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灾减灾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数字孪生技术在北海区防灾减灾应用取得突破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将数字孪生系统与电子围栏、声光报警等技术相结合。其中,数字孪生系统对漫 堤灾害可实现实时感知与模拟预测,电子围栏可精准推送预警信息至高风险区域人群,声光报警系统则 通过基站广播和灯光警示,直观传达灾害预警信息。 数字孪生对减灾效果的仿真。北海局供图 数字孪生对海浪动态的模拟能力。北海局供图 极端条件下海浪漫堤与海水倒灌场景的快速模拟,还可以模拟防潮堤、沙袋等人为减灾措施的效果,构 建起"智慧防潮堤",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在海洋数字孪生领域取得突破,首次获得了近岸海洋数字孪生 防灾减灾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并研发了近岸海洋动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该成果在厦门海洋环境科学 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结合青岛市澳门路近岸漫堤灾害的防治需求,提出了"一种近岸漫堤灾害数字孪 生系统构建的方法、介质及系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此基础上,该中心研发了近岸海洋动 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对青岛近岸环境与水动力过程的高精度仿真、海洋环境变化实时感知以及 青岛澳门路近岸海洋动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 ...
应急“黑科技”亮相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Xin Hua She· 2025-05-13 08:31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表示,本届博览会更加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功能培育,全面 展示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加速推进安全应急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营 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应急管理的浓厚氛围。 为期三天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首次 推出"需求—采购"信息发布平台,精准对接供需两端产业链资源。本届博览会聚焦航空救援、水域救 援、智慧安防等核心场景,首次设立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两大主题专区,集中展示通航装备、 智能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AI预警系统等前沿科技成果,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进程。 博览会推出"安全应急产业出海印尼"供需对接会以及海外买家采购团对接活动,推动无人机应急救 援、水域救援装备、智慧消防系统等国内优势产品与海外市场需求精准匹配。特设公益科普体验区,推 出VR地震逃生、高层火灾避险、医疗急救等10余项沉浸式互动项目,助力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新华社上海5月13日电(记者有之炘)13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 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参展, ...
今天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河南应急有何新招数——慧眼识隐患
He Nan Ri Bao· 2025-05-11 23:36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装备的机器狗,是冲锋在火场前线的侦察尖兵。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今年聚焦这一 主题,就是要针对涉灾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推动安全防范措施深 入群众、落到基层,广泛动员群众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参与防灾减灾行动。 位于省科技馆四楼的"豫见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内,小朋友正在体验AR设备。 假日出游,秀美山川之中藏着哪些危险?电动自行车充电,为何一不留神可能火烧连营?日常生活中,类似 这样的风险隐患并不罕见,却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 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如何拥有一双慧眼,精准识别身边潜藏的风险?创新,已成为防灾减灾这道考 题的必选项。近年来,河南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科普宣传等入手,夯实"防"的基础、增强"抗"的效果、 提升"救"的能力,以"新"意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如今,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已成防灾救灾一线标配,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质生产力有效应用于 气象预报、数字孪生等领域,灾害信息员队伍覆盖面不断扩大,能及时吹响"预警哨"。科技成果与创新机制 的高效协同,正助推我 ...
从抗旱转向防汛,广西准备好了
Guang Xi Ri Bao· 2025-05-09 02:26
旱涝急转。去年11月至今,全区平均降水量12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七成,前期干旱造成山 体岩石和土壤的稳定性降低,后期降雨迅速增加,易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 外洪内涝。汛期江河洪水态势总体偏差,主要江河出现超警洪水的可能性大,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 低,部分城市洪涝统筹、联排联调能力不足,乡村抗洪基础能力弱。 地质灾害。全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大,80%集中发生在主汛期,一些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具有不确定性,夜间出险防范难度将更大。 风暴潮叠加。预计影响广西的台风有4—5个,出现较大天文大潮9次,沿海风暴增水过程多,一旦 出现强风、暴雨、天文潮与风暴潮碰头叠加,将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不利局面,自治区防汛办、应急管理厅强化牵头抓总、调度指挥,合力 抗灾,重点落实四项举措。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深化"三个10天"旱情预警机制和"1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加强与水利、气 象、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分析,滚动分析研判旱情涝情发展趋势,指导做好防范应对。 5月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记者 在会上获悉,广西经受了秋冬春连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