉巨头到特医新兵,张亮低调推进圣桐特医IPO,递表前大额分红
3 6 Ke· 2025-06-10 23:55
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市场正悄然崛起,成为食品行业的一片新蓝海。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约人民币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1%。预计到2029年将继续增长至531亿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 在这一背景下,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桐特医")于今年5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中信 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圣桐特医背后,不仅有乳业大佬张亮的低调布局,还有高瓴资本、创新工场等知名机构的加持,以及公司自身独特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潜力。 然而,圣桐特医的上市之路并非没有隐忧,单一类别产品依赖、上市前的大额分红等问题,也使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质疑。 乳业大佬张亮低调推进IPO,高瓴资本、创新工场参投 圣桐特医公司2019年在青岛成立,但该公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公司作为圣元集团旗下圣元营养的特医食品事业部成立。 圣元集团是由乳业大佬张亮在1998 ...
新股前瞻|圣桐特医资不抵债 毛利率超过70%的特医食品生意也不好做?
智通财经网· 2025-06-07 04:41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特医食品已不再是医院里 的"小众产品"。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141亿美元(约1000亿人民币),预计2030年将达 218亿美元,年增速超6%。而中国作为增速最快的市场,2023年规模约14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 大关,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16%。 百亿赛道中,有选手跑步进入资本市场。据港交所5月30日披露,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 公司(简称:圣桐特医)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圣桐特医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 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特医食品品牌榜首,并在所有特医食品品牌中占 据第四席位,市场份额为6.3%。此外,圣桐特医在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特医食品品牌榜 首,并在所有特医食品品牌中占据第三席位,市场份额为9.5%。 毛利率超过70% 特医食品龙头利润仍不稳 圣桐特医的征程始于2005年,当时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尚无自主品牌,公司成立了中国首家特医食品专业 部门之一。2007年,公司商业 ...
圣桐特医港股IPO:产品注册优势显著但过度依赖过敏防治产品线
Jin Rong Jie· 2025-06-03 09:49
5月30日,圣桐特医(青岛)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圣桐特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然而,圣桐特医也面临明显的业务风险和挑战。首先,公司产品结构过于集中,过敏防治产品贡献了公 司绝大部分收入,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占总收入的85.5%、88.2%和90.3%,对单一产品线的过 度依赖可能导致业务波动风险。其次,公司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末均存在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 人民币170.0百万元、人民币237.2百万元及人民币404.5百万元,显示公司存在短期偿债压力,虽然这主 要是由于与授予少数权益股东的优先权相关的金融负债所致,且该优先权已于2025年1月终止。 此外,市场竞争加剧也是公司面临的挑战。截至2024年底,约有60家企业在中国注册了特医食品产品, 其中注册婴儿特医食品产品的企业不足20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特医食品行业,如果圣桐特医不 能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和扩大销售网络,其市场领先地位可能受到挑战。 本文源自金融界 圣桐特医是中国领先的特医食品提供商之一,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根据灼识咨询 数据,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