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抗药物

Search documents
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专场路演顺利举行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26 16:38
6月26日,广州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之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第28期生物医药 专场路演活动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深交所创新创业 投融资服务平台(深交所科融通V-Next)、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协办,多家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代表等 120余人参加活动。 力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陈彦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非常支 持民营企业发展,给我们'送人、送钱、送场景'。"除了积极助力公司与高校、金融机构的对接,政府 机构还帮助企业开拓渠道资源,让产品快速推进到实用场景中。 当前,广州市正在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生物医药与健康"定位为6个新兴支柱产业之 一,"生物制造"位列5个战略先导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广州市重点布局产业。下一步,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和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将在广州市委金融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广州资本市场融资 对接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细化产融对接服务举措,推动资本市场服务重点产业链企业更加精准、高 效,加快创新链、人才链、 ...
泡沫破灭还是调整蓄势?知名医药分析师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 2025-06-20 05:24
自2024年9月底开始,创新药指数震荡上行,扭转了之前长达4年的 下行 态势 。 在2024年 9月底 至今,区间 最高涨幅达53%。不过,自6月13日至6月19日 的 5个交易日,该指数下 跌130点,跌幅达8.2%。 (来源:Choice,统计截至2025/6/19,不作投资推荐) 此轮创新药行情的底层产业逻辑是什么?是阶段性反弹,还是 有望 成为新一轮创新药牛市的 起点? 行情 是否已到 严重 泡沫化阶段?未来10年,中国创新药将 迎来 哪些大机遇?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大健康研究中心总 经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媛媛。 截至目前, 孙媛媛已 有 6年获得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 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也是2024年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孙媛媛表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经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处于国内 政策支持、技术爆发、蓄势出海的起步期,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中国创新药行业 的"DeepSeek"更容易在复杂生物制剂领域诞生,如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 ) 类药物 、双/ 多抗等药物类型中。 孙媛媛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全面爆发 ...
突然大跌!泡沫破灭还是调整蓄势?知名医药分析师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2:14
【导读】知名医药分析师孙媛媛: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全面爆发 中国基金报记者 尹振茂 自2024年9月底开始,Wind创新药指数震荡上行,扭转了之前长达4年的 下行 态势 。 在 2024年9月底 至今,区间 最高涨幅达53%。不过,自6月13日至6月19日 的 5个交易日, 该指数下跌130点,跌幅达8.2%。 此轮创新药行情的底层产业逻辑是什么?是阶段性反弹,还是 有望 成为新一轮创新药牛市的 起点? 行情 是否已到 严重 泡沫化阶段?未来10年,中国创新药将 迎来 哪些大机遇?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大健康研究中心总 经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媛媛。 截至目前, 孙媛媛已 有 6年获得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 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也是2024年新财富医药生物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中国基金报:在过去10年,中国创新药取得了哪些成绩 ? 未来10年,又将面临哪些大机 遇?在这前后两个10年,驱动发展的核心因素分别是什么? 孙媛媛表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经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处于国内 政策支持、技术爆发、蓄势出海的起步期,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中国创新 ...
政策+产业双轮驱动 创新药激活医药板块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5 18:14
创新药带动医药板块回暖 数据显示,自年初低位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达到31.89%,远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中国 企业指数。A股市场中,创新药指数和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分别上涨超过24%和10%,同样超过 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全A等主要指数表现。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A股全市场282只医药主题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超251只基金 实现年内正收益,其中,年内业绩涨幅超过20%的基金达66只,港股创新药带来的强劲行情正悄然蔓延 到医药市场多个板块。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医疗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超过60个 百分点,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持仓标的不同,涨幅居前的基金重仓持有港股医药公司,业绩居后的 基金仓位基本为A股公司。以中银基金郑宁管理的中银港股通医药C为例,截至5月23日,该基金年内业 绩回报达50.5%,业绩核心来源于港股的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等。另外,医药主动权 益基金也明显跑赢被动指数基金。 谈及近期医药市场回暖,万民远表示:"无论是从政策端、需求端,还是企业创新端来看,医药行业最 困难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行业的投资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