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充电桩

Search documents
大功率充电桩产业链迎来政策催化
HTSC· 2025-07-08 09:35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25 年 1-5 月我国新增充电桩 158.3 万台(同比+19%), 其中公用桩 50.4 万台(同比+56%),私用桩 158.3 万台(同比+19%); 公用桩当中,新增直流桩 25.2 万台(同比+75%),新增交流桩 25.1 万台 (同比+39%)。截至 25 年 5 月直流桩保有量口径下,功率小于等于 120kW 的直流桩仍为主流(占比达67.8%),功率大于240kW的直流桩占比达8.5%, 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随着快充的逐步渗透,充电桩将逐步从交流 桩向直流桩渗透,直流桩也将从小功率向大功率迈进,我们预计大功率直流 桩及其产业链的需求增速或将显著高于行业。 充电设施大功率化利好制造端格局优化,提升运营龙头盈利能力 大功率充电桩产业链迎来政策催化 华泰研究 2025 年 7 月 08 日│中国内地 动态点评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未来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目标 7 月 7 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设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市要适时制定大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加强大 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统筹,到 2027 ...
总台中国之声丨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 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国家能源局· 2025-07-08 03:0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 通知》,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适时打造一批具有 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力争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 万台。文件的出台,是否意味着我国超充时代加速来临? 随着暑假来临,高速也迎来暑期出行高峰。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长兴县境内,各条高速公 路车流量开始逐渐上升,G25杭宁高速、G50申苏浙皖高速的主线流量较平时增长约30%。国网长 兴县供电公司智电专职曾晓炜介绍,为了提高出行效率,当地高速供电等部门在沿线服务区新增了 多台大功率充电桩。 曾晓炜 : 最近,我们在G50申苏浙皖交界处的"煤山服务区"新增了16台充电桩,其中包括14台 250KW的快充和2台600kW的超充桩。用超充电桩充电,一辆车充满电只需10分钟不到,相当于 车主上个厕所、喝杯咖啡,回来就充满了。为车主提供稳定、高效的充电服务,全力护航群众绿色 出行。 暑期出行高峰下,长三角高速服务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升级正成为保障绿色出行的关键一环。而这一 场景,恰与国家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的 ...
充电5分钟续航600公里!远东电缆破解新能源车充电焦虑
Jiang Nan Shi Bao· 2025-06-05 07:28
远东 液冷大功率充电桩电缆火出圈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销量与用户关注度均创下新高。然而,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对充电等待时间长、续航里程焦虑以及充电设 施便捷性不足等问题的关切依然突出。 充电效率作为其中的核心痛点,推动了兆瓦级超充技术的快速发展。但行业分析指出,要实现真正便捷高效的"极致快充"体验,充电桩与车辆之间"最后一 米"的连接——即充电电缆的性能——扮演着关键角色。 传统电缆在承载500A甚至更高电流时,往往因散热瓶颈而变得异常粗重,导致用户操作困难,体验显著下降。 为解决这一普遍性难题,业内领先的线缆企 业正积极构建涵盖充电基础设施等环节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例如线缆行业龙头企业——远东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电缆),便依托多项核心技术,致力于此领域的突破。 充电5分钟,续航600公里! · 环保符合 RoHS 2.0 标准 · 知名车企战略合作款 nn =1 ● 功率提升3倍以上 · 重量降低50%以下 · 极限顾温-40°C~90°C 来因TUV、UL认证 . 匹尔电缆 IZE FR H 股票代码:600869 H P C 超 级 液 冷 型 充 电 电 缆 a Ta -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Yang Guang Wang· 2025-05-12 05:42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李思默 孙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期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设施智能改 造不断升级,加速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车网互动可以解决用电高峰时段电不够用,与用电低谷时电力过剩的供需矛盾。此前,车网互动探 索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湖州市大功率交流充放电应用试点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农村能源革命专班成员俞宙 杰介绍,这个试点项目通过创新采用"超充电驱技术",将解决充电桩反向放电能力小、设备成本高等难 题。 俞宙杰:原来的普通的V2G充电桩,它的反送电容是120千瓦左右,我们新型的大功率充电桩可以 提升到300千瓦,同时我们的价格又可以下降90%,所以更具有推广性。 郑㼆表示,从产业发展角度,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形成一个庞大且 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林先生:整个放电过程都非常平稳,累计放了几次,有1000多元的收益。 像林先生这样的新能源车主参与的就是车网互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郑㼆表示,电动汽 ...
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需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丨能源思考
Di Yi Cai Jing· 2025-04-28 11:53
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是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前提,也是满足消费者充电需求的基本保障。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50%且持续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 能滞后,而是需要适度超前。 中国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了完整的产业链,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在提振内 需的同时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有助于减少石油消费,推动绿色低碳交通体 系的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要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关键在于解决消费者痛点。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是提高消费 者购买意愿的前提,也是满足消费者充电需求的基本保障。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几个特征 "充电桩进社区"日益成为关注重点。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选择在社区内安装充电桩。私人充电桩充电 价格更低,使用便捷且限制较少,消费者下班后即插即充,可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仅为23.2万,到2024年11月底已达到889.2万,增长了约37倍;私人充电桩占充 电基础设施比例也由2017年的52%增加到72%。私人充电桩将极大缓解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 逐渐成为充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