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期重疾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时隔20余年回归,分红型健康险能否重振重疾险市场?
Huan Qiu Wang· 2025-10-10 07:02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冯超男】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一项举 措尤为引人关注,即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进一步来讲,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分红型重疾险为主流。2003年前后,分红型重疾险曾在市场上掀起销售热潮。但彼时销售乱象频繁,且由于分红管 理难度大,使得险企在风险控制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监管方面出手整顿,分红型重疾险逐步退出市场。 而如今,分红型长期健康险再度被提及,意味着时隔20余年后再度回归大众视野。在此背景下,市场环境发生哪些变化?对传统重疾险有哪些影响?险企又 该如何精准施策?等,这一系列问题亟待深入探讨与解答。 多因素叠加,传统重疾险增长乏力 压力。重疾险在经历5年左右的销售低迷期之后,负面因素逐渐消退,有利因素逐步累积,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而代理人队伍的质量和效率是决定分 红型重疾险发展的关键因素。 甚至,为适应市场变化,今年9月末,多家险企集中上线短期重疾险产品。与传统重疾险动辄数十年乃至终身的保障期限相比,这类产品保障期通常仅为1 年,同时在价格设定上大幅降低门槛。 ...
进入“百元保百万”时代 杠杆率改变能否重构重疾险市场?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9-24 15:27
从产品形态来看,这些产品以高保额低保费为卖点,主要为一年期产品;以某款产品为例,30岁有社保 男性,选择100万保额基础责任方案,每月仅需缴纳79元,附加轻/中症保障责任,整体月缴保费仍控制 在100元以内。产品介绍显示,该产品160种重疾确诊即赔50万元现金,用于收入补偿及康复支出,同时 提供0免赔的50万元重疾医疗保险金,覆盖住院、手术及靶向药等费用。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短期重疾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疾 险"贵"的问题,可以使重疾保障惠及更多人群,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流量,增加客户群体,扩大了重疾保 险的覆盖面。同时,这种扩大覆盖面的重疾险,也让更多人接触保险、认识保险、理解保险,培育了保 险公司未来的潜在客户。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获客场景,后续可以由此营销其他保险以及家庭其 他成员的保险。 曾经,作为健康险市场的"C位"产品,重疾险撑起了保险公司的利润与价值。如今,面对惠民保、百万 医疗险的"围剿",重疾险告别了往日的耀眼,逐渐被边缘化。 曾经的主力产品如何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重疾险如何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实际上,从保障内容到产 品定价,行业的探索从未停止。9月24日 ...
进入“百元保百万”时代,杠杆率改变能否重构重疾险市场?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9-24 13:05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短期重疾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疾险"贵"的问题,可以使重疾保障惠及更多人群,特别是利 用互联网流量,增加客户群体,扩大了重疾保险的覆盖面。同时,这种扩大覆盖面的重疾险,也让更多人接触保险、认识保险、理解保险,培育了保险公司 未来的潜在客户。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获客场景,后续可以由此营销其他保险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保险。 哪类更值得入手 曾经,作为健康险市场的"C位"产品,重疾险撑起了保险公司的利润与价值。如今,面对惠民保、百万医疗险的"围剿",重疾险告别了往日的耀眼,逐渐被 边缘化。 曾经的主力产品如何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重疾险如何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实际上,从保障内容到产品定价,行业的探索从未停止。9月24日,北京商报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互联网保险平台联合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百元买百万保额的短期重疾险。相较于传统的长期险产品,这些产品主打高杠杆和低价格。 这些产品与长期重疾险有哪些本质区别?高杠杆产品能否成为市场主流? 新形态重疾险涌现 2021年,重疾险市场经历了一次重大转折——重疾险新旧定义切换。自2021年2月起,保险业开始销售基于《重大疾病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