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网络设备
icon
Search documents
发展未来产业不可面面俱到 六大赛道作为核心方向
Jing Ji Ri Bao· 2025-11-07 07:33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 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 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明确这六大赛道作 为未来产业的核心方向不是简单的技术罗列,而是立足产业优势、产业规律,遵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根本原则,对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精准判断和战略选择,避免面面俱到的布局模式。 这并非国家政策第一次明确未来产业的具体赛道。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曾明确部署,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 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 批未来产业。工信部等7部门202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划分了未来制 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六大重点方向,还列出了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6G网络设 备等标志性产品。可见,此次"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的六大未来产业,是在过往政策不断细化聚焦的基 础上形成的,是 ...
中经评论:发展未来产业不可面面俱到
Jing Ji Ri Bao· 2025-11-07 00:31
为何选择这六大未来产业?从技术和产业基础看,我国在量子科技、6G、生物制造等领域已形成 领先优势,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方向也实现技术突破,具备先发条件。从现实需求看,生物制造、 氢能等领域不仅契合"双碳"目标,还能支持产业转型;6G、量子科技等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诉 求;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将回应民生的迫切期待。从战略价值看,这六大未来产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 核心载体,也是破解"卡脖子"瓶颈的关键领域,有望依托我国完整产业体系形成集群效应,为制造强国 筑牢长远根基。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 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 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明确这六大 赛道作为未来产业的核心方向不是简单的技术罗列,而是立足产业优势、产业规律,遵循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原则,对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精准判断和战略选择,避免面面俱到的布局模式。 这并非国家政策第一次明确未来产业的具体赛道。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 ...
发展未来产业不可面面俱到
Jing Ji Ri Bao· 2025-11-06 22:10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 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 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明确这六大赛道作 为未来产业的核心方向不是简单的技术罗列,而是立足产业优势、产业规律,遵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根本原则,对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精准判断和战略选择,避免面面俱到的布局模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展未来产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之势,孕育的未来产业潜在 方向纷繁复杂,需依据我国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精准研判。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未来产业赛道,防止一 哄而上、盲目跟风,引发同质化竞争与资源浪费。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与特色优势做到"一地一策",既能 避免内卷,又能形成全国层面的产业协同,让地方优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高效 动能。 面面俱到的布局模式早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部分地区曾陷入"撒胡椒面"式的发展误区,同时布局 未来产业多个领域,结果研发力量分散,投资巨大却未能取得一项核心突破,造成资金浪费 ...
富安达基金郑良海:把握科技投资脉络 做好大类资产配置
郑良海 上线 · 能 e CD 6 (8 le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预计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根据国家政策、产业规划引导和相关 上市公司动向,挖掘重点科技跃升方向。"郑良海表示。 具体而言: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 装备、绿色环保、数字创意等领域;二是未来产业,在国家未来产业规划中,既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 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赛道,又包括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比如人形机器 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先进 高效航空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三是具备长期出海竞争力的全球标杆方向,既包括传统高端 装备制造产业,也包括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储能等。 四季度风格"结构化平衡" 关于近期市场波动,郑良海表示,应关注科技板块的分化情况。中长期来看,科技仍是"锋利的矛",但 应规避局部高估值、高拥挤度标的,转向估值低位及有业绩支撑的方向。他预计,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 落,四季度权益市场大概率从三季度的科技极致行情转向"结构化平衡",后续市场或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