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护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东吴证券:推进普惠保险体系建设 预计其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3:03
推进普惠保险体系建设,助力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惠民保是一项由政府支持引导,保险公司承保,并联合多元服务主体共同推出的,集普惠与商业属性于 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险模式。1)惠民保的突出属性在于普惠性和高性价比,具备低门槛、低保费和高保障 的特点。①低门槛:对投保年龄、职业及健康状况基本无要求。②低保费:以均一费率为主,大部分产 品定价在百元以内。③高保障:保额通常在100-300万,可保障特药责任。2)惠民保目前已经成为多层 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①惠民保覆盖城市和人群不断扩大。2023年投保及在保期的惠民保产 品共计215款,参保人数达1.7亿人,2022年惠民保保费收入达178亿元,累计保费320亿元。②有效扩展 了传统商业医疗险的人群范围。传统商业健康险投保年龄通常限制在60岁上下,而惠民保将老年人纳入 商业健康险的保障范围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的医疗负担。③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四大直辖市惠民保产 品平均减负率在6%-14%。 大病与长护险:险企积极参与业务经办,助力基层医疗支付 1)大病医保:大病医保是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对大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提供保障的制度安排,采用商业保 险公司经办模式。目前已有21家商 ...
长护险有望催生万亿级护理需求,重视创新器械
Huafu Securities· 2025-06-22 08:23
长护险有望催生万亿级护理需求,重视创新器械 医药生物 2025 年 06 月 22 日 投资要点: 行 业 定 期 报 告 行情回顾:本周(2025 年 6 月 16 日- 2025 年 6 月 20 日)中信医药指 数下跌 4.2%,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8pct,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30 位;2025 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 5.4%,跑赢沪深 300 指数 7.6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7 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昂利康 (+21.2%)、悦康药业(+19.3%)、创新医疗(+19.0%)、济民医疗(+12.4%)、 爱朋医疗(+11.4%)。 周专题:长护险有望催生万亿级护理需求。1)预计 2050 年国内失能 人群数量将达 6200 万人,相关护理需求约 1.7 万亿元,长护险(长期护理 险)作为核心支付方,亟待完善出台全国性制度。2)从 2021 年起,每一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且表述逐步升级(从 稳步推进到加快建立),且从 2024 年以来,细则出台的速度显著加快,这 些迹象均表明全国性制度出台已进入加速阶段。3)2023 年国内长护险 ...
专访戴卫东:长护险试点已九年,“试而不定”困局待破|长护险扩围探路
Di Yi Cai Jing· 2025-06-12 12:26
虽然目前长护险制度还没有全国推开,但各地都对这个政策落地有预期。 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长护险试点的时间确实偏长了。目前49城试点一城一策,未来"碎片化"的制度走 向全国统一标准时会面临越来越大的转轨成本。 第一财经:长护险试点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日益凸显。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作为应 对这一社会风险的重要制度,自2016年启动试点已走过9年。 2016年国家启动制度试点,2020年稳妥有序扩大至49个城市。截至2024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 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 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一方面,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阶段目标基本实现;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在探讨:这一制度试点 多年还未在全国推广实施,难点在哪里。 长期关注和研究我国长护险试点的专家、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卫东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任何一项 制度试点长期的"试而不定",都会导致"碎片化"加重。现在长护险已经到了应该尽快推行全国统一制度 的时候了,否则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制度转轨成本。 "虽然目前 ...
长护险下乡难,农村失能照护服务短板待补︱长护险扩围探路
Di Yi Cai Jing· 2025-05-21 13:31
针对农村照护服务严重短缺等问题,长护险落地之后也将通过政策鼓励嵌入式、连锁型的护理机构发 展,增强服务可及性。 长护险试点九年来形成的重要共识是建立覆盖全民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我 国1.2亿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社保"第六险"的福利。 与城镇相比,长护险向农村下沉受到了筹资难度和服务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现行49城试点对城乡居民 特别是农村居民明显覆盖不足,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短板效应"日益明显,这既不利于实现社保制 度的公平性,也不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全社会的失能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我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统一制度、统 一待遇保障范围等。针对农村照护服务严重短缺等问题,长护险落地之后也将通过政策鼓励嵌入式、连 锁型的护理机构发展,增强服务可及性。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卫东对第一财经表示,长护险是撬动银发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两批长护险试点已 经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照护产业的发展,社会资本也开始试水长护服务行业。在政府购买机制作用下,以 后我国也可能会产生像英国等国一样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多家本地化护理站 点来弥补农村照护服务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