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莓种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农药制剂龙头成功跨界 诺普信挖掘蓝莓产业机会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6 12:38
不少消费者发现,过去高度依赖进口的"浆果明星"蓝莓,正被国产蓝莓替代。国产蓝莓不仅甜度风味俱 佳,而且价格亲民,受到大众青睐。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诺普信")正是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诺普信作为农药制剂龙头,近年来,公司布局蓝莓业务,目前该业务板块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贡献可观收入。 5月16日下午,诺普信在深圳市宝安区公司总部举行投资者交流会,诺普信董事长卢柏强表示:"蓝莓产 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公司生产的蓝莓,目前不仅通过京东、山姆会员店、胖东来等众多渠道销往国内 市场,而且开始扬帆出海。公司打造蓝莓单一作物产业链,目标是把蓝莓业务做到世界一流。" 蓝莓亩产正在逐步增长 2024年,全球农药制剂市场去库存,行业企业业绩整体承压。不过,诺普信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这 主要得益于公司成功跨界蓝莓产业,实现"双轮驱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据悉,果径18毫米以上的蓝莓一般被视为大果。诺普信通过对优新品种筛选和公司的促早技术,在2024 年第四季和春节前这一销售时间段,公司推向市场的蓝莓大果率接近70%。随着促早技术发展和积累, 公司未来对大果率 ...
中外青年共探生态治理:绿水青山间蕴藏何种智慧?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30 13:08
中新网杭州4月30日电 (郭其钰)"欧洲的农场通常只有种养殖业,但这里还利用乡村的田间与溪水资源, 打造了水上乐园、亲子游乐园等文旅体验项目。"在浙江杭州桐庐县分水镇大路村呱呱叫欢乐农场,来 自荷兰的"00后"阿提拉(Attila)感慨于这一巧妙设计。 阿提拉希望把这一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和家乡,帮助当地农场建立更多丰富业态,从而吸引更多游客。 4月29日至30日,参加"Hi China!我的中国故事"宣讲活动的中外青年展开结对,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理论与实践,走进桐庐的山水田园间蹲点调研。 中外青年在杭州桐庐乡村蹲点调研。(主办方 供图) 中外青年宣讲员在杭州桐庐农场采摘。(主办方 供图) 漫步在桐庐富春江镇芦茨村的"两山大道",一排排民宿面向绿水、背靠青山,与田园乡村融为一体。来 自赞比亚的杭州师范大学宣讲员曼波(Mtambo)走进一家民宿"画中阁",探寻其背后的发展秘诀。 在桐庐钟山乡蓝莓智创园采摘蓝莓时,当得知这里曾是山体裸露、沟壑纵横的废弃矿山,来自伊朗的台 州学院学生林汉娜(Hana)直呼不可思议。 "其实之前我不太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含义,在钟山乡我看到了环境翻天覆地的变 ...
全球农业观察丨专访佳沃蓝莓业务群总裁姜惠铁: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应加大育种研发投入
基质栽培技术是蓝莓产业飞跃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北京报道 《21世纪》:中国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规模化种植。请问,中国蓝莓规模化种植始于何时?当时有何催化因素? "中国蓝莓产业在种植规模和产量方面已位居世界前列,不过仍面临标准化程度低、品质不稳定等挑战。在科技赋能农业的大趋 势下,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佳沃集团有限公 司蓝莓业务群总裁、佳沃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惠铁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姜惠铁:中国蓝莓商业化种植始于2003年青岛首个种植园的建立,但规模化种植真正取得突破是在2012年。彼时,中国蓝莓产 业面临亩产极低、品质不稳定等难题。中国蓝莓出口到日本需经过37道严格检测,合格率仅60%。这严重限制了蓝莓产业的发 展。2012年,佳沃入股青岛沃林,是蓝莓真正的商业化开始,也开启了中国蓝莓产业变革的征程。2017年,佳沃在云南红河引 入基质栽培技术,这一创新举措成为蓝莓产业飞跃的关键。该技术不仅推动蓝莓亩产从不足300公斤飙升至1500公斤,更意味着 蓝莓产业从传统地栽模式迈向设施种植新时代,从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