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

Search documents
盲盒不能成食品安全盲点
Jing Ji Ri Bao· 2025-07-07 22:15
临期食品盲盒正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自己低价开出高端食品的 拆盒体验,商家也乐于借此减少库存浪费、完成品牌营销。热度之下,食品安全与规范监管不可忽视。 如何在鼓励消费创新的同时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盲盒不应成为食品安全的"盲点"。一些商家以"盲盒"之名规避标识义务,导致包装信息缺失、食用建议 不明,甚至将过期食品"改头换面"纳入盲盒,既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推动临期盲盒 健康有序发展,亟须多方协同、规范共治。 商家应强化采购、运输和保鲜等环节的管理,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条件和食用提示,方 便消费者识别和合理选择。同时,建立销售数据追踪和回溯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切实承担 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监管部门应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现场检查和抽检频次,针对高风险商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为新消 费业态健康发展护航。 临期食品盲盒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对商家而言,它是降低库存损耗、优化成本结构的工具;对消费者 来说,是用更低成本获得消费满足的途径;对社会整体而言,更是推动绿色消费、减少浪费的有益尝 试。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减少浪费、合 ...
消费降级浪潮下,五元奶茶与临期食品成新宠?
Sou Hu Cai Jing· 2025-06-23 14:57
在当今经济版图中,消费的角色日益凸显,然而其带来的增长动力却未能如预期般强劲。今年的消费趋势,更是颠覆了以往的认知框架。 以奶茶行业为例,高端茶饮品牌奈雪的茶2024年收入为49.21亿元,同比下滑4.7%,并录得9.19亿元的亏损。这一变化,标志着曾经风光无限的高端茶饮市 场正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全国范围内共有19.7万家奶茶店关闭,深圳、上海、东莞等大城市的闭店数量更是超过了2000 家。茶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从曾经的创业热土变成了如今的困境之地,唯有蜜雪冰城是个例外。 蜜雪冰城凭借其5元一杯的超低价奶茶,成功脱颖而出,门店数量已突破4.5万家,成为全球第一。2024年,其全年营收高达248亿元,毛利达到80亿元。在 行业普遍收缩的背景下,蜜雪冰城凭借价格优势实现了逆势增长,这深刻反映了当前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者心理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核心在于,消费正在回归理性与实惠。以奶茶为例,十年前的年轻人可能因觉得廉价奶茶"没面子"而不愿购买,而如今的年轻人则乐于享受几元 一杯的奶茶,甚至以此为节俭的乐趣。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奶茶消费上,更广泛存在于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中。 ...
零售业40%损耗来自“家贼”?家贼不妨,企业必亡
3 6 Ke· 2025-06-12 04:46
在餐饮界有句顺口溜叫"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餐饮领域独有。 两年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 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报告》里的一个数据格外触动人:全国便利店平均毛利率 20.1%,但损耗率连续三年突 破 1.8%,其中员工监守自盗占比超过 40%。 这个藏在增长背后的黑色数字,就像一条隐秘的蛀虫,正悄悄啃食着零售行业的根基。从繁华都市的连锁卖场到边疆小城的超市百货,近十年间,无数企 业倒在 "自己人" 的枪口下,上演着一幕幕商业信任的崩塌大戏。 草原上一家超市的崩塌 2021 年深冬,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振兴大街上,曾经门庭若市的大福源购物中心挂出 "停业整顿" 的告示。这家拥有 1800 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本地龙头超 市,在短短半年内被 16 名员工联手偷垮,最终以亏损 200 万元宣告倒闭。 当地法院判决书还原了这场触目惊心的集体盗窃:生鲜区理货员王某霞每天凌晨 5 点打开消防通道,让婆婆用买菜车运走整箱牛奶和冻肉;收银员刘某凤 发明 "1 元通关术",丈夫推着价值 1700 元的商品结账时,她偷偷将扫码枪对准贴在收银台角落的 1 元特价标签;最荒诞的是店长刘某,竟然勾结蔬菜供 应商,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