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

Search documents
300余件西周至隋唐固原文物精品亮相上博东馆 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
Jie Fang Ri Bao· 2025-07-09 01:28
记者 钟菡 "在中国的城市里,固原是一个特别有样板性的地方。它几乎有各个文明最经典的表达,像历史文 化的切片,让我们生动、直接地看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面貌。"昨天,"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 精品展"正式在上博东馆揭开面纱。展览策展人,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王樾这样介 绍。 展览甄选了323件来自宁夏固原地区西周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精品,汇集重要考古新发现和精美馆藏 文物,"几乎搬空常设展厅",不乏难得一见的"镇馆之宝",以丰富的文物类型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的强 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固原市也借此次展览开幕举行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并在上博东馆广场同步 举办"六盘山下固原礼·物"大集,向观众展示当代固原之美。 此次展览通过"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展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壮阔图 景,其中一级文物61件、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最新考古出土未定级文物25件。 此次展览是固原文物首次以大规模、成体系的方式亮相上海,宁夏固原文旅企业围绕明星展品、固 原传统非遗技艺以及"红色、绿色、古色、特色"四色固原等主题,推出近200款文创产品,涵盖冰箱 贴、毛绒玩具、布包、书签、挂件配饰、首饰、装饰 ...
禅茶一味,一茶净心,喝的是茶,悟的是人生。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5 04:00
最近,"围炉煮茶"成了年轻人新的消费风潮。三五好友,假日小聚,谈天论地,一起享受惬意的闲暇时光。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喝茶这件事。我们为什么要喝茶?喝茶,到底喝的是什么? 喝茶,是一种文化。古人品茶,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在一起交流,也是适时地停下来 品味人生,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并把它作为下一站出发的养 分,使得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充盈。 茶,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像是把天上的明月摘下来,将温柔的月色和秋的诗意落入茶盏,啜饮于心。 文人墨客皆爱银壶,生来高贵、干净素雅,给人一种舒适怡然的感觉。 嗜茶之人,却早早就发现 银壶无损茶香的妙处。 纯净柔和的银壶,能煮出"若绢水",泡茶能去浊扬清,柔如丝绢。 故而有了那句: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难怪,陆羽亲比万千茶具后,最终把银壶奉为"至洁",把它当成心中的"白月光"。 寒意渐浓,一壶热茶至是温暖人心。 而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迄今为止,中国人已有四千余年的喝茶历史。并且中国茶申遗成功。 茶席之上茶器众多, 唯有银壶、银盏,能与秋夜的月光交相辉映。 第一眼便惊艳到了我,那壶身素雅如月,洁白如霜,真真是美极了! 正如诗中所言:"色带长河色,光浮满月光"。 ...
游客行李箱变身“跨国贸易新载体”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5-20 02:44
□ 本报记者 王 洋 5月17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红桥市场内,行李箱的轱辘声与扫码支付的"叮咚"声交织,翻译机中时不时冒出的 各国语言好似一笔笔交易的背景音乐…… 国际旅客的行李箱正在成为更多"微型跨国贸易"的见证者。记者注意到,随着多重利好政策落地,"反向代购"现 象悄然兴起。国际旅客化身"跨国买手",将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玩具、家居等商品塞满行李箱,带回本国市场 转售或自用,成为中外民间贸易的独特风景线。 有分析人士指出,"反向代购"的兴起既是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竞争力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 球市场"转型的生动注脚。 行李箱成贸易新工具 旅游商品和高差价产品成"老外"最爱 近期,TikTok上"ChinaTravel"(中国游)话题播放量已接近10亿。围绕"ChinaTravel"衍生的"ChinaShopping"(中 国购)正在中国发酵。 "我们的银壶都是纯手工锻造,客单价相对较高,会吸引一些喜欢东方茶文化的外国游客。"一家销售非遗手工茶 器的店主告诉记者,店内销售的产品大多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不等,主要客群来自东南亚以及法国、英国等有饮茶 文化的地区和国家。 "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 ...
致敬千年匠心 探索现代设计
Ren Min Ri Bao· 2025-05-18 22:02
"能在伦敦看到像独龙毯这样的展品,我非常兴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亚洲艺术策展讲师戴维·弗朗西 斯曾多次到访中国,在云南、四川等地研学。他表示,中国积极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这种坚守传统、 与时代共进步的理念与实践令人钦佩。 近日,2025年伦敦工艺周中国国家馆以"天工开物"为主题,展出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手工艺作品,给 当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展览包括"天工开物中国工艺精品展""妈妈的针线活""安溪铁观音:一片神奇 的东方树叶"三大单元,呈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在主展区,独龙族织娘用7种植物染料织就的"彩虹毯",每平方厘米密布32根经纬线;苏州錾刻大师在 银壶表面雕出毫米级的《千里江山图》纹样;龙泉青瓷匠人精准控制窑温至1230摄氏度,令冰裂纹误差 小于0.5毫米……这些大都出自中国年轻艺术家之手的工艺品,让当地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手工艺"材 美、工巧、器韵、时宜"的独特魅力。 中国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在一组精美的漆器茶具前向观众介绍,这组茶具的创作以北斗七星为灵 感,展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境,并通过模块化设计使其适配现代生活场景。"如果说'天工'是造物主的 手稿,'开物'便是人类的批注。中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