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珊瑚礁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守护好这片“海底雨林”(山水间的财富密码④)
这一连串喜人数字,是一群年轻人——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学生以智慧、汗水与热忱创造的。 即将进入研究生三年级的王明威已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出海,却深深记得第一次在水下看见珊瑚"白 化"的样子——一整片鹿角珊瑚像被霜打过,骨架般的白在水里显得十分刺眼。 当海洋温度过高,珊瑚会吐出生活在其内部、向其提供颜色和大部分能量的藻类。这样一来,珊瑚就会 呈现白色,称为"白化"。"书上写'白化',只是两个字。可在海里,我看到生物'活不下去'的那种状态, 很揪心。"王明威说。 选种、育苗、礁体设计与投放、移植、管护……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明威都在这片海域"种"珊 瑚。"水下的动作必须稳——托起珊瑚苗、摆正角度、用绑扎带固定,再轻轻抖落附着其上的泥沙。"王 明威说,种下去后,珊瑚苗的管护也非常重要。他会定期出海对珊瑚苗床进行生长检测、记录不同礁体 的差异、采集生理数据,拆除缠在珊瑚枝丫上的渔网、鱼线等海洋垃圾,同时也在陆基培育基地选育耐 高温的珊瑚,给修复区补充"后备军"。 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 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 ...
制度完善→设施升级→系统修复,结硕果!多维度绘就海洋生态保护美丽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8:08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5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资源部6月8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2024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在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分 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调查监测。针对赤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开展预警监测。 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千米。"海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近30%。海 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亮点纷呈,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 珊瑚礁保护修复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和稳定为主。 红树林、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卫士",能有效消减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社区和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珊瑚礁典型 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几年,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