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东德水电站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三峡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Xin Hua Wang· 2025-09-25 10:18
"巴山夜雨涨秋池",自古我国华西地区多秋雨。9月中旬以来,华西连降秋雨,三峡水库于20日迎 来2025年最大洪水过程,流量超过4万立方米每秒。按照防汛要求,三峡水库控制出库流量为25300立方 米每秒,有效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使命。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六座梯级水 库累计拦洪运用70余次,拦蓄洪水超2200亿立方米,其中三峡工程成功应对2020年三峡建库以来78000 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洪峰考验,有力保障长江安澜。 从三峡工程起步,中国三峡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建成投运的乌东德、白 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大型水电站顺江呈梯级分布,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年 发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打造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除防洪保安、发电保供外,这些大型工程的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同样可观。 新华社武汉9月25日电 题:中国三峡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为开发长江而生,因保护长江而兴。 从一家水电开发企业到全球清洁能源引领者,三十多年的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不仅是发电站更是生态枢纽 中国大坝的绿色蜕变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9-23 02:25
银江水电站更将生态理念融入都市核心,全长1003米的鱼道如同城市中的一条生态廊道,通过创新性的 蜿蜒设计和"休息驿站"设置,精准模拟自然河流的梯度环境,有效化解了18米落差的洄游挑战,实现了 工程与生态的完美融合。 被誉为"长江第一鱼道"的金沙水电站鱼道,则展现出"以鱼为本"的设计智慧。科研团队通过深入研究鱼 类洄游习性,精准模拟自然河流环境,打造出1486米的生态通道。2021年至今过鱼量已达42万尾,圆口 铜鱼、长薄鳅等珍稀物种得以畅行无阻。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不仅是发电站更是生态枢纽 中国大坝的绿色蜕变) 经济观察网 据央广网,在中国水电的新蓝图中,发电只是起点,守护生态才是高度。作为中国第四、 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屹立于金沙江险峻峡谷之中。在这里,工程建设者开创性地设计了尾 水集鱼系统,利用发电尾水实施诱鱼,成功构建起一条鱼类洄游的"高速通道"。迄今,已累计集运鱼种 类突破60种,有效维系金沙江下游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