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莓
icon
Search documents
凭什么中国人吃水果可以这么便宜?
虎嗅APP· 2025-10-12 09:15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海情报局 ,作者星海老局 星海情报局 . 关注国产替代和中国品牌出海,每年写100个中国品牌案例,见证中国产业崛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星海情报局 (ID:junwu2333) ,作者:星海老局,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中国人吃水果已经不能用"自由"来形容,而应该用"野性"。 但现在超市里,一斤只卖8块8,我一买一个不吱声。 蓝莓,前两年24.9一盒,每盒只有125克。 但从去年开始,它已经成了特价区的常客,一有活动就5元/盒,果子又大又甜。 就有一种商家不过了,要当掉家产跑路的感觉。 为啥这么便宜呢? 因为量大。 2015年,全中国的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还不足15万亩,但现在是大约150万亩。 类似的,蓝莓的种植面积,也在去年达到了140万亩。 而且我们不仅供应上来了,技术也升级了。 能让我们野性消费的水果有哪些? 阳光玫瑰,最贵的时候两三百一斤,一线城市的中产买一次也觉得肉疼。 广西、云南、山东的一些规模化种植基地,已经实现电脑配置营养液、AI全天候值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水果产业,是怎么进化到这个水平的? 中国人的"水果自由",只是最近 几年的事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物质 ...
凭什么中国人吃水果可以这么便宜?
36氪· 2025-10-12 09: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海情报局 ,作者星海老局 星海情报局 . 关注国产替代和中国品牌出海,每年写100个中国品牌案例,见证中国产业崛起! 别小瞧中国人的"水果自由"。 文 | 星海老局 来源| 星海情报局(ID:junwu2333) 封面来源 | Unsplash 今年,中国人吃水果已经不能用"自由"来形容,而应该用"野性"。 能让我们野性消费的水果有哪些? 中国人的"水果自由", 只是最近几年的事 阳光玫瑰,最贵的时候两三百一斤,一线城市的中产买一次也觉得肉疼。但现在超市里,一斤只卖8块8,我一买一个不吱声。 蓝莓,前两年24.9一盒,每盒只有125克。但从去年开始,它已经成了特价区的常客,一有活动就5元/盒,果子又大又甜。 就有一种商家不过了,要当掉家产跑路的感觉。 为啥这么便宜呢? 因为量大。 2015年,全中国的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还不足15万亩,但现在是大约150万亩。类似的,蓝莓的种植面积,也在去年达到了140万亩。 而且我们不仅供应上来了,技术也升级了。广西、云南、山东的一些规模化种植基地,已经实现电脑配置营养液、AI全天候值守。 位于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数字蓝莓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水果产业,是 ...
“十四五” 科技驱动 “大食物” 迭代 百姓餐桌选择更丰富、营养更优
Yang Shi Wang· 2025-10-11 08:54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蔓越莓的收获季,在黑龙江抚远市的4200亩蔓越莓种植基地,打果机在水中穿梭,机械臂搅动间,红彤彤的蔓越莓 果实脱离枝蔓。 新鲜果实收获的同时,蔓越莓新品种繁育也正加紧进行。在抚远市蔓越莓研发中心,科研团队正在对搭载"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的蔓越莓 种子开展育种实验。 抚远市蔓越莓研发中心副所长 李峰:经过太空的强磁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来进行空间诱变育种,经过多次的太空及地面对比实 验,筛选出生长优、品质佳的株系。下一步我们要把太空种苗在大田进行实验种植,选育出优良的蔓越莓种苗进行推广种植。 在广西,这里的丘陵山地已成为牛油果的新家园;在新疆的冷水湖里,规模化养殖的三文鱼正稳定供应市场。 云南鹤庆566亩的蓝莓种植基地,再过一个月就要进入当地蓝莓的集中采收季。这里种植的"南高系列大果蓝莓"平均果径达20毫米,比普 通蓝莓品种长5毫米。 我国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一个个现代化的生产场景的确令人既震撼、又振奋。"十四五"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去年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 已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均高于世 ...
凭什么中国人吃水果可以这么便宜?
3 6 Ke· 2025-10-10 10:47
今年,中国人吃水果已经不能用"自由"来形容,而应该用"野性"。 能让我们野性消费的水果有哪些? 阳光玫瑰,最贵的时候两三百一斤,一线城市的中产买一次也觉得肉疼。 但现在超市里,一斤只卖8块8,我一买一个不吱声。 蓝莓,前两年24.9一盒,每盒只有125克。 但从去年开始,它已经成了特价区的常客,一有活动就5元/盒,果子又大又甜。 就有一种商家不过了,要当掉家产跑路的感觉。 为啥这么便宜呢? 因为量大。 2015年,全中国的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还不足15万亩,但现在是大约150万亩。 类似的,蓝莓的种植面积,也在去年达到了140万亩。 而且我们不仅供应上来了,技术也升级了。 广西、云南、山东的一些规模化种植基地,已经实现电脑配置营养液、AI全天候值守。 图注:位于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数字蓝莓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水果产业,是怎么进化到这个水平的? 中国人的"水果自由",只是最近几年的事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物质相对匮乏,温饱尚是民生头等大事,水果还只是少数人能吃得起的奢侈品。 所以即便是农业科学家,工作的重心也要放在粮食的种苗培育上,水果这种可有可无的副食品,研究它的良种就像是不务正业。 可传统水果往往 ...
成为「水果第一大国」,中国用了60年
创业邦· 2025-10-09 10:30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相工作室 ,作者镜相作者 镜相工作室 . 商业世界的风向与人 来源丨 镜相工作室 ( shangyejingxiang) 图源丨 midjourney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家中都有一套五彩斑斓的水果礼盒。有的是买来送亲戚朋友的,有的是别 人送来的,有的是趁着假期自己买来"奢侈"一把的,还有自己DIY制作的…… 上门送水果,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社交礼仪;吃水果"养生""减脂"、用水果"犒劳"自己,也慢慢成了 年轻人照顾好自己、打造生活情调的一部分。 与从前的匮乏不同,水果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央视财经日前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 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果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约三分之一。 总量上来了,中国人吃水果也有了更多有趣的新趋势,比如我们更喜欢吃进口水果,我们吃的水果越 来越甜,更多"超级水果"由于人们的追捧被"制造"出来……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的背后,还藏着哪些 关于水果的秘密呢? 2022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已达13814.57亿元,相当于平均每人每个月花82元在水果消费上, 吃平均4.38元一斤的水果。 中国人每年能吃多少水果? 在中国的健康饮食观念里,吃水果必然排得上号 ...
成为“水果第一大国”,中国用了60年
虎嗅APP· 2025-10-07 02:49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相工作室 ,作者镜相作者 镜相工作室 . 商业世界的风向与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镜相工作室 ,作者:阮怡玲,编辑:卢枕,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家中都有一套五彩斑斓的水果礼盒。有的是买来送亲戚朋友的,有的是别 人送来的,有的是趁着假期自己买来"奢侈"一把的,还有自己DIY制作的…… 上门送水果,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社交礼仪;吃水果"养生""减脂"、用水果"犒劳"自己,也慢慢成了 年轻人照顾好自己、打造生活情调的一部分。 与从前的匮乏不同,水果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央视财经日前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 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果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约三分之一。 总量上来了,中国人吃水果也有了更多有趣的新趋势,比如我们更喜欢吃进口水果,我们吃的水果越 来越甜,更多"超级水果"由于人们的追捧被"制造"出来……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的背后,还藏着哪些 关于水果的秘密呢? 中国人每年能吃多少水果? 在中国的健康饮食观念里,吃水果必然排得上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至少需要吃 水果220克~350克。 但由于过去贫瘠的物质条件,对很多人而言,吃水果是一种轻奢消费。在1 ...
成为“水果第一大国”,中国用了60年
Hu Xiu· 2025-10-06 13:42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家中都有一套五彩斑斓的水果礼盒。有的是买来送亲戚朋友的,有的是别人送来的,有的是趁着假期自己买来"奢侈"一把的, 还有自己DIY制作的…… 上门送水果,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社交礼仪;吃水果"养生""减脂"、用水果"犒劳"自己,也慢慢成了年轻人照顾好自己、打造生活情调的一部分。 与从前的匮乏不同,水果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央视财经日前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果产量占到了全球的 约三分之一。 总量上来了,中国人吃水果也有了更多有趣的新趋势,比如我们更喜欢吃进口水果,我们吃的水果越来越甜,更多"超级水果"由于人们的追捧被"制造"出 来……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的背后,还藏着哪些关于水果的秘密呢? 中国人每年能吃多少水果? 在中国的健康饮食观念里,吃水果必然排得上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至少需要吃水果220克~350克。 但由于过去贫瘠的物质条件,对很多人而言,吃水果是一种轻奢消费。在1961年,世界上每年人均水果消费量为37.5千克的时候,中国只有3.9千克,按每 日建议量吃,仅仅够吃13天。 但现在不同了,如今中国人平均每天能消费300克左右的水 ...
糖业和园艺业推动津巴布韦农业发展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09-27 03:23
园艺(花卉和水果)业成为农业增长新引擎,在国际融资和政府项目推动下快速发展,蓝莓和鳄梨 等作物出口强劲。鳄梨产量较2017年增长164%,津已成为非洲第五大鳄梨生产国。蓝莓出口收入2020 至2024年增长351%。预计至2030年,园艺出口市场规模可达20亿美元,有望推动农业出口多元化,减 少对传统作物和国内消费的依赖,增强经济韧性。 《先驱报》9月25日报道,IH证券发布的2025年津巴布韦农业部门报告显示,津农业正持续复苏并 实现增长,政府预计该行业产值将在2025年达到137.5亿美元,较2021年的82亿美元显著提升。这一增 长得益于降雨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高价值作物的政策倾斜。糖业产量超过国内需求,但由于 售价高于进口糖、加之糖税及其他成本压力,国内消费低迷。 (原标题:糖业和园艺业推动津巴布韦农业发展) ...
爱莓庄:推动中国农产品品牌走向世界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9-26 13:49
本报讯 (记者丁蓉)今年9月初,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国际水果蔬菜展上,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向爱莓庄 颁发了"2024/2025季中国蓝莓产量第一"的市场地位声明。 农药制剂龙头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普信")培育蓝莓产业第二增长曲线,旗下爱莓庄以蓝莓为 突破口,践行"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模式,在云南红土高原上开辟出一条从种植到品牌销售的完整路径。 爱莓庄还运用数字化赋能,建立了从植株生命状态监测到产后供应链满足的全链路管理体系,让早春蓝莓可以高质量、高 产量、超长期向市场供应。在诺普信蓝莓种植基地中的连片现代化大棚内,技术员手持平板穿梭田间,实时监测土壤EC值、 叶片叶绿素等数据,5G信号将植物"生长密码"源源不断传入中控室。 从2020年在文山州砚山县黑鱼洞村建立第一个农场开始,近5年来,爱莓庄在云南布局超5万亩基质蓝莓基地,自产规模跃 居全球前列。在2024年至2025年产季,爱莓庄投产棚内面积接近3万亩、产量超4万吨,并且出口至日本、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 和地区。 通过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模式,爱莓庄正推动中国农产品品牌走向世界。 在诺普信深圳研发中心,水性化农药剂型、粒片 ...
“苏韵伊情”润天山——“五大工程”绘就江苏援伊共富新图景
Xin Hua Ri Bao· 2025-09-23 23:33
Core Viewpoint - The Jiangsu aid to Yili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ducation, healthcare,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foster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hared identity among diverse ethnic groups in the region [1][2][3]. Economic Development - Jiangsu has invested a total of 6.353 billion yuan in Yili, implementing 401 project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job creation [1]. - The employment strategy has led to 9,031 jobs created in over 60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ith more than 5,700 positions filled by ethnic minorities [2]. - Jiangsu's investment has attracted 2,068 enterprises to Yili, resulting in 230 projects with a total funding of 42.4 billion yuan, creating a cluster effect in local industries [2][3]. Education Improvement - Jiangsu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rom preschool to higher education,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275 million yuan [7][8]. - The training of 45,700 teach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al platform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ducational outcomes, with a projected 99.1%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rate in 2024 [8][9]. Healthcare Enhancement - The "Ruin Heart Bright Eyes" initiative has provided medical services to over 134,000 individuals, improving healthcare access in Yili [6].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 Doctor in Action" brand has led to a 15.65% increase in surgical procedures in Yili since 2023 [6]. Cultural Integration - Jiangsu's cultural initiatives have included over 680 performanc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18 cultural venues,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appreciation among diverse ethnic groups [13][14]. - The "Ten Thousand Miles Homing Pigeon" program has engaged over 200,000 youth in cultural exchanges, fostering friendships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Jiangsu and Yili [18][21]. Talent Development - Jiangsu has focused on training local cadres, with 11.3 million training sessions conducted since 2023, enhancing the capabilities of local governance [10][12]. - The "Group-style" training model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ensure sustainable talent development in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healthcare, education, and agriculture [12][11]. Tourism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sector in Yili has see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84.45 million domestic tourists generating 70.57 billion yuan in revenue in 2024, reflecting a 14.62% and 38.83% increase respectively [22]. - Jiangsu's support in tourism planning and promotion has positioned Yili as a world-class tourist destination, enhancing its economic prospects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