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taGPT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生成式 AI 的发展方向,应当是 Chat 还是 Agent?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1 11:23
作者 | 悦木Ivy 编辑 | 自动驾驶之心 原文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090848/answer/3363233578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自动驾驶前沿信息获取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先看下Chat和Agent的差别。 Chat(聊天):纯粹的Chat,像是一个主要由"大脑和嘴"构成的智能体,专注于信息处理和语言交流。比如 ChatGPT这样的系统,它能够理解用户的查询,给出有用和连贯的回答,但它本身不直接执行任务。 Agent(代理):像一个具有"手、脚"的智能体,它能够进行思考、决策,并且能执行具体的任务。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 Chat强调的是"说",Agent强调的是"做"。 要你你选哪个? 这么讲吧, 但凡人类对于躺平的美好追求还在,"让机器替我干活"的念头就不可能熄灭。 自ChatGPT发布后,从plugin的推出,到Function Calling再到Assistant API的面世,OpenAI这一系列动作 ...
「0天复刻Manus」的背后,这名95后技术人坚信:“通用Agent一定存在,Agent也有Scaling Law”| 万有引力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11 09:10
以下文章来源于CSDN ,作者万有引力 CSDN . 成就一亿技术人 嘉宾 | 范文栋 对话 | 唐小引 责编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今年 3 月,Manus 的横空出世,引爆 了 新一轮 的 AI Agent 热潮 。 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复杂繁琐的任务流,如今一个 Agent 就能自动规划、调用工具、执行操作,甚至还能主动 Debug 和自我修复——生成式 AI 从" 语言理解"向"任务执行"演化, Agent 也 不再是只能聊天的大语言模型,而是可以"动手做事"的数字助手 。 然而,在 这场技术热潮中,质疑与分歧也接踵而至:" Agent 的 Scaling Law 是否存在 "、" 通用 Agent 是否真的可行 " , 这些 问题 引发了广泛的 争议与探讨。一方面,部分研究者坚信,随着模型技术的进步,Agent 将能实现从特定任务向通用能力的跨越;而另 一 方面,也有声音指出 , 所谓 的"通用 Agent", 或许 只 是一套被过度期许的工程幻象。 为了解答这些技术 争议,由 CSDN 主办 的《万有引 力》栏目 在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 的现场特别邀请到了 C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AI创业正当时 可选择小切口进入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13:17
同时,吴世春认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AI玩具是Agent的四大物理落地场景。其中,具身智能是中国引领世界的历史机遇。在投资偏好上,吴 世春认为可关注整机,关节、触觉传感器、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形成规模效应的定制化服务。 "投资就是要投资未来的稀缺性,要敢于在非共识的无人区里独立判断。"吴世春分享了自己的三条投资逻辑,分别为"投资独角虎"逻辑、"投资小镇青年"逻 辑和"人事时值"逻辑。 具体来看,"独角虎"理论指以多维的评价标准取代独角兽单一的估值评价标准,其更有投资指导意义。"投资小镇青年"理论由吴世春于2017年提出,其 中"小镇青年"特指那些出身非顶尖资源圈层,却具备极强抗压能力与草根创业精神的创业者。吴世春强调,"小镇青年"如今已成为中国创业大军的主力军, 他们没有退路,如同"打不死的小强"般坚韧不拔。而"人事时值四合一"理论则着重指出,在早期投资判断逻辑里,"人、事、时、值"这四个方面是不可或缺 的关键要素,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缺失。 "2025年是AI Agent元年。"吴世春将AI Agent看作基于大模型,具备记忆能力、能够有自主推理和规划工具的使用、从而来解决问题 ...
学术循环型组织:DeepSeek 挑战巨头的秘密武器
晚点LatePost· 2025-04-03 06:20
于这是一个拥有学术循环的组织,这个组织决定了他们能做出来 R1,相比之下算法本身反而没有那么 重要了。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向前,当下创新的算法也许随时会被淘汰,但一个优秀的组织却始终推动 着科技的洪流。 学术循环:通过组织级别的 Critical Thinking 持续做出原子化的创新,进而推动科学边界 事实上,组织强度能够带来创新,而创新能带来胜利。这个模式在过去十几年一直在重复,比如字节 后发先至,在推荐系统的正面战场上胜过了腾讯、Meta、Google,这是因为字节的早期组织带来了有 效创新。 早期的 OpenAI 也符合这个规律,Ilya 构造出了强有力的学术组织,带来了显著的学术创 新,进而做出了 ChatGPT,远远拉开了所有竞争者,进而获得了 100b 以上的估值。这些现象说明了 如果有特定的组织结构,创新就能自然发生。而如果没有这些结构,创新可能很难大规模发生。 从更高的角度看,DeepSeek、OpenAI、字节跳动(早期的)等几家公司都拥有 学术循环,只是具体 路径不同,我们可以用以下表格来比较: 学术循环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创新的本质不在于技术工具或方法论,而在于我们如何组织集体思 考。当 ...
00后程序员当道!下班3小时“爆肝” OpenManus背后的故事
AI科技大本营· 2025-04-02 08:11
更意想不到的是, 推动 OpenManus 诞生的核心开发者,竟是一群 00 后 ! 这些年轻的程序员 完全出于兴趣和热爱 ,利用自己的时间写代码,探索 AI 的更多可能,只为让智 能体工具触手可及。 没有 KPI,没有商业利益驱动, 只有纯粹的技术信仰——Just for Fun 。 本月初, Manus 横空出世,迅速爆火!它凭借云端自主执行、多智能体协同、持续学习与记忆等核 心能力,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就能直接交付完整的成果,也可以灵活调用各类工具,不仅能 写代 码、查资料、智能浏览网页 ,还能 操作各类应用 ,俨然一位"全能选手"。 因此,Manus 被不少人称之为"全球首个通用 AI 智能体",瞬间点燃了 AI 圈众人的热情。无数开发 者看到 Manus 的惊艳 Demo 后迫不及待想要体验。然而, 邀请码成了最稀缺的"硬通货" ,一码难 求,让许多人望而兴叹。 也就在 此时,国 内专注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技术公司 DeepWisdom 的 MetaGPT 团队迅速行动, 复 刻 Manus 并开源,推出了 OpenManus,直接把门槛打了下来—— 无需邀请码,所有人都能免费 用! 同时,从复刻到上线 ...
独家|专访吴承霖,PH周榜冠军Coding Agents完成亿元融资,零推广月收百万美金,开源OpenManus
Z Potentials· 2025-03-25 02:34
我们的目标是自然语言编程。 MGX 就是 MetaGPT X ,核心在于解决 MetaGPT 的产品化问题。 我们已推出的产品 MGX 目前 ARR 增长速度可能是中国历史最快的,没有花费任何宣传费用。 OpenManus 的核心开发者仅是 4 名本科毕业不到一年的年轻人在 3 小时打造的 ......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具备良好的学术循环。学术循环使得 组织内的每个人都能撬动更大的杠杆,创造卓越的成果。 人类究竟在做什么?我们做所有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都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解 —— 我们并不清楚数学和物理背后是什么 ...... 所以我想,做什么 能让我更接近世界背后的本质?答案或许是做出解决问题的机器。 我的体会是,有些结果听起来很难想象的事情其实可以实现,但必须知道精确的路径,以特定方式完成 ...... 开源是文明最大的杠杆,推动着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开源本质上是对全人类的知识共享,推动文明的进步。 许多突破并非源自单一的重大创新,而是由持续的增量改进组成。无论是 OpenAI 、早期的字节跳动,还是 DeepSeek ,它们的成功都符合 " 学术循 环 " 的逻辑。 学术循环的逻辑核心在于 ...